查看: 4995|回复: 10

[版主发言] (转)气候灾难和交通瘫痪暴露的是什么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9 17: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候灾难和交通瘫痪暴露的是什么问题?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8年1月28日
    最近持续十几天的南方气候灾难,严重地暴露出我国工业化的经济脆弱问题。
    大家可以想想,倘若这样的天气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也不会产生这样的灾难。如果发生在一百年前,这样的气候对完全是农业社会的中国更没有任何影响,最多让农民们躲在炕头上更老实一点罢了。
    而在今天,这样的气候竟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如此重大的经济灾难和生活灾难。其原因就在于目前人类的工业发展完全是逆自然而动的,是从根本上违背大自然规律的。
    譬如,中国的春节,是古代人根本就不走动更不生产的季节。所以人类把一年最大的节日放在这样一个严寒的时候。而在工业社会,仍然延续农业社会的节日和风俗习惯,就必然发生灾难。
    特别是中国是一个城乡人口大流动的国家,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地带廉价地使用农村劳动力,却把他们的户口和家人堵在家乡,迫使他们年复一年地两地往返。这种问题引起的灾难已经不是气候灾难了,而是社会导致的灾难。
    由于工业活动无法停止,人口流动无法停止,那就只有停止传统的节日,或者将节日挪到春秋天气好的季节。如果不从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每年的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更象是灾难。
    另外,一场寒流和降雪,暴露出我国的经济的运行是多么脆弱!连上海的煤炭存量也只够三天了,华中地区的城市由于停电已大面积的瘫痪,并且,越是停电,道路越是难以通畅,越是铁路和公路瘫痪,煤炭越难以运输,发电厂越难以发电。如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问题就更难解决了。
    经济越发达,人民的生活越脆弱。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并不科学。这种工业化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反而陷入苦难。象中国式的发展----导致城乡巨大差距的发展,更容易引起社会问题。自然界的事就是这样:你制造多少不平衡和不公平,就要出现多少因不平衡而导致的混乱和灾难。
    这次气候引起的事故事件,已经足够值得中国人反思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9 17: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的雪灾,实际上是冻雨(专家说的).不过政府的抗应急能力也太弱了吧
发表于 2008-1-29 17: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扯得远了吧,怎么和过年这种传统节日挂上勾了,搞不懂。
发表于 2008-1-29 1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仅仅只从经济上分析是以叶障目,而夸张的说是几十年不遇天灾更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
应该感谢这样来了一次,很及时,很有必要,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也不仅仅是政府的抗应急能力,还可以深挖很多问题.
早暴露,早解决,至少可以提醒你的"堤"很容易崩溃的,而不要等洪水来临.:liuhan: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8: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危机也意味着转机。看我们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这个危机管理体系中,是否有我们参与的可能性、存在的必要性、提供的贡献和价值?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发表于 2008-1-29 1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没有考虑周到,每个人可能考虑到现在气温上升,结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束手无策了,其实最受伤的还是农民,他们永远是灾难发生的直接受害者
发表于 2008-1-30 08: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问题,不光是中国遇到,欧洲、美国也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先是洪水,今年是雪。这就给我们启示了,发展经济要考虑自然因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全球的温度变暖,恶劣气候的不断出现,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伤。看看后天这部电影就知道了,希望人类在发展经济时多考虑自然因素,否则大自然的惩罚会越来越严重。
发表于 2008-1-30 17: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怎么说,这次的灾难的确来的不是时候,快到春节了,大量的人员流动(学生放假、民工回家过春节、探情人潮),把无数想回家的人都堵在车站、码头、机场;同时也造成了数亿计的经济损失。
发表于 2008-2-1 2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门卫 的帖子

什么50年一遇的啊?完全是几岁的小孩子说的话。10年前的时候,那时候湖南下雪比这还厉害,低温的天气也比这还长,那时候也过来了,我们还照常去读书。
发表于 2008-2-2 0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电烤炉、电热毯、洗衣机、电脑、手机……一系列的现代化的设备,让人的应刺激能力越来越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18: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