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突出,油料油脂独演狂飙大戏
http://www.aweb.com.cn 2007年12月27日08:38 中国食用油信息网
中国证券报12月27日:尽管缺乏外盘指引,但昨日豆油暴涨带动国内油料油脂期货品种全线飘红。业内人士预计,在需求强劲支撑下,油脂油料价格正展开新一轮涨势。
昨日豆油期货行情火暴,领涨油料油脂商品市场。豆油主力805合约轻松突破万元大关,近月合约一度涨停,成交活跃。受此带动,大豆主力809合约高开高走,大幅上涨,全天期价均表现出强势态度,日内增仓5万余手。
郑州菜籽油期货和大连棕榈油期货也毫不逊色。棕榈油期货早盘小幅高开后大幅震荡上扬,午后高位盘整,盘终收阳,主力805合约大涨252元,成交放量,持仓增加。菜籽油期货主力801合约高开后震荡整理,尾盘上涨242元,持仓增加。
长线是金
“在新的一年里,全球油脂油料价格的上涨趋势仍将延续上一年的走势。”中国国际期货农产品部朱治平表示,库存的减少和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为油脂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基本面上的支持。从全球主要植物油的供需情况来看,全球植物油的库存出现了明显下降,库存消费比偏低。2006/07年度全球九大植物油的期末库存为882.6万吨;而2007/08年度为813.6万吨比2006/07年度减少了69万吨;2007/08年度全球植物油的期末库存为6.42%,较上一年度的7.26%减少了0.84%,为近27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且,全球油脂油料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供应增长的速度。从全球植物油的消费增长情况与全球主要油脂的供给增长速度来看,供应增长的速度明显弱与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近五年的需求情况来看,全球主要油脂的需求增长速度平均保持在5.23%水平;而全球油脂供应的增长速度4.83%。可见,油脂的供应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需求增长的速度。
短线谨防回调
金鹏期货马爽认为,从走势来看,油料油脂期货创合约新高,可能继续拓展上行空间。不过政策面风险仍需防范,前期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措施调控市场,面对价格的再度大幅上涨,是否再出调控措施仍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元旦假期将至,在高位可能出现一些获利抛盘,限制市场涨幅,因此对于节前涨势仍应保持谨慎。
此外,目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我国将择机进口部分食用油和大豆,充实国家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加大对明年油料作物的补贴力度,保证油脂市场立足于国内的生产,尽可能提高油料的自给率。对于近期国内油料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位负责人认为,一是近年来油料生产的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国油料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徘徊不前。二是我国油脂油料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较高。针对前一段时间国内市场油料价格波动情况,政府还将及时抛售了部分储备食用油,平抑市场油价,保障市场供应。
****供需矛盾突出,植物油价格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12月27日:在原料供应日趋紧张的影响下,近几个月来全球油脂价格持续攀升。昨日,国内豆油期货、棕榈油期货更是大涨近3%,双双创下了品种上市以来的新高。
昨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价创下新纪录,带动国内棕榈油指数涨2.69%,报9242元/吨。同期,豆油期价偕同农产品市场整体上扬,豆油指数涨2.85%,报10260元/吨。交易员称,节前消费旺季,油脂价格还有望继续走强。
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朱治平认为,包括大豆减产、海运费上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以及国内政策调控“失灵”等诸多因素,导致目前全球油脂价格疯长的局面。据他分析,由于2006年大豆与玉米比值偏低,经济效益差异促使许多播种大豆的土地转种玉米,2007年大豆在全球范围减产,奠定了油脂油料价格上涨基础。而国际粮船海运费在全球运力需求旺盛和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走高,同时又增加了油脂油料进口成本。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高企催生替代能源发展,也使得豆油、棕榈油披上新能源的外衣,其市场定价越来越受原油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在日益市场化和受国际化的情况下,国内政府对国内市场的干预的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拍卖植物油、临时下调大豆进口关税的措施,并没有阻止油脂成为推高CPI上涨的主要“贡献力量”。
全球七大主要油籽供需缺口将扩大。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油籽的需求缺口达到1361.1万吨,而上一年度为过剩1055.5万吨。在此情况下,2007/2008年度全球主要油籽库存大幅下滑,期末库存从去年7031.7万吨降至5450.7万吨,减少了1581万吨,降幅22.48%。同时,库存消费比也从2006/2007年度的17.68%,下降至13.41%,下跌了4.27个百分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