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0|回复: 8

大黄鱼的营养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0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黄鱼的营养研究

大黄鱼营养需求的初步研究.rar

1.3 MB, 下载次数: 139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1 0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提供实用资料,支持分享!
发表于 2008-1-22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提供实用资料
发表于 2008-1-23 1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鱼是不是在浙江养的挺多啊
发表于 2008-1-28 0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常规水产(鱼)料的个人看法


下面是个人的看法,请大家多多提出建议,谢谢大家!
1、粉碎细度尽可能使用1.0mm筛片,尤其是幼小鱼料。实在不行,也最好使用1.2mm以下的筛片粉碎。粗的原料尽量粉碎。如:DDGS等原料。粉碎后原料细度40目分析筛通过率一般达到90%以上。
2、次粉质量尽可能的好,ASH最好控制到2.5%以内,镜检最好不能发现细麸皮或者只有极少量的。如果次粉质量不行,可以考虑使用面粉。感官检测比化验结果(数据)更重要。
3、严格控制好原料质量,发霉原料坚决不使用。
3、采用2级或者3级调质。
4、制粒调质温度控制到90-95℃。
5、环模压缩比做到1:11以上。
6、注意冷却器的排料一定要均匀且温度控制在当时的环境温度以下。
7、成品粉含量控制在0.5%以内。
8、仓库一定要求干燥。
9、包装袋质量一定要好。以40千克规格包装袋为例:长*宽=105*60cm最好,包装袋内膜质量是关键。内膜使用全新料加工,做到32克以上,这样就不会因为包装袋的质量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
10、成品码放一定要求“轻”!因为只要损坏了包装袋的内膜,这样的产品到了市场,是很容易发霉的。甚至可以出现一个星期甚至更加短的时间就出现饲料发霉的情况。
11、严格控制包重,保证产品净含量无限接近规定重量,但是绝对不低于规定重量。yac
发表于 2008-2-18 2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08-3-7 10: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但是钱不够:wulai:
发表于 2009-10-12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提供实用资料,支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2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版主提供实用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07: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