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畜牧业置于农村经济第一主导产业地位,按照发展龙型经济的思路,坚持抓龙头与壮基地并举,依靠项目建设牵动,强力推动畜牧业做大做强,使全县畜牧业进入了提质扩容的发展阶段。
一是规模持续扩张,第一主导产业地位不断稳固。今年1—7月份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了794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一位,畜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二是项目建设持续突破,拉动农民增收能力日益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县新上畜牧项目66个,占各种新上项目总数的16.8%。新建和改造畜牧小区60个,占畜牧项目总数为39%。畜牧项目的蓬勃发展,使农民增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收入几乎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边天,畜牧业成为全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是产业链条持续加长,龙型经济格局率先实现突破。各乡镇(场)都确立了各自重点发展的畜禽品种,如长在、台子、北四家子、黑牛、六家子养猪,古山子、根德、羊山、七道岭、尚志养鸡,二十家子、七道岭、木头城子、乌兰河硕养牛,胜利、木头城子、西五家子、大庙、古山子养羊等。特别是今年畜牧小区、专业村屯建设步伐加快,全县28个乡镇(场)中,有19个乡镇(场)落实了畜牧小区,共落实畜牧小区32个、饲养棚695栋。同时,畜牧业大场大户建设势头强劲,新建大场大户近200个。随着基地建设加速推进,该县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在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中率先实现整体突破,分享禽业、圣运公司和鑫波牧业三大龙头企业规模、产能强大,具有强劲的牵动和辐射能力,朝阳兴源、恒星、龙泉、东鑫养牛业,利民禽业,东鑫、韩义羊业,县种畜场、和泰养猪等新兴龙头企业也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四是产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协调推进。传统养殖产业如养鸡、猪、牛、羊等目前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饲养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养殖大户、大场和专业村屯。新品种不断涌现,较之传统养殖品种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该县还不断推广新技术,使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增加了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