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粕系棉籽去油后的一种加工副产品,约占我国年产各种饼粕总量的 30% 左右。 棉粕中的有毒物质种类、含量及中毒机制 1. 棉酚与游离棉酚。 棉酚属于一处多酚色素,含量约占棉粕干物质量的 0.03%-2.0% ,并以结合、游离两种状态存在。通常将棉酚和氨基酸或其他物质的结合称结合棉酚,把具有活性羟基和活性醛基的棉酚称做游离棉粉。结合棉酚无毒,游离棉酚对动物可产生毒害作用。猪游离棉酚中毒表现为贫血、不育或流产、呼吸困难,应限量使用。乳猪、断奶仔猪及种猪不宜使用。当肥育猪用量在 10% 以下时,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宰后能见病理损害,肉质下降,肝肾等内脏无商品价值,所以即使肥育猪饲粮中棉粕量也不能超过 5% 。 2. 环丙烯脂肪酸( CPFA )。存在于棉籽油中。当棉粕含残油 4%-7% 时,环丙烯类脂肪酸约为 250-500mg/kg ;而含残油 1% 的棉籽粕中,环丙烯类脂肪酸含量仅在 70mg/kg 以下。该脂肪酸除可改变鸡蛋卵黄膜的通透性,使蛋黄 PH 值不断升高,蛋白 PH 下降,导致因蛋黄铁向蛋白转移,蛋白变红,质变现象更加明显外,还可以降低母鸡的繁殖力和产蛋性能。 3. 植酸和单宁。我国棉粕的植酸含量平均为 1.66% ,单宁含量为 0.3% 。植酸有碍于动物对饲料中钙、磷、铁、锰、锌等矿物元素的利用;单宁则主要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二、棉饼脱毒加工方法 1、煮沸脱毒法。饲喂前将棉饼粉碎,按每10千克饼加5克硫酸锌搅拌均匀,放入锅内煮沸5-8小时,可有效脱除棉酚和环丙烯酸等有毒物质。 2、加铁脱毒法。铁与棉酚结合后,可形成不被畜禽吸收的复合物,使棉酚的吸收量大大减少。用0.1-0.2%的硫酸亚铁液浸泡棉饼24小时,其棉酚的脱毒率达90-100%。 3、石灰脱毒法。将粉碎的棉籽饼用2%的熟石灰水溶液浸泡,24小时之后,滤去黄水,再用洁净的清水反复冲洗4-5次,即可脱毒饲喂畜禽。 4、自然发酵脱毒法。将粉碎过的棉饼按10%的比例掺入大麦或麦麸,浸泡在缸内,让其自然发酵7-10天,滤去黄水,再用洁净的清水反复冲 洗2-3次后即可饲喂畜禽。 棉粕脱毒用生物发酵剂棉粕中含有游离棉酚等毒素,对畜禽有毒害作用,所以过多的棉酚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严重时还可造成中毒死亡,所以在过去人们都把棉粕作为废物垃圾丢掉了。而现如今依靠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助剂中所含“功能型”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可使棉粕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被降解而脱除。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安全性,使棉粕可替代豆粕使用。你说神奇不神奇!用金宝贝二型发酵助剂发酵出的棉粕饲料,猪鸡都爱吃,可代替全部的豆粕,少用50%的玉米粉,使饲料成本费用降低了一半。具体的做法是:将玉米粉、麦麸、米糠、棉粕粉按20:30:10:40的比例,金宝贝发酵剂按千分之二的用量添加,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拌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然后装入酒坛、塑料袋等密封容器,密封发酵两三天,有香甜酒气时,即发酵完成,可开坛饲喂。用逐步加大用量的办法代替全价饲料,其替代量可以占到全部猪饲料或鸡饲料的40-50%,饲料成本大大降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