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22|回复: 3

螃蟹成蟹养殖几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7 17: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误区一:池塘不消毒

    清塘是养好蟹的主要措施,因为每年养殖后的池塘底部沉淀了很厚的有机质及黑色污泥等有毒物质。来年养殖时,易污染池中的水质。池底有害菌、病毒及寄生虫较多,特别是感染过"抖抖病"的池塘更要清塘消毒。池中有很多大型的敌害幼虫及卵在泥土中越冬,如不除之,来年会影响河蟹生长。具体清塘可用华诺威"清塘灵"(水剂或粉剂),对蟹无害。

    误区二:盲目扩大放养量

    有些养殖户认为放苗多产量就会高,高产就能高效益。这种方法很不科学,会导致疾病增多、饵料增加、人力增多,而日产品质量不佳,几元/500克还卖不出去。相反,讲科学的养殖户,不盲目扩大放养量,上市后几十元/500克还不卖。所以要控制放养量,如:不超过80亩水面的塘,每亩放扣蟹种400~600只;3~10亩水画的塘每亩放养500~600只;超过100亩水面的粗养塘或围网,每亩放养300~350只。

    误区三:饵料搭配不科学

    有些养殖户投喂河蟹的饵料,采取单一配方,如蚕豆、小麦、小鱼等,导致河蟹不是早熟就是病死。科学的饵料搭配方法是:池中水草占2/5~3/5,早期精、中期粗、后期"精+粗"。河蟹快成熟时,白天投60%的饵料,晚上投40%,适当添加淀粉、糖份多的饵料,如麦芽、南瓜、甘薯、马铃薯等,促肥后,不宜再多投高档饵料。当然合理的配合饲料更佳。

    误区四:光治病不防病

    有些养殖户,平时不注意疾病防治,等到蟹大批发病死亡,心才慌,不仅一时不能治好,而且花费大。科学的做法是防重于治,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治疗。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的河蟹死亡率在3%~5%,如超过了就要有所警觉。平时预防,可使用华诺威"根莲解毒散"、"菌立清"、"新溴"等。

    误区五:不讲究品种,只求价格便宜

    养殖户应以本地水源培育的长江中华绒螯蟹等优良品种为主,不能一味贪求价格便宜的品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8 14: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

到这里来学习的机会真是很多!不知道楼主是什么职业呢?
发表于 2008-1-11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纸上谈兵,有做广告之嫌啊。
发表于 2008-1-15 14: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尤其是放养模式上,现在已经放养密度在600以内的养殖户是可以接受的,有部分地区,放养密度超过2000了,这样的地方,最难接受的就是模式的变化,也是制约当地养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更麻烦的是,他们根本不愿意改变这样的模式。这样的地方,也是饲料企业可以精耕细作,创立品牌的地方,应该在3年内有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养螃蟹的人,越是效益好的人,投入得越少,观念也越新。

    在做推广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去传播,不能去责怪养殖户不开窍,科技推广,也是做我们这一行的人的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21: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