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制剂的一般介绍 (点击看大图)

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潘穗华等(1994)研究,分别在日粮中添加阿散酸(70×10-6),洛克沙砷(40×10-6),洛克沙砷提高增重7.8%,阿散酸提高增重2.9%,
陈继兰等(1994)报道: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10-6洛克沙砷,10×10-5阿散酸,有机砷制剂对提高增重,改善饲料转化效率效果明显,尤以洛克沙砷的效果更显著。
李德发等(1998)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洛克沙砷(40mg/kg、50mg/kg),表明,洛克沙砷对仔猪有一定的防腹泻效果。
有机砷制剂的毒性与污染
有机砷制剂(阿散酸、洛克沙胂等)可促进猪生长,并使猪的皮肤颜色变红。砷不被认为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它是一种原生质毒物:
- 与蛋白质和氨基酸中的硫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使多种含硫基酶的活性降低或失活,尤其是对于丙酮酸氧化酶、磷酸化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严重的干扰和抑制作用;
- 直接损害细胞的正常代谢、呼吸及氧化作用;
- 损害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细胞分裂过程,导致各种病变(如癌变);
- 砷酸和亚砷酸在体内能替代磷酸,干扰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反应,使之不能形成高能磷酸键,直接影响细胞能量代谢;
- 砷还可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及沉着,使皮肤变黑;
- 砷能增强苯并芘的致癌活性,导致癌变。砷的致癌潜伏期可达13~54年,平均为29年。
就目前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对氨基苯砷酸(阿散酸)和硝基苯砷酸(洛克沙砷)而言,其饲料用量为100ppm和50ppm,添加到饲料以后砷含量可达15~30ppm。动物对砷的吸收率为5%,即所采食的95%砷将通过粪便排泄到体外;所吸收的5%砷经机体代谢活动后也排泄到体外。排泄出的砷进入土壤和水中,随后又转移到粮食、饲料、牧草中。
部分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猪的红皮肤效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造成猪体内砷超标和环境污染,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了威胁。我国发布的无公害和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已禁用砷制剂,应在所有畜禽饲料中禁止使用砷制剂。
大多数砷化物都有很大的毒性,其化合价态、化合物种类和溶解性等都影响毒性,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三价砷大于五价砷。砷制剂极易被人和动物吸收,但沉积量少,大部分以甲砷酸和二甲基次砷酸等甲基化产物迅速随尿排出体外。家畜砷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麻痹,便秘和腹泻,并有时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炎,甚至有可能使部分家畜死亡。解剖发现肝肿大、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等症状。
我国确定对氨基苯砷酸为部管产品,由农业部批准定点生产并核发产品批准文号,除已批准的4个生产厂外,农业部不再扩大生产厂家。在使用砷制剂时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
(1)砷制剂的种类多,其毒性强弱与残留程度不同。因此,使用时不能仅根据制剂中砷含量确定用量,应根据其毒性大小确定用量。一般中毒剂量为1000~1500mg/kg,有效剂量为45~90mg/kg。
(2)由于砷制剂毒性大,用量少,使用前必须先用石粉或磷酸氢钙作载体进行预混合,然后再加到饲料中,搅拌混合均匀后使用。
(3)砷制剂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操作人员要十分注重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砷对动物和人的生殖机能都具有毒害和致畸作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0)将砷列为致癌因子。Adrien(1985)指出,砷化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砷能毒杀细菌和寄生虫,对宿主也有毒害作用,只不过寄生虫体积小,体内生化反应比宿主体细胞更加旺盛,游离巯基的浓度较高,对砷的反应更敏感而已。但是砷是动物机体的一种必需元素,因此,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好砷的适宜供给量,其次也不应该长期使用砷制剂。
我算了一笔加砷的排污账,结果下了一大跳。大家请看:
每年出栏10000头的规模猪场。所用配合饲料加砷制剂--阿散酸100 g/t。由于动物很少吸收砷,体内也不沉积,基本由粪尿排出体外。则年排放As量约为882 kg,经水冲走或作为肥料进入土壤,再经地表水或地下水进入各种水源。
如果按人畜用水标准要求: As<0.05 mg/t, 则猪场全年可污染 176.4 万吨水!是不是很可怕!
可喜的是,有些目光远大的地方,如舟山,为了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 努力打造海上花园城市,已经停止了浙江爱迪亚营养科技公司的阿散酸生产线。
我们期盼更多的政府和企业,自觉地为祖国河山环境安全,子孙万代健康幸福着想,不要再生产和使用砷制剂,让我国大地山河不受污染,农牧食品都泛出绿色,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吧!
洛克沙生毒性及环境污染参考 : http://scholar.ilib.cn/A-shxmsytx200301003.html
附件:
[ 本帖最后由 韩友文 于 2008-1-4 14:4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