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44|回复: 12

新蛋白饲料原料的甄别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7 1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在世界不同地区发生,肉骨粉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加之鱼粉资源日渐紧缺等原因,饲料界人士都在寻找新蛋白质饲料资源。但当一种新蛋白饲料资源出现时,应该对它进行仔细审查。首先要问来源,要弄清其主要营养价值,生产过程中是否附带进了有害物质等等。特别要经过显微镜检查,看看与产品介绍是否一致,然后再去做化学分析和饲喂试验。近来销量很大的味精渣米蛋白粉磷脂强化膨化大豆脱毒棉仁蛋白粉等等,很多通不过上述审查程序,下面就此分别剖析。
1 味精渣

目前大量销售的味精渣,是一种浅咖啡色、流动性好、没有粉尘、粗蛋白质含量30%~40 %的粉粒产品,其粗纤维、灰分、钙含量也较高,售价2000/t。据说这是味精生产的副产品。味精一般是用淀粉发酵生产的,提去味精后的渣含菌体蛋白及部分未提尽的谷氨酸,干燥后的产品呈灰褐色,为无定型粉,有粉尘,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大于50%,粗纤维、灰分、钙含量都不高。该产品的产出量并不多,而目前大量销售的味精渣用显微镜一看就知其是一种假冒产品。镜下可观察到该产品是以稻壳粉加上石粉粘合、干燥后制成的小粒状物(这是一种专用设备加工的,有时除稻壳粉外,还会用一部分麦麸,其颜色可以变化)。至于粘合材料,经检验氨基酸后发现是用的味精废液,其粗蛋白质中8%左右来自谷氨酸,其余都是非蛋白氮。

2 米蛋白粉

大米蛋白粉与玉米蛋白粉来源类似,均为生产淀粉的副产品,正常大米蛋白粉是浅灰色的。由于用大米生产淀粉的量远没有用玉米生产淀粉的量大,所以大米蛋白粉的货源很少。近来从过去没生产过大米蛋白粉的地方,一个月能发出一二千吨米蛋白粉,标明粗蛋白质含量55 %~60%,售价2600/t。取样用显微镜一看,主要组分为破碎的粮谷及糠教、砂土等,外观呈鲜亮的浅黄色,明显是合成色素的效果。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量只有10%左右,其余粗蛋白质均是用非蛋白氮充数的。蛋白质存在于大米中的量很少,是分散在组织细胞中的,如果得到50%蛋白质的产品,必须有一个提取、浓缩的过程。在体视显微镜下看一定是无定型状态,而不是粮谷、糠麸的组织细胞。

3 磷脂强化膨化大豆

一年前冒出这样一种原料,包装印制很好,而且有品牌,标明的粗蛋白质含量和售价均与膨化大豆差不多。据称是为了优待饲料厂奉送了磷脂。其实,用显微镜一看便明白了,就是用前述的专用设备,将稻壳粉、麦麸、石粉加上脲醛聚合物(即蛋白精)配上颜色制成的小粒,掺一部分大豆粕,再添加菜籽油混匀而成。其氨基酸总量一般不到20%。

4 脱毒棉仁蛋白粉

这个产品号称是“XXXX”最新科研成果,其实“XXXX”是国内一家经常上电视广告的电脑软件开发商,与饲料原料毫不相干。这种脱毒棉仁蛋白粉为鲜亮的浅黄带点苹果绿色,明显使用了化学合成色素。显微镜检查时可看到该产品主要是粉碎谷类后的下脚杂物,掺有少量棉籽粕,添加有色素。其粗蛋白质含量主要来自于添加的各种非蛋白氮。正常棉籽加工产品(无论去壳多少),其副产品中一定可以看到色腺体或色腺体残迹。棉仁原本含油很高,不用说经机械榨油,就是经溶剂提油后都有明显的挤压或加热回收溶剂的效果存在,而该产品却看不出来。


总之,大多数假冒伪劣新蛋白饲料原料都可以借助显微镜鉴别清楚。由于利益驱使,目前植物类蛋白饲料原料掺假大大增加,不少掺假技巧又花样翻新。例如,过去茶籽饼粕、乌桕饼粕掺进棉籽粕、菜籽粕的案例一年遇不到几回,而现在这些只能肥田的茶籽饼粕、乌桕饼粕被掺入棉籽、菜籽饼粕中了。甚至在棉籽、菜籽粕中掺蓖麻籽粕的也不时见到。


至于玉米蛋白粉,有很多用户经常委托我们做显微镜检查,笔者觉得难度很大。建议他们做粗蛋白质、氨基酸分析,因为玉米蛋白粉的掺假技术很成熟,在玉米蛋白还没干燥之前就可以加入填充物。根据买方的检验习惯,非蛋白氮加入情况是变化的。如果买方只测粗蛋白质,那么加尿素即可;如果要测真蛋白(用水洗),则加脲醛聚合物(蛋白精不溶于水)。如果买方要测氨基酸,掺假者就要看你对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结果理解得透不透。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和与鱼粉不同。鱼粉的氨基酸总量达粗蛋白质含量的90 %即可认为合格。而大多数实验室测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量要高于粗蛋白质数值很多。例如粗蛋白质含量为60%的玉米蛋白粉,其氨基酸总量可以达到64%。如果你误认为只要像鱼粉等大多数蛋白饲料原料一样,达到粗蛋白质含量90%即可,掺假者就会卖给你粗蛋白质为60 %的玉米蛋白粉,其中有大约10个百分点是非蛋白氮。千万不要以为掺假者会怕麻烦,要知道有不少人用专门的设备把稻谷壳粉、花生壳粉加上石粉,配上色素,制成小粒,再加入到价格并不高的麦麸中去冒充新蛋白饲料原料。只要有利润,什么麻烦都不怕。
饲料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下降,如果不控制好原料的质量,后果是严重的。投入的成本,最终不能通过养殖效益体现出来,整个环节都会出问题。饲料加工企业要警惕新蛋白饲料,对各种饲料要用显微镜检测审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2-27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07-12-27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东文章,对于企业的把关有大大的好处。
发表于 2007-12-28 1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搀假令人头痛,希望国家加大力度打击不法分子.
发表于 2007-12-28 19: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过的原料有味精蛋白及赖氨酸蛋白.味精蛋白正如你所讲他们称是生产味精的副产品,灰白色,有时呈微红色.入口味道与赖氨酸味道.蛋白50%以上,流动性好.我们几乎不测蛋白,但每批都测氨基酸,在43%个左右.但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时赖氨酸含量高一些,有时低一些,后来有次发现氨基酸含量与蛋白相差太多,可能加了其它东西,不再用了.像那个赖氨酸蛋白他们也是称是生产赖氯酸后的废液,质量也是不稳定,也是用了一段时间不再用了.至于脱毒棉籽蛋白,我参加过他们的产品推介会,好像生产基地在河南扶沟有一下,当时还组织人去看工厂,但我没去.这个产品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我们自己做棉粕蛋白时有时也会去壳,那种外观和气味差不多,蛋白也是在41-43%.只是价格太贵了.其实我觉得只要做一下氨基酸,不管他掺了什么东西在里边,有自己需要的氨基含量就行了.比如说某豆粕本身45%蛋白,他们往里掺其它无害的东西,蛋白降到43%,你说是不是掺假??
一点小意见,有不同意见请指教.
发表于 2007-12-28 2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是搞化验的吗?我原也想用味精蛋白 又没有化验设备 看来用着也不踏实啊 如果用大厂家的 你看行吗??谢谢!
发表于 2008-1-12 09: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诚信,很重要.我们通常都使用大公司的产品,长期合作,不定期抽检,质量可靠得多.再说最好建立自己的实验场,质量变化大,就可以及时发现.
发表于 2008-1-12 09: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实验场,并不一定要自己公司的,比如说示范户也一样,但我们一定要定期去寻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发表于 2008-1-12 09: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一些常规的农副产品做原料,质量还是可以稳定的,只是受季节和行情的影响太大.
本人不赞同使用一些外地来的经过深加工的原料,要是真有较大差异的利用价值,他们附近的厂家为何不用了,并且象这些原料的供应量本来就是有限的,要是有规模化生产,供应量大,那还是值得考虑,最好到现场去调查调查.
(本文来自:中国畜牧人论坛,http://www.xumuren.com )
发表于 2008-1-12 1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假的技术是越来越高了,蛋白原料价格高企,企业拼命想找新的原料,于是假货就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0 04: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