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清会长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四届大型企业联谊会上的讲话

一、时代呼唤产生饲料业的领军企业
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培育我国各个方面的领军企业、领军企业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并号召“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这个重大问题。这是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着眼未来所提出的战略措施。
国际上也十分重视中国的企业领军者。9月份,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又特意移师中国,在北方明珠大连举办了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要成为“首届领军者的年会”。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先生还就此写了“迈入新领军者时代”的文章。论坛的主持者和有关经济学家,都把眼光投向“金砖四国”(即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成长型企业。他们认为:“新领军者是上述地区新兴公司的领头羊。它们不仅更具有成长性,而且其负责人比知名的欧美跨国公司的同行平均要年轻10岁”。他们还预测,近年内“其中一批可能会因发展速度过快而破产,另一部分可能被全球巨头收购,并入大公司;第三种则是自身成为全球性企业”。世界经济论坛总裁托雷斯先生还表示:“ 最近几年中国新涌出的成长型公司与管理机构领军人士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并改变着许多大公司那种只顾商业利益的传统经营模式;这些成长型公司或许今天名气并不大,但它们很可能在未来5—10年间就会挤入世界排名1000强大公司行列”。
时代要求产生新的企业领军者,形势需要新的领军者。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日益高涨,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大,在推进全球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需要有一批起带头作用的领军者,以带动各个领域前进。二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上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也日益增强,一批各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正向成长型的世界企业迈进,争取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这关系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系我国企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经济安全,避免陷入“拉美化”的误区。三是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饲料行业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和国内外市场风波的磨练,已经成为产量居世界第二的饲料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的13-15%,而且有一批活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梯队应运而生,具备了成为世界级成长型企业的雏型和领军企业的框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奋力拚搏,培养出中国饲料界乃至世界饲料界的领军者,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事。这与我们过去提出的把饲料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这批领军者,有些将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
行业领军者的内涵是很深广的。在本行业不仅在数量,而且要在质量上要领先;不仅在硬件上,而且在软件上、在企业文化上要领先;不仅在产品生产上,而且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上要领先;不仅在企业综合效益上,而且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要领先;不仅在生产上要领先,而且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领先。这比做强做大企业的要求更高更严。我们不仅在国内,在本行业要培育一批合格的、真正具有实力的领军者,而且要造就一批知名的农牧饲料业的世界级企业,跨入世界百强、五百强企业之林。这是企业的企盼,行业的希望,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也是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着。现在我们的骨干企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与世界级企业相比,差距很大。当前,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之时,是世界经济结构重新调整之际,我们必须埋头苦干,争取用5—10年,迎头赶上。让世界级的成长型农牧饲料企业、乃至实力雄厚的我国的跨国公司发祥于东方,屹立于世界。
二、饲料行业整合重组的新形势
进入“十一五”以后,饲料行业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新变化。一是企业的数量在2006年度第一次出现减少,当年统计企业数比上年减少17户,同比减少0.11%,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小作坊被淘汰出局。二是浓缩料的产量出现减少,今年前三季度浓缩料同比减少14.4%,这也是过去多年从未见到的。这也说明分散饲养户、小饲养场、小饲料厂抗风险能力差,数量在减少。以上两个方面的变化,表明我国饲料行业整合重组的速度正在加快,力度正在加大,竞争正在加剧,优胜劣汰的进程也在加快。这种趋势估计仍将继续下去。通过重新组合,在企业组织结构上正在向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方向前进。
在整合提升,扩大联合的进程中,饲料行业的骨干企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创造性地进行联合、重组的改革探索,出现了一些联合、合作的新类型、新模式。我们初步调查,认为有四种类型:
一是新希望集团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强强联合。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新发展成“新、和、石(陕西石羊集团)、千(北京千喜鹤集团)”的扩大联合,组成了“新、和、石、千农牧业推进委员会”,共建平台,在联合采购原料等8个系列上展开合作,向纵深发展。而且希望集团在进军越南等国外市场上也取得了新成就。去年,新希望与六和的饲料产量,已超过600万吨以上,居世界六、七位。这是全行业目前最大,最具有实力的一个经济联合体。
二是以“大北农公司”为核心的绿色伟农集团公司。他们以前两年的40多家中小型企业组成的绿色联盟为基础,今年由其中17家企业建立了股份制的集团公司。这是以中型企业为主要成员的联合,是科技带动型的。集团公司总部搭建了科研规划、投资融资、企业发展管理等平台,提出了文化先导、股权分享、人才使用、融和发展等方面的机制创新规划,正由以生产预混料为主向多品种饲料发展。公司前进方向明确,决心很大,气势很旺,在行业中很有希望发展为一个新型的大型集团公司。
三是中粮集团与中谷集团两大中央粮油集团合并后,中谷饲料公司与中粮系统的饲料工厂整合成中粮集团饲料板块,建立了饲料部,将所属的五个大中型饲料厂整合在一起,并建立新厂。今年饲料产量增长10 % 以上,近期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势头也很好。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国有饲料集团公司。
四是一些企业之间自愿互利组成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如全国两大水产饲料公司——通威集团与恒兴集团在越南共同投资,建立越华水产饲料合资企业,所建饲料厂已投产。这是资产上的合作。此外,以农科院饲料研究所为主组成的“7+1”科研联合体等,在开发新产品、采购原材料等方面进行合作。主要是业务上的合作,还未涉及产权方面的联合。但这种形式比较灵活,经过一段时期磨合后,其中有一些将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四种是目前较为典型的合作模式。有的是在产业链上合作,有的则是贸易、科技、生产的某个环节上的合作。有的是在国外投资的合作。一、二、四种是民营的联合,第三种则是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一、二、三种基本上属于紧密型的,而第四种除少数外多属于松散型的,不涉及产权的变更。这几种联合,都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各有特色,逐步推进。随着改革的深入,形势的发展,还有更多的企业参加,出现更多的联合形式,全国农牧饲料业园地正呈现百花争艳的良好合作局面。领军企业、跨国公司都是市场化中产生的,竞争形成的,时代造就的,不是自封的。机会是均等的,有志者事竟成,创业者事必成。我们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去一定会在一批合作群体中产生出中国及世界级的成长型企业,成为新的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五百强的一员。希望就在这里,机遇就在这几年。我们要勇于创新,勇于改革,在饲料史上谱写新篇章。
三、从整合、联合走向融合
企业联合以后,有一个磨合期,有一个进一步做强做大,向行业的领军者这一远大目标前进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根据国内外大型领军企业的经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不懈地抓“融合”,学会在“融合”上作文章,下功夫。整合、联合的各有关方面,要通过“融合”,形成优势互补、运作协调的整体。几条江河的水汇合后,开始总有泾渭分明的痕迹,但经过融合之后,就浑然一体,一泻千里。“融合”就是要处理好各种矛盾,由一分为二而合二为一,存优去劣,保持优势。我们要学会“融合”,推动 “融合”,尽量缩短磨合的过程,通过融合,向新的境界前进。概括起来就是要因势利导,顺势而进,走向融合。融合包括许多内容,从体制、机制、科技、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融合的过程。根据一些企业联合的经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联合、合作的优势表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只有在发展中才利于解决联合中的多种实际问题。要在发展中推进融合,在融合中促进发展。这样联合体才会有生命力、凝聚力,才能收到1+1+1>3之效。
第二,要着力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合作共赢。要高度重视在利益关系上融合,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大家同在一条船上,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利益一致,才能万众一心,去开创企业的新局面。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远见卓识,把利益有关方的问题处理好。从国内外企业发展史上看,规范化的股份制,是处理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效形式,我们要摸索这方面的经验。
第三,要增强总部、母公司、核心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对巩固发展大集团、联合体至关重要,除了正确的决策力,较强的资金力等以外,要十分重视与培育企业的科技创新力。要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拥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带动创建名牌工程,由地方名牌向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迈进,形成名牌系列,产生巨大的名牌效应。
第四,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及时“走出去”,把开拓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结合起来。现在,新希望、通威等公司已在东南亚等地成功地建厂,积累经验,增强实力,积之以时日,就会向大的跨国公司发展。
第五,要全力抓企业文化的融合。各种类型企业联合在一起,关键是要抓企业文化的融合。这样,联合、合作才有思想基础,才能经久不衰。通过不断融合的过程,形成新的具有公信力和亲和力的共有企业文化,产生极大的生机与活力。这方面比管理上、制度上的融合可能要花更多的功夫,经历更长的时间,
最后,还要强调,最根本的在于企业人才的“融合”。尤其是总部、核心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有大将风度,有海纳百川的气概,知人善任,唯贤是举。要善于识别人才,使用人才,对员工信任之、重用之、厚待之,把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人才聚,事业兴。企业的领导者,要以领军者的高标准,严要求,以身示范,以智兴企,以德服人。要有一个团结向上、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核心团队,带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才会长盛不衰,向“百年老店”发展。
培育饲料行业的领军者,是全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当然主要靠企业、企业家自身的百倍努力,这是市场主体的行为。但是,也十分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热情帮助,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我们要在各方面形成合力,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在经济领域的一场“攻坚战”。行业内、社会上对培养领军企业、领军人物都应热情相助,倾力相帮,不应冷眼旁观、冷潮热讽。企业领导者本身应更谦逊、更务实,更具有事业心和创业感。这样我国饲料行业就有可能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当前,形势非常好,机遇非常好。十七大的东风,正吹遍祖国大地,掀起新一轮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潮。在这样发展的关键时刻,转型的紧要时期,所有饲料企业和企业领导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力戒浮躁,力戒虚夸,力戒骄奢,把各项工作做得更踏实、更精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年初的时刻,我曾经赠送两句话给一位青年企业家,这就是:“宁静以致远,创新以攀高”。今天也奉献给在座的各位企业领导者,我们共勉,以无负于我们的时代,无负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