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560][tr][td][align=center][b][size=4]商战秘诀[/size][/b][/align] 
[align=center] [/align] 
[/td][/tr][tr][td][align=left]  秘诀一 
 
  谁都想作赢家 
 
  苦干是惟一的成功之道。 
 
  应邀发表演说时,即使讲稿由别人捉刀,事先亲自出马勘察现场,仍然十分必要。几年前我受邀到爱荷华州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在3周前就先私下走访校园。我花了一整天时间了解上课情形,和学生及教职员闲谈,到附近的酒吧喝点啤酒。我的行为举止就像个年纪大的学生。于是演讲更有人情味,反映出对学校的深入观察,比无关痛痒的公式化致辞要好得多。听众相信讲稿是我亲手写的,因为内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项演讲同时也表现出我对他们的重视,不只是拿了荣誉学位就走。这次经验非常好,以后每当准备上电视或广播节目时,我一定如法炮制。 
 
  看过“攻心为上”的读者一定知道,我决不在没有事先介绍的情况下,冒冒失失的向新客户洽变生意。做好准备才是致胜之道。 
 
 
 
  秘诀二 
 
  万无一失?没这回事 
 
  我有次向朋友提及,如何把餐厅变得像私人俱乐部一样舒适。我那位专门安排国际会议的朋友非罗斯,把我的建议照单全收,结果栽了一个筋斗。他说: 
 
  “我那天宴请的主客是来自东京的中松义郎博士(YoshiroNakaMats)。他是磁碟片的发明人,拥有2630个专利,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多产的发明家,也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富翁,地位极为崇高。 
 
  “我在最好的餐厅订了位,依照您的说法,安排这场20人晚宴的细节;菜式预先设计好,没人提价钱这回事,帐单也另行付清。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不幸女侍失手把沙拉倒了中松博士一身。 
 
  “你也知道日本人喜怒不形于色。晚宴继续进行,没发生别的意外。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担心刚才的事。结束后,我向宾客一一道晚安,发现中松博士一个人站在餐厅外面,面对着空旷的停车场。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吹干裤子’。” 
 
 
 
  秘诀三 
 
  往前坐,套交情 
 
  你是否和我一样,听演讲时会不由自主的挑后面的位子坐?这个习惯大概和我当学生时功课不佳有关;我什么都可以吹牛,就是成绩单见不得人。 
 
  注意到好学生都喜欢坐前排吗?是不是因为他们求知若渴,不愿错过半句老师的金玉良言,还是另有隐情? 
 
  我问小犬的一位朋友,在课堂上习惯坐那里。 
 
  他回答:“我都坐前面,好与聪明学生为伍。黑板上的字再小也看得见,听课也比较清楚。最大的好处是让老师看见我,使我对他不再只是成绩簿上的一个名字而已。就像人家说,被绑架时,要和绑匪套交‘隋是一样的道理,这么作可以让老师不为难我。” 
 
  此话有理!下次遇到这种场合,不但应该坐到前排,还得尽力露出很有兴趣的样子。这样一来,日后有人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 
 
 
 
  秘诀四 
 
  哄死人不偿命 
 
  自从有了快捷邮件,我就成了忠实客户。正如当年的录影机和自黏标签一样,快捷邮件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传真机虽多少给这门生意带来冲击,两者仍有共同存在的空间。 
 
  对于优比速捷运快递公司(UPS)而言,这项服务既不比传真机快,又不比邮局便宜,是否还有竞争的本钱呢?我认为优比速已经找到了答案,另辟服务蹊径;它不但承运各种尺码的邮件,并且有本市运送服务项目。然而这些还是不够,必须再多加一些特别的东西。 
 
  某次有人用优比速捷运快递,寄一份重要文件给我的朋友。寄出后才发现,地址写成家里而非办公室。这位VIP级的朋友,只好在家里等快递。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干等了将近一天,濒临崩溃的边缘。 
 
  他的太太感到他即将爆发,于是向他提议:“你干脆带小花出去散散步嘛,它最喜欢和你在一起了。” 
 
  他一语不发的把正在舒舒服服睡懒觉的小花叫醒,怒气冲冲的拖着莫明其妙的小花往外走。一出门就看到优比速的车子停了下来。脾气大得出名的VIP先生,正打算把怒气发泄个痛快,却看到送货员从口袋摸出一块狗饼干,塞进小花馋涎欲滴的嘴里,友善的说: 
 
  “好可爱的小狗!先生,它叫什么名字?” 
 
  VIP先生只好回答:“哦,它叫小花。” 
 
  “哎呀,它真是走运。像你这样的大忙人还抽出时间注意它,不像我,都没怎么陪我的小狗。” 
 
  “这也没什么……” 
 
  “先生,这是你的邮件,请在这里签名好吗?” 
 
  问题就此解决。 
 
  优比速在体制上也有独到之处。这家公司共有16000名经理,每人持股不超过2%。整个优比速由这一群人所有,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优比速也深深以此为荣。这项作法不但使人事安定,连最基层的司机都得到相当的尊重。 
 
  这家公司还有一些小地方值得一提:每天都清洗送货 
 
  车。下雪天的路上,每辆车都脏兮兮的,只有优比速的车子 
 
  闪闪发亮。 
 
  所以,不管别人多快多便宜,优比速在货运业仍能占有一席之地。 
 
 
 
  秘诀五 
 
  未来新宠——水 
 
  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不再是单纯的环保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未来的经济。水蒸发得比以前快,水资源也奇货可居。商业周刊报导指出,科罗拉多州有90位农夫放弃耕作,好把水权以2500万美金卖给州政府。 
 
  食品原料加工钜子ADM公司,以3600万美元,买下伊利诺中央铁路公司的15%股份。理由何在?光是1988年,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就降了20英尺,未来还能继续航行多久,实在令人存疑。ADM公司认为,将来可能需要以火车运送谷物,所以先下了这一着好棋。 
 
  想抓住趋势做股票投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产品能引领时代风潮的个股上。举例来说,生产大型电动灌溉设备的林赛制造公司(LindsayManufacturing),就值得考虑。 
 
  能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产业也不错。 
 
  未来的顾客更重视健康,酒和咖啡的消耗量将下降,矿泉水成为新宠。华尔街日报说,水已经成为美国饮料市场成长最快的产品。平均一年约10%,年销售总值近20亿美金。大势所趋,生产“银弹”(SilverBullet)啤酒知名的库尔斯(Coors)公司,逐渐减少啤酒产量。新的业务重点是扩充制罐设施,希望能取代沛绿雅矿泉水(Perrier)公司,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罐装水业者。 
 
  1988年,好莱坞比华利山庄最时髦的罗地欧路上开了一家店,专卖120种各式各样的水,除此之外什么饮料也没有。可见水的地位大为提高。 
 
  以爱喝酒、恨喝水闻名的影星菲尔斯(W.C.Fields),幸好已经去世,否则一定大叹生不逢时。 
 
 
 
  秘诀六 
 
  让客户自行选择 
 
  一位印刷界的朋友在办公室很醒目的地方,放了一块标语,好让他的客户来访时看得到。这块标语写着: 
 
  “价格品质服务三样里请您选两样;您会牺牲哪一项?” 
 
 
 
  秘诀七 
 
  先付小费 
 
  到度假胜地待1、2个星期,或乘游轮旅行一段时间,最后一天的帐单上,通常会加列依据某种标准比率收取的小费。你当然得照付。 
 
  不过我发现,提早在第一天先给小费,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为什么要违反惯例呢? 
 
  有2个理由:我出手大方,而且要求很多。 
 
 
 
  秘诀八 
 
  保持战果 
 
  美国职棒大赛过去10年换了10个盟主,足球方面也没有一队蝉连冠军。 
 
  专业能力不会在一夕之间改变,容易改变的是人的想法。 
 
  成功的同时,也植下毁灭的种子。往往一获胜利,就把当年的牺牲奉献及团队精神抛诸脑后。脑中一旦出现“好了,我证明自己办得到,现在苦差事结束,可要痛痛快快风光一番”的想法,就大势已去。自我意识凸显之后,整体意识便荡然无存。打球时或许技术仍在,心却早已飞走。自我膨胀极为可怕;斤斤计较薪水高低也深具伤害力。队上内斗愈演愈烈,自顾不暇,那还有力气去对付真正的敌人。队员甲不高兴队员乙的薪水比他高,队员乙又不高兴队员甲拍的内衣广告比他多……争得不可开交。 
 
  闹到这种地步,球场外的情绪不可能不波及球赛,球队的命运可想而知。 
 
  历史上赢过一次的球员和球队多得不不胜数;不过在大家的脑海中,他们只是误打误撞,运气好碰上了,不是真正的赢家,其中的差别在于胜利后的态度。 
 
  对真正的赢家而言,成功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而非终极目标。 
 
  对真正的赢家而言,成功绝不是侥幸,而是坚持、无我、持续的意志,加上不容许外在因素影响比赛的努力,所带来的理所当然的结果。 
 
  蠃家知道致胜的关键不是天赋,而是不容许失败发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理念从不褪色。 
 
 
 
  秘诀九 
 
  小成本,大收益 
 
  某家大规模电话公司的主管告诉我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位做事很积极的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向爸爸借了些本钱打算创业。父亲问他想作什么生意,他回答说,老爹,我不不知道,得先查查电话簿。 
 
  他真的向电话公司借了20个城市的电话簿。先查鞋类栏,发现鞋店已经饱和;再查五金栏,五金店也满街都是。—类一类查下去,终于在“大楼维修”栏有所斩获。他发现,大多数的城市都有50到75个竞争者,其中一个城市竟然只有7家。于是他立刻到那里创业,大获成功。 
 
  这是我所听过最富创意的市场调查方式。 
 
  这个例子合乎通用汽车董事长史密斯(RoeerS加th)说的,用5毛钱解决可能耗资百万的大问题。一位经理问史密斯,通用汽车主管办公室的暖气不够强要怎么办。他八成以为,这个问题会先被仔细研究一番,再耗资更新暖气和空调设备。不料史密斯解开外套,轻措淡写的回答:“像我一样,穿个毛衣在里面。” 
 
 
 
  秘诀十 
 
  马拉松的教训 
 
  1987年我跑得完26英里的纽约马拉松赛,正是因为观众的支持和肯定。 
 
  对每一个人来说,别人的认可绝对是激励的良方。攻效之大,可以达成原来梦想不到的成就。 
 
  每次麦凯信封公司的重要干部被挖角,都不是因为对薪水或职位有所不满,而是别家公司的甜言蜜语让他们觉得,自己多么被需要,因而跳槽。这和许多人发生外遇和婚变的理由,如出一辙。不过这种动机通常维持不了多久。 
 
  多多赞美员工的成就吧,这可是只会嫌少,永远不嫌多的良方哦! 
 
 
 
  秘诀十一 
 
  留心观察客户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墨西哥旅行。我打定主意要以低价买一张墨国特产的毛毯。 
 
  麦凯家小孩组成的敢死先锋队获得的消息显示,卖方通常开价300元。 
 
  我把210元分装在4个口袋,开始讨价还价。被拒绝一次,再多拿一个口袋的钱出来。 
 
  可是卖毛毯的商人头一摇再摇,怎么说都不行。 
 
  4个口袋的钱全掏出来了。我站在那儿,翻出来的口袋空荡荡的迎风招展。我手上抓着一把钱,告诉那家伙只有这么多,不赶快坐上正在一旁等着的计程车(以激动的手势,指向计程车停的地方)回到码头,就要搭不上船流落异乡了。我说: 
 
  “我们在这里只停靠2小时,买一点东西之后就要离开 
 
  了。一等我搭上计程车,你今生今世再也不会再看到我,交易也永远谈不成了。天知道下一个客户何年何月才会出现,还是卖给我吧。” 
 
  卖毛毯的仍然坚定不移的说:“不行!” 
 
  我只好向计程车走去。 
 
  关键时刻来临了。 
 
  如果他宁可让我走掉,就真的不会接受我还的210元价码。然而我每迈出一步,仍抱着一线希望,等待他把我喊住说:“算了,210就210吧。” 
 
  我走到计程车停的地方。 
 
  打开车门,又关上车门。 
 
  他没叫我回去。 
 
  我只好认输,叫司机转了一圈,回到卖毛毯的摊贩面前,向他坦白:“好吧,你赢了。我太想要这床毯子了,300块给你。” 
 
  他神情庄严肃穆,点点头表示满意,接过钱,小心地点数一遍,再把毛毯递给我。这时他开口了: 
 
  “先生,要不要我帮你送到旅馆,省得你提着走?” 
 
  先前的谎话被识破,我惊慌失措的想掩饰: 
 
  “旅馆?没这回事,我是搭船来……” 
 
  他举起手制止我继续盖下去,再一次摇头说: 
 
  “我是昨晚服侍你邻桌客人的餐厅服务生。我哥哥马努埃是你们一家过去一周来的侍者,他说你对他很好。留意观察所有的旅客,就是我们做生意的方法。谢谢惠顾,毯子一定很好用的。” 
 
  我忍不住想,如果不是小费给得那么大方,会不会发生这件事。不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对讨价还价本来就不在行。但是对某人的了解攸关饭碗时,可不能如此粗心大意。 
 
  知已知彼,下面一句不用我说了。 
 
 
 
  秘诀十二 
 
  不当冤大头 
 
  我常常用以下这句话,做为谈判的开场白:“我可不想当冤大头……”。谈判对手的反应也如出一辙,多半是浮起一阵想当然尔的冷笑。接着我会把话说完:“不过我也不要少付半毛钱。”此时,对手表情千篇一律的换成大惑不解的微笑。我到现在还不清楚,这句话有什么实质上的功效。不过它百试百灵,可以让谈话暂停,也让我有机会观察对手的反应。我真正的目的是要知道,他们听到预料之外的话时,是以为我话中暗藏玄机,还是看穿这句话只是故弄玄虚。 
 
  你以为我神经搭错线了吗?才不呢! 
 
  每当我用上这句话,几个月后总会有人以这句话回敬,说我曾亲口提过不要少付半毛钱的。 
 
 
 
  那是我就会说:“嘿,真高兴你还记得我2个月前说过的话,这证明您的记忆力超人一等。不过,既然你的记忆这么强,总该记得我这句话的前半段是说:‘我可不想当冤大头’吧?” 
 
 
 
  秘诀十三 
 
  多付一点又何妨 
 
  有一次我参加房地产拍卖会,以秘密投标的方式进行。那次我标到了公司在明尼亚波利斯市的厂址,出的价钱比第二名的投标人高出1倍。第二名征询过房地产专家的意见,所以他们知道我出的价码时,以为我八成脑袋有问题。我出了这么一大笔钱后,也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否智商不足。我一向吃得饱睡得着,自认核子战争爆发也能像婴儿般安然人梦,可是那一阵子我真的惨得像行尸走肉。 
 
  如今这块土地增值了10倍。 
 
  即使这块地只值我付出价钱的1A0,我也不在乎。 
 
  重要的是,可以运用这块土地做些什么,而不是斤斤计较用多低的价格买到手。如果那时我自以为聪明而放弃不标的话,或许根本标不到地,也就没有今天的麦凯信封公司了。 
 
  为梦想付出再多代价,都是值得的。 
 
 
 
  秘诀十四 
 
  终身笔记妙用多 
 
  谈判高手、一流运动员和扑克牌好手,每季比赛结束后,一定会把经验摘要记下。这本册子记载他们自己的事,也包括观察对手的心得。虽然谁也不知道,那项资料何时派上用场,但是这门功课的确必要,而且千金难换。 
 
  你也该做自己的笔记,好带来五花八门的妙用。 
 
  我经常旅行。出版“攻心为上”之后,更是成了空中飞人。不论我到任何地方,一定把记忆所及的事项详加记录。我可不是简简单单写些该住那家旅馆之类的普通资料,而是把最宜住宿的那层楼,甚至房间号码都记下来。要知道,再好的旅馆也有几个不入流的房间;不是看出去的景致乱糟糟、靠近轰隆作响的运送食物升降机,就是最后一次装修时被漏掉了。为求保险起见,可以先请教柜台职员。他们对房间的情形了若指掌。我保持做笔记的好习惯,对房间的了解不比他们差。住个好房间对我很重要,攸关旅程的愉快与否。若不是终身持续做笔记,一定不能每次都如愿。 
 
  作家强生(Paul Johnoon)在“知识分子”(InteUectuals)书中,记载有关英国哲学家、和平主义者罗素(BertrandRussell)的轶事。罗素有记录每一笔稿费的习惯。他不但著作等身(超过60本),生平为赚钱而粗制滥造的零星文章更不知凡几,所以他的纪录长度非常可观。罗素把一切都写在不离身的小册子里。意志消沉的当口,就把册子拿出来一页页翻阅。看到进帐如此多,足可令他心情大振,一扫积郁。享受完毕,把册子放回口袋时,人生又充满了希望。 
 
  就搜集写作资料而言,做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如果作家没有随时记录心得,建立相关档案,以便写作时深入挖掘题材的习惯,很多书根本不可能写成,即使是小说创作也不例外。 
 
 
 
  秘诀十五 
 
  发消息,讲技巧 
 
  古时候二军交战,往往把带来坏消息的信差斩了。 
 
  不光是坏消息,连好消息也得发布得有技巧些,最好透过不相干的第三者,以便推得一干二净。 
 
  一切跟生意有关的好消息,都可能引起好朋友的异样情绪。别一厢情愿的指望,别人会对你的成就乐不可支。 
 
  要知道,朋友通常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秘诀十六 
 
  公关发威换形象 
 
  隐恶扬善,把弱点包装成优点,是公关高手的看家本领。 
 
  德州某银行的电脑化设备十分先进,不幸却有高傲、冷漠和冷血的名声。 
 
  公关专家化解了困境。他们重塑银行形象,将它彻底改头换面;把原来的银行标志,换成一幅老式细腻的黑白画。画中有两位主角的背影:一位豪迈粗犷,勤奋工作的牛仔牵着一个小牛仔的手。小牛仔以万分崇拜的眼光,仰望伟大的导师老牛仔,二人在漫天尘土中向夕阳行去。画面之下是一行新的标语:帮助德州发展”。 
 
  这家公关公司又以截然不同的手法,包装另一家为落伍、效率不彰等问题所苦的银行;不但以电脑字体打出重新设计的银行标志,连银行的名字都换了一个。新的标语则是:“未来的银行服务”。 
 
  两家银行的再出发都大获成功,调查显示,它们都转变大部分的人的不良印象。 
 
  这正是公关的价值所在。简言之,改个形象比改变实质要便宜多了。 
 
 
 
  秘诀十七 
 
  从未失败的原因 
 
  纽约时报记者在爱迪生尝试发明电灯第700次失败后访刚:“失败这么多次的滋味如何?”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回答:“我根本没有失败700次,我700次都成功的证明,这些方法做不出电灯。在我把这些可能性一一剔除后,一定能找出真正的方法。” 
 
  他接下来又试了几千次,终于发明了电灯。 
 
  从这个教训中可以知道,只要态度积极,一时的失败算不了什么。 
 
 
 
  秘诀十八 
 
  亲自下海作黑手 
 
  不论经营那种生意,没有一个环节的工作是卑微到你不能做的。要向员工证明,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就得亲自出马。 
 
  如果你瞧不起体力劳动的工作和蓝领阶级,别指望作这些工作的员工敬业乐群。 
 
  我每年至少要花一天的时间,做员工认为最不重要的工作。这可不是耍花枪,去之前和去之后也不会敲锣打鼓的遍告员工,更不会雇个摄影师记录自己降尊纡贵的伟大场面。公司的内部刊物永远不会登出我亲自下海的专文。我只是平平实实的把它当一回事来做。相信我,这就够了。员工自己会一传十,十传百。 
 
  我也会抽时间,和营业员一起出去接洽几次生意,这同样对激励士气大有帮助。 
 
 
 
  秘诀十九 
 
  好主意一个就够 
 
  雷根只有两个好主意:减税及重建美国的军事力量。 
 
  美国最畅销的海尔斯麦根沙士老板海尔斯(CharlieHires),只有一个好主意:想向苦哈哈的宾州矿工推销一种新汽水,最好把新产品就取名叫“麦根沙士”(rootbeer),别取太时髦新奇的名字。 
 
  这2个人都成功名就。想出1个好主意,可能一辈子吃喝不尽。 
 
 
 
  秘诀二十 
 
  感人的纸帽子传统 
 
  旧式印报纸的机器在运转时,需要大量厚重的润滑油。工人为了避免头上沾到油脂,值班时都把报纸摺成纸帽子戴着。 
 
  先进的电子印刷机,取代了老式机器后,工人不再有滴到润油的烦恼,但大家仍然保留戴纸帽的传统,因为它已成为这一行的象征。 
 
  1950年代顶尖推销员的地位象征,则是凯迪拉克轿车。看过“锡人”(TinMen)这部描写推销员电影的人,一定对此印象深刻。 
 
  每个行业都有本身的传统和礼仪,不过传统并不一定就是好的。以推销员为例,专业态度已取代了酗酒、花钱如流水的老式形象。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仍然根深柢固,但也逐渐被较开放的心胸取代。 
 
  刚进入一个行业,千万别忽视此行业传统(不论是否为陋规)对你的影响力。 
 
  别指望自己有本事改变传统。要和这一切抗衡,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正面和负面的动机,以及特出的领导才能。 
 
  退一步想,传统若只像报馆工人的纸帽子和50年代推销员的大轿车一样,代表着阶级、风格和骄傲,就随它去吧。它实在无伤大雅,你不防抱着赞成和鼓励的态度。 
 
  因为它给从业人员带来对行业的认同。 
 
  如果你曾参加过报馆印刷工人的葬礼,目睹死者带着纸帽子被埋葬,应该就能明白,传统对他们有多重要了。 
 
 
 
  秘诀二十一 
 
  用餐礼仪影响前程 
 
  除了谈吐之外,餐桌上的举止,也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的出身。也许现在的社会不像从前一般重视用餐礼仪,但这对你的事业前程,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们有幸接受父母的陶冶,还懂得基本礼仪。但现代家庭相聚一堂共用晚餐的机会少得多,在不知不觉间,丧失了练习的场合。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年轻有为、身着昂贵西装的主管,一坐上餐桌便原形毕露,出尽洋相。 
 
  事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遇见有心提拔你的贵人。他通常会邀你共进晚餐。你在工作上的本事,他已了若指掌。现在想看看你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究竟功力如何。如果你在这之前疏于练习,没能培养出得体的用餐礼仪,只好承认失败,因为这是装不来也急就章不得的。或者你认为,学习这些娘娘腔的礼仪,真是笑死人了,那么你就继续拒绝面对事实吧。 
 
  连升数级者和被上司打人冷宫者之间,究竟有何差别? 
 
  看起来好像小事一桩的用餐礼仪,正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秘诀二十二 
 
  见人说人话 
 
  我的家乡明尼亚波利斯市是世界级的面粉制造业重镇,更是许多相关大企业的发迹处。 
 
  有一次我和某位大面粉公司的主管共进午餐。此人出身面粉业世家,深以自己家族的历史,以及与这一行的渊源为荣。 
 
  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有关慈善活动的规划,顺便谈点生意,所以又约了位供应商。 
 
  我知道这位供应商多年来只吃健康素食,那天却惊讶的看到他拿起面包、涂了厚厚的一层奶油,狼吞虎咽的吃下这人间美味。 
 
  我们两人有机会私下说话时,我忍不住问他:“艾迪,你今天跟平常很不一样嘛!我整天听你宣扬,加了糖烘焙的面包和凝固的动物性油脂对人体有多大害处,今天为什么破戒呢?” 
 
  他回答:“老友,难道你不知道,与面粉业的人一起用餐时,就该顺应情势吃些面包,以示尊重吗?” 
 
  想事业有成,就得深刻了解及配合客户的喜恶。顶尖的营业员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秘诀二十三 
 
  投资收益怀疑法则 
 
  我这辈子看过的销售计划、租贷计划、获利报表、客户成长趋势、市场占有率和其他种种预测表格可够多了。但我还没遇见任何一条曲线,不是从左下角往右上角冲去的。这些曲线一概可用三个字总结:上、上、上。 
 
  如此不切实际的乐观,理由何在? 
 
  市场只要好消息,坏消息根本无容身之地。投人要听什么伟大的计划。 
 
  试问,你会买一本叫“如果你和鲨鱼游泳一定会死得很惨的书吗?(译注:“改心为上”的英文原名是“和鲨鱼游泳而不被生吞活剥”)当然,世上总是有些人爱唱反调,不过想想大家喜欢看恐怖电影的原因吧:当你知道灯光重新亮起,一切都会完全过去,被吓一吓倒是挺好玩的。看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的人,没有一位真正相信故事内容。 
 
  我们的基因里,牢牢的存有乐观主义。若非如此,谁会千辛万苦去做生养下一代的笨事?但是在投资的时候,可别让人类的乐观天性蒙蔽了双眼,反而应该带着适度的怀疑论调。如果有人向你大谈可获得多高比率的收益,你很可能美梦落空。 
 
  以下就是“麦凯预估投资收益法则”。 
 
  要是报给你的投资报酬率超过20%,则当作每年要损失,而非赚回的比率。  
  如果预期会有50%的收益,你可望在第一年损失剩下钱数的一半。如果预期收益是30%,那你可走运了,因为第一年只要损失30%就好了。这种怀疑论调对我自己还挺管用的。我家有一面墙,贴满了血本无归的股票做成的壁纸;殷鉴不远啊! 
 
 
  秘诀二十四 
  火车闭关最专心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可以在火车上工作:第一,有一件工作需要你集中心力,在短期内完成。第二,你住的地方有火车可搭。我可不是在推销坐火车旅行的种种,陕乐,那无关本文闽旨。当你面对一件需要全神贯注,不容许任何打扰,期限迫在眉睫的任务时,坐火车的妙用是所有其他闭关方式都比不上的。因为坐火车相当舒服,又可到处走动,同时颇有隐私 
  权;工作烦闷想休息一下,窗外随时风景不断;所以坐火车实在比搭飞机好玩多了。我的一位朋友就充分利用火车的优点,闭关编辑厚达300页的报告。他早晨从双子城出发到芝加哥,在车上安心工作,当天下午顺利完成后,搭飞机回双子城。这的确比在家闭关,骗公司自己得了重感冒的老招,要高明许多吧!呜!火车要开了,没上车的旅客请快上车…… 
 
 
 
  秘诀二十五 
 
  别小看老人家 
 
  一般人对老年人有不少根深柢固的偏见,认为老年人平日太健忘,对陈年旧事却记得太清楚,叨念个不停。可是也有例外的。 
 
  一年前,我在芝加哥和皮尔博士(Dr.Norman Vincent Peale)夫妇共进晚餐。皮尔博士当时高龄90,博士夫人83岁。 
 
  他们刚从日本归国。尽管才做了长途旅行,他们仍然和平常一样活力充沛,精力旺盛而且观察入微。历时3个钟头的饭局中,皮尔博士不停指出趣味盎然的轶事,佐证他的观点。他讲完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后,皮尔夫人忍不住说:“你真行!已经45年没讲过这个故事,但还是说得这么完美!” 
 
  皮尔博士立刻毫不思索的回答:“尽管如此,我还是在45年后一字不差地又说了一遍,不是吗?”[/align] 
[/td][/tr][/table][quote][b]狼族信条[/b]: 
[*][b]狼族信条[/b] :   
[/quot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