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试样完全消化
一定要将试样全部置于凯氏烧瓶底部。若有试样粘附于瓶颈,需用少量蒸馏水将其冲于底部。否则,试样未被全部消化,测定结果将会偏低。
2 火力大小适当
刚开始消煮时,火力一定要小。若火力太猛,消煮液可能会从烧瓶中溢出,导致实验失败,并可能造成危险。另外若有碳化后的颗粒粘附于瓶壁,需用蒸馏水将其冲到消煮液
中充分消煮。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低。
3 催化剂用量要适当
消煮时加人混合催化剂的量要适当。若太少,可能会使反应速度降低,试样消化不完全,测定结果将会偏低。若太多,在把消煮液转人至容量瓶定容、冷却后,容易形成硫酸钾
等盐类结晶,使蒸馏时吸取的试样分解液体积和试样分解液总体积的比例不准确,将会对测定结果造成较大误差。
4 消煮液转移完全
,要用少量蒸馏水
将试样消煮液转人至100 ml容量瓶时测定结果将会偏多次洗涤烧瓶(即少量多次原则)。否则,低。
5 稀释液冷却到室温
由于稀释浓硫酸要放热,在稀释消煮液定容时,一定要使稀释液冷却到室温。否则,吸取到移液管中的试样分解液的曝度会迅速降低,体积缩小,从而使吸取的试样分解液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将会偏高。
6 反应室充分冷却
由于反应室温度很高,在反应室没有充分冷却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的加人消化液的蒸馏实验,同时,加人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反应也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产生暴沸;这样,可能会使反应液冲入冷凝管,造成实验失败。另外,由于温度很高,反应过于激烈,就没有一个从蓝色(硫酸铜)一绿色(氢氧化铜)斗褐色(氧化铜)的颜色变化过程,反应液直接变成褐色,有部分氨气会在反应时逸出,测定结果将会偏低。所以,在进行下一次蒸馏前,一定要用冷水或湿布冷却反应室,使之温度降低到不烫手为止。
7 接收瓶预处理
接收瓶通常用洗衣粉洗涤,再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由于洗衣粉不容易彻底冲洗干净,导致接收瓶内壁环境偏于碱性;另外,各地自来水的pH值不同,所用蒸馏水的pH
值有时也会偏离中性。这样,都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偏差。建议把接收瓶经过预处理再使用,处理方法如下:洗干净的接收瓶加入20 ml蒸馏水、两滴混合指示剂;再用0. 02 moV L的盐酸溶液或0. 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刚好由蓝绿色变为灰红色,然后倒掉该液体。再加硼酸吸收液和混合指示剂,继续往下进行。这样,可以减小由于接收瓶本身环境的pH值偏离中性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偏差。
8 空白实验
我们发现用蔗糖代替试样和不加任何代替物去消煮,在滴定吸收液时,所消耗的0. 02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前者要比后者多0. 10 ml。假如称样量为1 g,蒸馏时吸取的试样分解液为10 ml,经计算所得结果就会偏高0.18%。所以,在做空白实验时一定要用蔗糖作为试样的替代物,而且最好要用和试样等量的蔗糖。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