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915|回复: 92

看胸腺来判断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1 1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下2对出血上5对不出血,说明由于强应激而导致的疾病,病的阶段在初期,无临床症状。

  2、下4对出血上3对不出血,出现临床症状,在今后5天内将越来越重。

  3、下5对出血上2对不出血,症状好转,3天后将痊愈。

  4、肿胀出血:说明病程短,毒力弱。

  5、萎缩出血:说明病程长,独立强。

  6、胸腺边缘整齐的点状出血:病情处于上升期。

  7、星状出血:已开始恢复

  8、条纹状出血:马上痊愈。

  9、出现大理石病变时考虑细菌感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138 收起 理由
翠竹林 + 96 到位!精典!
cj630 + 42 归纳得很详细,值得大家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肝脏病的分类

  一、肝脏病的分类:(按病变性质分)

  1、肝脏肿大的疾病:巴氏杆菌病、各种中毒病

  2、肝脏坏死的疾病:组织滴虫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

  3、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肝出血症、法氏囊炎、鸡白痢

  4、肝脏硬化:腹水综合征、黄曲霉菌素中毒、痢特灵中毒

  5、肝脏肿瘤:马立克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增殖症

  6、肝周炎:大肠杆菌病

  7、肝脏出血:热应激、脂肪肝出血、包涵体肝炎

  8、尿酸盐沉积: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

  二、肝脏病的分类(按病因分)

  1、病毒性肝病:马立克病、禽流感、法氏囊炎、包涵体肝炎、淋巴细胞白血病、大肝大脾症、单核细胞增多症

  2、细菌性肝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弧菌性肝炎、螺旋体病、链球菌病、曲霉菌病、结核病、绿脓杆菌病、丹毒、伪结核病、副大肠杆菌病、葡萄菌病、

  3、营养代谢病及管理过失: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脂肪肝肾综合征、生物素缺乏、痛风、腹水、胆碱缺乏、泛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硒缺乏、维生素B2缺乏、热应激

  4、寄生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5、中毒性疾病:黄曲霉菌素中毒、痢特灵中毒、喹乙醇中毒、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氨气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感冒通中毒、有机磷中毒、硫酸铜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

  三、肝脏病的诊断思路

  1、以发病年龄为线索

  尽管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肝脏的病理变化,但是不同年龄的常发病却差别很大,如同样是脂肪变性,发生在7~14日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在 21~42日龄则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发生于35~56日龄的鸡应考虑包涵体肝炎,发生在产蛋鸡则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可能性就大;同样是肿瘤,发生于10~20周龄时,马立克病的可能性就较大,而发生于24~40周龄时,应主要考虑淋巴细胞白血病。

  2、以发病率、死亡率高低为线索

  同样是肝脏肿瘤性疾病,马立克病的死亡率较高,一般由5%~80%,而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很少超过5%。

  3、以肝脏病的病变特点为线索:

  先根据肝脏病变把常见鸡病分成几个大组,然后再在这一组内的鸡病中进行鉴别,就能很快得出诊断结果。例如发现病鸡有肝脏坏死,就应在组织滴虫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中进行鉴别,结合各自的日龄特点及其他器官病变特点很容易得出诊断结果。发生组织滴虫病时,肝脏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此种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这种变化其他疾病见不到;巴氏杆菌病的肝脏肿大,密布有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灶,这也是其他疾病不具备的病变;结核病的肝脏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黄色结节,切开后结节内有干酪样物质;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脏均匀分布着一些1毫米的圆形黄色病灶,中心有出血点。

  4、以病史资料为线索:

  5、中毒性疾病导致的肝脏损害都有接触毒物的病史,例如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煤火取暖时煤火燃烧不完全的中毒史,黄曲霉毒素中毒时有饲喂发霉的饲料的病史,热应激引起肝脏包膜下出血,有鸡舍气温过高的病史。

  四、各种常见鸡病的肝脏表现及其他鉴别要点

  1、马立克病:肝脏因布满弥漫性或结节性肿瘤而明显肿大,有时达正常体积的几倍。肿瘤组织呈浅灰色或灰白色,一般无坏死。镜检病理组织可见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所组成。这种病变多见于牌和肾等脏器。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于20周龄以下的鸡,死亡率一般为25%~30%。

  2、禽流感:肝瘀血肿大,有白色点状坏死灶。产蛋迅速下降,死亡率较高,头部肿胀,胫部鳞下有出血点,腹腔内充满卵黄液,输卵管内有脓样分泌物。

  3、法氏囊炎:肝脏呈土黄色。肾脏肿大呈花斑肾,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浆膜下胶冻样浸润或出血或内有干酪样物质。精神极度沉郁。

  4、包涵体肝炎:肝肿大褪色,质脆,脂肪变性,有点状或斑状出血。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生于3~7周龄,集中于5周龄。病程持续7~10天后突然停止。包涵体只在肝脏内形成。

  5、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脏因肿瘤样组织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生而极度肿大,被称为“巨肝症”,病理组织质地较松脆,并常有出血与坏死。镜检病理组织主要是由大量淋巴细胞所组成。发病鸡又一般在18周龄以上。慢性病程,死亡率低。

  6、网状内皮增殖症:病鸡肝脾增大,有针尖大弥漫性浸润,脾增大可导致破裂。胆囊肿大是本病的特征。

  7、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脏充血或脂肪变性,肝脏上均匀分布着一些1毫米的圆形黄色病灶,中心有出血点。胰脏呈白垩状,实质中有白色坏死小点。肾肿大苍白。发病率15%~21%,平均5%。

  8、大肝大脾症:肝脏、脾脏体积极度增大,达正常的几倍。外观呈大理石状。肝脏质脆或坚实,有时呈砂砾状。

  9、大肠杆菌病: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脱。在肝表面形成的这种纤维素性膜有的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

  10、巴氏杆菌病:急性病例肝有数量不一、但大小基本一致的针头大的灰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一般分布较密。禽霍乱流行广泛,各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心血或肝、牌涂片可发现两极染色杆菌。

  11、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有些病例肝脏有小点出血和坏死结节。结节一般较小,土黄色,并见有砖红色条纹,胆囊扩张,脾脏肿大。此类结节可见于心肌、肺、肌胃和肠壁。雏鸡在两周龄时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临床上以排白色稀薄粪便为主要特征。禽副伤寒的急性与亚急性病例可见肝肿大,其边缘钝圆,肝包膜上常有纤维素性薄膜被覆;肝内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灶。带菌的成鸭常有肝硬变。本病主要发生于雏禽。急性型尤多见于2周龄以内。亚急性与慢性病例肝呈棕色或古铜色,肿大,肝有颗粒状坏死结节。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鸭也可感染。

  12、弧菌性肝炎:肝硬化,形状不规则,表面散布有灰白色坏死灶。最急性病例肝肿大、充血、散布有坏死灶,也可见出血斑。

  13、螺旋体病:肝肿大,质脆,呈砖红色脂肪变性,表面散在有针尖大的坏死点。黄疸、消瘦、腹泻。

  14、链球菌病:肝脏脂肪变性有坏死灶,有时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15、曲霉菌病:曲霉菌病可能在肝脏有结节病变

  16、结核病:结核病病鸡的肝脏有结核结节者可达70%。结核结节外包结缔组织,比较致密,中心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是豆腐渣样。结节镜检显示结核结节的特殊结构,并可分离培养出结核杆菌。结核结节亦见于脾、肺和肠道浆膜。病鸡死亡有时是由于肝脾破裂出血致死。

  17、绿脓杆菌病:有时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雏鸡。

  18、家禽溃疡性肠炎:肝脏出现淡黄色斑纹,甚至形成大的不规则的黄色坏死区或散在的灰色或黄色小坏死灶。慢性病例在小肠和盲肠的任何部位都会出现溃疡。

  19、丹毒:肝脾肿大、质脆,并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肾肿大、充血。腺胃出血、坏死或溃疡。肠道弥漫性出血,盲肠粘膜坏死。有时关节肿大。

  20、伪结核病:慢性病例肝脾肾肿大,散布有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病灶,切面为干酪样变性,此种病变在肺、胸肌和其他内脏器官中也可见到。

  21、副大肠杆菌病:肝脏肿大有黄色斑纹,眼球浑浊。确诊本病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葡萄菌病:急性病例肝脏充血肿胀,可能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23、亚利桑那菌病:肝呈土黄色,肿大2~3倍,表面有砖红色条纹,切面有针尖大的灰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缩。心脏、肾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主要发生于雏鸡,卵黄多吸收不良。眼睑肿大3~4倍似“金鱼眼”,神经症状明显,有“观星”姿势。

  24、鸡弓形体病:肝肿大并有脂肪变性,有时有坏死。脾脏肿大内含许多虫体。

  25、组织滴虫病:肝脏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此种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这种变化其他疾病见不到。另外,本病还有盲肠形成干酪样栓子的特征。把栓子横断切开,其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凝固的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有些病鸡头部皮肤变成篮紫色或黑色,又称黑头病。

  26、住白细胞原虫病:肝脏肿大,有针尖大、粟粒大隆起的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肌肉、肾脏、胰脏等处也有类似变化,鸡冠苍白并倒向一侧,有时从口腔甩出血丝。产蛋下降或无产蛋高峰。

  27、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大多见于蛋鸡或种鸡,不同品种的鸡敏感性不同,以肥胖的鸡、炎热的季节、饲料偏碱性、胆碱缺乏、生物素缺乏时较易发生,病鸡常突然死亡,在炎热季节大多死于下午或晚上。剖检见肝包膜下有出血点或血泡,严重时肝破裂,腹腔内充满血水或凝血块。少数耐过的病例,则冠苍白、萎缩、衰竭死亡,剖检见肝表面包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血浆,腹腔内有血水或凝血块。

  28、脂肪肝肾综合征:肝脏苍白、肿胀;肾脏肿大,颜色不一;通常发生与11~32日龄的鸡;病鸡突然出现嗜睡和出现麻痹,几小时内死亡。

  29、生物素缺乏: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肾综合征。

  30、痛风:高钙或高蛋白日粮以及中毒等原因诱发的一种疾病。特征是在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粉笔灰样物质。

  31、腹水:肝硬化,腹腔内有枯黄色液体,有时在液体中漂浮着纤维蛋白。主要发生于肉鸡。

  32、胆碱缺乏:胆碱缺乏会出现脂肪肝。

  33、泛酸缺乏:肝肿大,呈暗黄色或污秽黄色,所产种蛋孵化后期死胚增多。

  34、维生素A缺乏: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粉笔灰样物质。原因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使得肾小管上皮组织脱落,妨碍了尿酸的正常排出。

  35、维生素B2缺乏:肝脏肿大,脂肪变性,雏鸡缺乏维生素B2表现特异性卷趾,飞节触地。

  36、热应激:因热应激、猛烈追逐、公鸡间格斗及机械性损伤引起,仅个别发病,死亡极快。剖检时可见腹腔内有大量凝血块。肝组织有新鲜裂创。其他脏器未发现异常。

  37、黄曲霉菌素中毒:急性中毒时肝脏肿大,色泽苍白。慢性中毒时,肝常硬化, 有白色针尖状或结节状病灶,质硬。

  38、痢特灵中毒:肝肿大、出血,心脏有点状出血。消化道内有黄色内容物。病鸡初期精神萎顿,后期兴奋、运动失调、两腿抽搐、倒地转圈、无目的飞跑。

  39、喹乙醇中毒:肝重度黄染。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肾脏肿大呈紫黑色并有大量出血点。

  40、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由于肝脏中的血红蛋白变位变性血红蛋白,使肝脏变成了樱桃红色。通过病史调查和现场观察容易诊断。

  41、磺胺类药物中毒:肝肿大,出血。脾出血坏死,骨髓黄染,腿肌、胸肌有出血。蛋鸡产软壳蛋和薄壳蛋,产蛋率明显下降。

  42、感冒通中毒: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粉笔灰样物质。有饲喂感冒通药片或双氯灭痛药片的病史。

  43、有机磷中毒:肝肾肿大、质脆,呈脂肪变性。胃内容物有大蒜味,胃肠粘膜出血,流涎,呼吸困难,后期昏迷。

  44、硫酸铜中毒:肝肾严重变性,表面有灰白色或黄色斑点。嗉囊和食道下部粘膜为凝固性坏死。肠道粘膜覆盖有绿色或白色假膜。

  45、棉籽饼中毒:肝、肾和横纹肌变性、坏死。食欲和体重下降,两腿无力。母鸡产蛋小,蛋黄膜增厚,蛋黄呈茶色至深绿色,不易调碎调匀;煮熟后的蛋黄坚韧有弹性,俗称“硬黄蛋”;蛋白呈粉红色,孵化率降低。根据饲喂棉籽饼粕的病史,结合相应的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菜籽饼中毒:肝肿大,肾点状出血,肺气肿、水肿,心内、外膜均有点状出血。胃内有菜籽饼渣和血凝块。血液呈油漆状,凝固不良。根据饲喂菜籽饼的发病史、胃肠炎及血尿等临床特征可以作出诊断。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误区

  我们知道法氏囊是禽类的中枢免疫器官之一,其解剖位置在泄殖腔之上,肾脏之下,其血管床分布有肾脏动静脉、泄殖腔动静脉血管床和腹腔下部血管床。法氏囊红肿的病理变化,不单是法氏囊病毒感染所致,如果解剖分析不细致而定位是法氏囊病,就会错把法氏囊病理变化当作法氏囊病,造成诊断上的失误;另外,还有一种普遍性的诊断误区,就是一见腿肌出血就诊断为法氏囊病,不是打抗体,就是上干扰素。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造成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的肾肿,脾肿,泄殖腔肿都属于传遍性病理变化,法氏囊病首先的病灶在法氏囊,继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由于法氏囊为一个中枢免疫器官,因此在出现法氏囊红肿时就要细致分析其是原发还是继发引起,这一点是剖检诊断法氏囊病的首要原则。

  其二,腿肌出血的病理实质是来自于第一肾豆和第二肾豆之间的股主静脉肿胀出血造成的。很多的疾病,如肾传支早期,禽流感后期也会出现腿肌出血的现象,总之不论何种疾病,只要出现肾肿都可能会出现腿肌出血的病理现象,不一定都是法氏囊病,这需要临床兽医仔细鉴别诊断,方可定论。

  以上两点是法氏囊病临床剖检诊断的两大原则,懂得这两大原则,法氏囊病的诊断失误率将会大大降低,否则就会一直在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误区中徘徊,给广大养殖户造成损失,因此,只有以正确的诊断为基础,才会真正走出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误区。

  鉴别与治疗原则

  1、肾源性腿肌出血症的治疗原则

  以清热凉血药为主,佐以利尿泻火药,并仔细鉴别原发病在何处,配合其用药。

  主方为:清热凉血+利尿泻火

  2、脾源性腿肌出血症的治疗原则

  清热健脾,利尿排毒为主,(脾脏与法氏囊都是淋巴器官,法氏囊病在中医隶属脾脏而治。)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0 收起 理由
高辉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品蛋鸡开产前必须做的几项

  1、用一次高质量的抗菌药,预防常规的常见疾病。

  2、用高效的球虫药治疗潜在的慢性小肠球虫。

  3、用丙硫本米唑或吡喹酮预防性治疗一次绦虫。

  4、补充质量可靠的多种维生素。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鸡养殖适宜的补钙数量、时间与方法

  随着养鸡生产技术的日益普及,矿物元素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产蛋鸡最易缺乏的钙磷等元素的补充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养鸡生产中如何补钙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一、雏鸡和育成鸡的饲料含钙量及过多过少的危害

  1、雏鸡和育成鸡饲料中适宜的含钙量为0.6%-0.9%,最多不要超过1.0%,就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雏鸡、育成鸡需钙量较少,添加钙主要用于鸡的骨骼生长。

  2、如果雏鸡和育成鸡饲料中钙质不足时,就会导致鸡群生长迟缓、骨骼发育不良,轻者骨脆易折、变形弯曲,形成软骨症;重者可发展成佝偻病,其临床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症相似。如果饲料中钙含量过多,则容易造成钙盐在肾脏中的沉积,危害肾脏的正常发育,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阻碍尿酸的排出,引起鸡的痛风病。

  二、蛋鸡开产前的适宜补钙时间及补钙过早过晚的危害

  1、蛋鸡开产前适宜的补钙时间一般为开产前2周,蛋鸡约在18周龄,肉种鸡一般在22周龄开始,这时就可以直接改用产蛋鸡饲料,或在雏鸡、青年鸡饲料的基础上,按每只鸡每天供给贝壳粉或碳酸钙碎粒10-15克的数量拌入饲料中让鸡自由采食。

  2、开产前补钙时间不能过早。开产前蛋鸡对钙需要量较少,补钙过早一是不利于钙质在鸡骨骼中的沉积,二是影响产蛋时鸡对钙质的吸收利用。因为饲料中含钙过多,就相应地降低了鸡骨骼沉积钙的能力。

  3、补钙过晚直接影响蛋鸡体况和产蛋量。蛋鸡产蛋期对钙的需要量比育雏、育成期高3-4倍,如产蛋鸡开产后再补钙,蛋鸡为满足产蛋对钙的需要,就会动员骨骼中的钙质参与蛋壳合成,时间一长,就会使蛋鸡的钙缺乏,导致软骨症、佝偻病和瘫痪等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产蛋量。

  三、蛋鸡适宜的补钙量及有利的摄取时间

  1、产蛋第一期的青年蛋鸡(22-40周龄),预计钙的有效利用率为60%的话,为满足蛋壳形成对钙的需要量,当鸡群产蛋率为70%,每日每只鸡平均对钙需要量至少为2.6克,当鸡群产蛋率分别达到80%、90%、100%时,每日每只鸡平均对钙的需要量分别为2.7克、3.0克、3.3克。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具体情况,例如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5%时,鸡群中大多数鸡的实际产蛋率为100%,因此,按产蛋率100%的水平给予足够的钙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每只鸡每天给予3.3克钙,是产蛋第一期的产蛋鸡钙的必要量。

  2、产蛋鸡40周龄后应增加饲料中的钙量。产蛋鸡40周龄后,蛋重增大了,每个蛋的含钙量达到2.2克左右,并且此时产蛋鸡群中的大多数鸡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产蛋率,所以40周龄以后的鸡,每只每天钙的给量一般推荐为3.8-4.0克。

  3、饲料中的含钙量应随采食量变化而变化。如夏季天气炎热,鸡的采食量减少,应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同时,应注意钙磷比例,维生素D的补充,可在饲料中加入骨粉、维生素A、D3粉和浓鱼肝油等。

  4、对产蛋鸡有利的补钙时间。钙的摄取时间与蛋壳的形成效果有关,钙的摄取最重要的时间是下午,因为蛋壳是在下午开始完成的,午后给予的钙,不需经过骨骼而直接沉积成蛋壳,因此,应在下午把大粒的碳酸钙给产蛋鸡自由采食,为满足蛋壳形成所需要的钙质,可在夜间再补给一部分,这是被若干试验证实了的成功的作法。

  四、适宜的钙源饲料


  适宜的钙源饲料较多,在生产中一般用石粉、贝壳粉和蛋壳粉等。

  1、石粉。即石灰石粉,天然碳酸钙。一般含纯钙38%左右,是补充钙质最廉价矿物饲料,其它较纯的商品碳酸钙、白垩土和旧石灰也有与石粉相同的作用。

  2、贝壳粉。用贝壳粉作为钙源饲料,应注意优先使用海滨多年堆积的贝壳,因为经长时间堆积,其中附带的有机质已经消失,杂菌较少;新鲜贝壳应注意消毒,因为蛋白质的腐败、附着的细菌、病毒较多,不经消毒往往会给鸡造成疾病。一般贝壳粉含碳酸钙96.4%左右,折合钙38.6%。

  3、蛋壳粉。蛋壳经烘干后制成蛋壳粉作为钙源饲料,其中会含有一些有机质,一般含粗蛋白可达12.4%、含钙24.5%-26.5%。使用时也应注意防止蛋壳污染。
发表于 2007-11-11 2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总结性交流经验,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7-11-11 2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纳得很好,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发表于 2007-11-13 1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
好资料!
顺便问一下沙门氏菌引起的肝脏坏死是脂肪变性吗?
发表于 2007-11-15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啊
好资料
发表于 2007-11-16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收藏!!!!!!!!!!!!!!!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15: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