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翠报道: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棉粮调优、畜牧调强、林果调特、蔬菜调大”的原则,对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实现316亿元,同比增长10%,参与农户达60多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0.8%。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今年我市重点发展壮大了畜牧、蔬菜、果品等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了食用菌、林木、饲料饲草三个新兴产业。预计到年底,三大主导产业占农业的比重将达57.5%,同比增长5.3%,其中畜牧业达42%,同比增加1%。在调整品种品质方面,今年我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320万亩,优质玉米220万亩,无公害蔬菜80万亩,同比分别增加20万亩、10万亩、10万亩;优质果品率达82%;猪鸡牛羊良种率分别达90%、90%、65%、60%。在区域布局调整上,以“五带十区”建设为主线,加快了西部深山区果品带、京广养鸡带、环市区蔬菜带、308国道食用菌生产带和山区四个生态养殖区、滏西三个奶牛养殖和肉牛育肥养殖区、黑龙港三个牛羊养殖繁育区建设步伐,全力构筑了“一带两沿三环”绿化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1万亩,累计完成农林复合经营面积70万亩。
我市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力度,全年共谋划重点项目172个,项目总投资199.39亿元,同比增长35.4%。通过大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了快速进档升级。目前,我市已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8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