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0|回复: 0

[饲料] 伊犁河谷农牧民欢迎“减羊增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11: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山网讯(记者刘刻心报道)万头牛换25万只羊划算吗?今年伊犁河谷就实施了这种置换,减羊25万只,增牛3万头。12月10日,州畜牧兽医局专家告诉记者,这种置换就是严格控制绵山羊的增长,适当增加良种牛的数量,这有利于农牧民增收,亦有利于河谷草原生态的保护。

    置换过后,虽然牲畜数量减少了,但农牧民欣然接受了这种“加减法”。巩留县阿尕尔森乡阔斯阿尕什村农民金广慈告诉记者:今年他把家中的50只羊卖掉,换养成7头奶牛,现有3头产奶,每天能挤50公斤牛奶,良种牛犊可以卖到2000元,收入明显好于过去,数量多并不能说效益好。

    据记者了解,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河谷牲畜存栏已翻了一番,牲畜存栏达到786万头(只),天然草场早已不堪重负,有3600多万亩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0%;毒害草在草场肆意疯长;一些地方乱开、乱垦草场和滥挖草药的现象屡禁不止;草场严重超载过牧,由于牛羊的采食特性出现了牛羊争草吃的现象;草场资源的退化严重制约着河谷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专家分析认为,绵羊数量过度增加成为河谷草场超载过牧、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州畜牧兽医局总工程师杨新成说:今年州直牲畜存栏数将有所降低,天然草场压力也有所缓解,预计年末牲畜存栏有636万余头(只),其中良种畜和大畜尤其是良种牛的比重将有所提高。

    今年以来,在市场的带动下,养殖业效益大幅提高,农牧民从畜牧业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可观。据农经部门测算,农牧民人均增收中来自畜牧业的贡献额达到150元。

    河谷的畜牧业要长足发展,审视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今年以来,河谷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各县市都在积极采取小畜换大畜、土种换良种,并完成人工种草35.54万亩,草场补播改良39.86万亩,完成退牧还草总面积680.67万亩,完成毒害草防除面积63.9万亩,严格实行野生药用植物禁采封育令,加强了草场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各县市出台了鼓励牧民定居的各项优惠政策,已完成牧民定居1806户;认真贯彻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核定载畜量的草场面积达2613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4.45%。

    “明年河谷将继续实施‘增牛减羊,小畜换大畜’战略,到‘十一五’末,要减少绵羊存栏100万只,减畜不减效;实现农区、城郊优质奶牛翻一番,由目前的5万头发展到10万头,州直良种牛覆盖面达到60%;实现细毛羊发展翻一番的目标,即由目前的50万只发展到100万只,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河谷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杨新成这样说。

    编辑点评:一加一减变化喜人

    自治州实施了“小畜换大畜、减羊增牛”的畜牧业发展新战略,各县市积极采取小畜换大畜、土种换良种、草场补播改良、退牧还草等,并出台鼓励牧民定居的各项优惠政策、核定草场载畜量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缓解了草畜矛盾,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实施草畜平衡是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也是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最好途径。通过各种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协调统一。

    州直通过大力调整畜产品结构,促使伊犁河谷畜牧业正由数量型向效益型、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增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07: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