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太阳黑子

如何管理80一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align=center][color=red]80后大学生“举家”求职 父母总冲在最前线[/color][/align]
      11月18日至24日,“全国人才市场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将正式启动,预示着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热潮即将展开。这批成长于“80后”的大学生们,初涉职场,满身青涩。面对千变万化的职场,心疼子女的“80后”一代的父母们站在了最前线,帮助儿女在求职道路上披荆斩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由父母惯着、宠着的求职者求职成功率比较低。专家呼吁,“80后”一代求职,父母可以给予意见,但不可包办,应适当放手。
[table][tr][td][/td][/tr][tr][td][/td][/tr][/table]


  [b]现象:毕业生“双选会”变成“三选会”[/b]

  近年来,在佛山市举行的各类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记者在人头攒动的招聘现场发现,大学生求职者身边多了许多“陪护”。他们就是求职者的家长。

  有的家长甚至在佛山租赁房屋,长期驻扎佛山,帮儿女择业就业。业内人士戏言:如今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会”成了“三向选择会”: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三方洽谈会。

  一位今年刚应聘到佛山一公办中学就职的小谢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她从湖南前往佛山求职,妈妈也跟随而至。“妈妈在这里陪了我两个月,这份工作最后是妈妈帮我挑的。”

  [b]个案一:母亲三登职场儿子从未露面[/b]

  近日,一个年迈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佛山市一家劳动力人才市场上。“这个母亲来过不下三次了,每次都来咨询有什么岗位适合她儿子做。”该人才市场工作人员林先生告诉记者,每次,这位母亲都会详细记录人才市场收集的许多职位,“她说,是拿回去给儿子参考。”

  “这位母亲前前后后来了好几次,但是我们始终都没有见到她儿子。”林先生感到十分奇怪,儿子找工作,儿子不急母亲急。“我后来问过这位母亲,她说,儿子不愿意出来找工作,总是让她把招聘信息抄回去,然后再自己挑。结果,至今一家都没有挑上。”

  林先生认为,像这样万事由父母代劳的求职者,将来肯定难以在职场中立足。

  [b]个案二:老父当司机全程陪儿子求职[/b]

  在佛山禅城做个体生意的陈先生,近日放下自己的工作,当起了儿子的专职司机。陈先生的儿子明年将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为了能找到好工作,儿子早早地来到佛山寻求见习机会。“儿子到处找工作太辛苦了,我开车送他,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帮他把把关。”陈先生说。

  陈先生的儿子学的是陶瓷技术专业,陶瓷企业在招聘时,几乎都提出要让陈先生的儿子先到车间干起。陈先生一听到儿子要下车间,马上就回绝了,“车间温度又高、粉尘重,儿子怎么吃得消啊。”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儿子能找份研究员或者分析员的工作,不仅待遇高,而且不受累。

  [b]企业:依赖性太强的毕业生不好用[/b]

  “这些大学生,太娇生惯养,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在佛山车城一带工作的罗先生,今年春节后代表公司招聘了一名大学毕业生。

  “这个学生,到我公司来报到时,父母亲自开车送过来的。他们父母还一再交代,要多照顾他们的孩子。”罗先生说,当时他心里就犯了嘀咕:“这样的员工,可能不好用。”

  大半年相处下来,罗先生直后悔当初用了这个“小公主”:“工作了大半年,遇到事自己拿不了主意,事事都要让领导出面解决。工作上依赖性太强。”罗先生告诉记者,这名员工至今还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有时候下雨了,她的父母就开车接送她上下班。怎么看她,还是个学生。”最近,罗先生已经打算辞退这名员工。

  [b]专家:家长不可包办孩子就业[/b]

  佛山市人才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部部长林勇民认为,就初出大学校园的80后毕业生而言,家庭将对毕业生的职业导向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家长不能左右孩子的就业,更不能包办就业。”林勇民指出,家长太过于保护孩子,只能阻碍毕业生在职场中的成长。林勇民说,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职业规划,家长可给予一定意见,但是不可包办子女就业。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align=center]   [color=red]80年代个性张扬的背后[/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color] [/align][align=center][color=blue]来源于[/color][url=http://xiaonei.chinaren.com/blog/zhuna19831225/15460553][color=blue]http://xiaonei.chinaren.com/blog/zhuna19831225/15460553[/color][/url][/align]
[color=black][size=6][font=黑体]80年代的人有着张扬的个性,孤独的内心,脆弱的心灵。并不是想所有人看到的那样,80年代活着潇洒,张扬自己,自私自利,骄傲自大。个性张扬的80年代背后隐藏着什么呢?[/font]
[font=黑体]独生子的他们从小就缺少兄弟姐们间的情谊,使得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关心他人,学会谦让,甚至照顾自己都成问题。这不是他们的错,是社会的错,是家庭的错。由于出生在80年代,父母吃苦较多不希望孩子也受苦,因此都宠爱有佳。可是长在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80年代的心理承压能力相当的差,他们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每当遇到困难,他们第一反应是逃避。他们害怕伤害自己、伤害别人。[/font][/size]
[font=黑体][size=6]初入社会的他们,不知道社会险恶,曾经都抱着善良、纯洁的心灵去接受社会,可是社会给予他们的是无情的打击、邪恶的欺骗,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这使得他们只愿躲在自己的空间里,不愿意与人交流,害怕受到伤害。[/size][/font]
[font=黑体][size=6]为了自保他们才变得个性张扬、自私自利。他们被“害”怕了,是真的怕了。恐惧社会的黑暗,更加恐惧人心的冷血。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打算,80年代最初是谦虚、为他人打算,可是这使得他们很受伤,不但没有得到感谢的话,反而得到冷嘲热讽、居心叵测、甚至是别人把他们当成了傻瓜、笑柄。是社会教会了80年代要个性张扬、自私自利。[/size][/font]
[font=黑体][size=6]80年代个性的形成是社会及家庭原因造成的,从小缺乏有利的引导和科学的教育,长大后又被复杂的社会无情的摧残。什么时候社会才会真正的教会人类“健康”成长?[/size][/font][/color]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color=#3366ff]“80后”是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80后”有2亿人左右,其中多数生长在农村。对“80后”的一个最普遍的评价是———毁掉的一代。[/color]
[align=left][color=#3366ff]    在“80前”眼里,“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认自己确实如此的“80后”分别有28.7%、22.4%和28.1%。[/color][/align][align=left][color=#3366ff][/color] [/align][align=left][b]来源:中国青年报---------“80后”——请别误读这2亿青年[/b][/align][align=left][b]详细文章见:[url]http://campus.chinaren.com/20070119/n247713400.shtml[/url][/b][/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b]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b]

[align=center][b][color=red]谁说我们没社会责任感[/color][/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color][/b] [/align]  “对于国家,对于三农,我们都很关心,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这能说我们没社会责任感吗?或许,我们只是采用了同上一代大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观点,来自人文学院2005级新闻的江同学并不认同。作为志愿者发言代表,江同学说:“虽然现在一些大学生专业素质低,抗挫折能力差,但与此同时,我们充满活力,思想开放,并且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今天有这么多198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这个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了解,报名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但也不乏江同学这样的城里孩子。在她看来,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能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并接受农村发展的新政策,所以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来自迁安市郊区农村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她很了解农民的疾苦,这次报名参加这一活动,是因为这个调查涉及很多自己平时关心的问题,如农民收入情况,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情况。
  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耿彦君表示,对于“80后”大学生,不能拿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有自己的群体特点,热情却不乏理性,思维开阔却也能脚踏实地。相比上一代人,他们更愿意接触社会,也有强烈的展示自我的意愿,他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成长,实践能力弱,但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align=left][color=red]只有80s人才能救中国[/color]
首先 从出身来讲
   80s人出生上世纪末 没吃过很多苦 也没经历多少磨难 于是那些大过我们的人颇为不满 认为没有吃苦精神 没有恒心和毅力 我瞬间救觉得此人愚昧到了极点 没吃过苦 这是社会的原因 它不能作为判断性格的原因 历史总在发展 莫非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之栋梁?
   让我们将眼光放远些 再远些 从古至今 大凡历史上有作为的人 均非出自社会的底层 只要具备了革新的精神 目的就指向胜利的光明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关键在于领导者 那个比喻怎么说来着——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 羊也变成了狮子 今天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现代社会 政府成员多出自上层社会 西方列强一直处于强势状态跟其所拥有的出身有着深层的关系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欺负是他们天生的特征 中国的未来 一定要摆脱这一心理 对待列强 80s年人 虽未直接经受改造社会的基本的劳动 但深受父辈的影响 对祖国的遭遇甚是痛心 我们具备此种决斗的心理
  
   其次 从教育来讲
   80s人受过的教育是空前的 这不仅表现的数量上(每年400万) 也表现在质量上 不但表现在学校教育上 也表现在非学校教育上 80s人在现今的各个领域都在实现着突破 韩寒 朗朗 姚明 刘翔 丁俊辉 更不要说媒体娱乐界的数量之庞大 80s人 出国者数量空前 中国的企业在此间走出国门的数量空前 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 80s人更多的走出去 将是未来国家竞争的重要力量 他们心在中国
   看到你们70年代人面对电脑束手无策的样子我就想笑 但我忍住了 我觉得在你们的年代同样是伟大的 只是 年代不同了 现在 是80s人的天下了 别看我们玩游戏那么厉害 等到黑客来袭 我们能瞬间组成红客联盟予以反击
  
   再次 从经济基础上看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是世界上比较权威的评判之一。IMD最新公布的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显示,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经济竞争力从上年排名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中国的经济规模当在4万亿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二,按年率8%增长,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估计2025-203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将与美国持平。
   不可否认 时代在告诉 80s人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 一个国家能否强大 还在于经济实力 2025年—2030年 经济实力将决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80s人将在世界上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嘿嘿 我有时候在夜里会笑醒 谁让俺是80s人呢
  
   最后 从舆论和趋势上看
   80s后更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 接触各种媒体 接触不同国家的人 走在不同的城市 说着不同的语言 阳光照耀下 我们始终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05年反日大游行 深圳是最激烈的城市 作为80s人一员 我头戴小泉必死的布带的时候 70s人呢?60s人呢?
   未来的竞争 将是民族性的竞争 韩国和日本 弹丸之地 在依靠美国支持之外 更重要的是团结 有着极强的民族性 其实他们是惧怕中国的 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 一旦中国的领导者有了民族性意识 他们就玩完了 80s人中有哈日的 也有哈韩的 但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 才让更多的80s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根在中国 可以说 80s人具备极强的民族性 这比70s人更强烈 因为它跨越两个世纪 70s人相对保守 而80s人已开始行动
  
   行 还是不行 这是个问题 只是 这个问题答案可以提前给出:只有80s人才能救中国
[/align][align=left]来自[url=http://xiaonei.chinaren.com/blog/feiyang396/15009948]http://xiaonei.chinaren.com/blog/feiyang396/15009948[/url][/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align=center][color=red] 为“80后一代”申冤[/color] [/align]
       说起80后一代,人们大多会想到独生子女;而想到独生子女,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印象大多是娇生惯养。80后的一代,一直是在社会各界舆论的压力下成长起来的。说远点,当80后一代还处还在孩子的时候,大多被人们认为是家里不乖的孩子,或是娇气,或是叛逆;说近点,现今高校就业,基本是80后一代,而当今大学生也一直被社会所批评。80后一代,到底怎么了?难道真的那么“没用”? 80后一代,是中国新世纪的希望,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军队。 当80后一代还是娃娃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全国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各种新来的事物在中国大地上漫天遍野式的出现。这对80后一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80后有一个新的时代,他们是中国的新一代,是与众不同的一代。 现在让我们看看当今社会的50后、60后和70后,会发现他们没什么不同,特别是50后和60后几乎就一个样。80后呢,则是明显的独特。而70后,更趋向于50后、60后与80后的一种过度。 然而,除改革开放外,还有一个对80后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政策,那就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影响了80后一代在家庭中的角色和环境,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到了信息技术在中国掀起的时候,又大大的推动了80后一代的不同。可以说,信息技术是拉大80后与50后、60后距离的催化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第一财经》有一期的一个节目中,一个60后的老总说他工作学习的时候不能听音乐,也不能同做一些其他杂事,而80后的年轻人,则可以在电脑前边工作边学习,还把音箱开得大大的响亮。 当50后、60后看到80后性格这么“怪异”的时候,于是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批评,最后形成了一层舆论的阴霾。可是,换个角度想想,80后现在形成的特点也不一定是坏事。要知道,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而这样的人,正是适合这样的社会的人。何况,80后一代的“坏”的形成,是谁的错?谁的责任最大?我想也不是80后他们吧? 80后的不同,推而广之,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现在来看,80后应该说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程度的函数是个以时间为变量的增函数。
[b]首先,80后一代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最先进的知识。[/b] 本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有很大缺陷,但还是培养了不少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虽然漏洞重重,但还是有一定的成功。而这些成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80后。无论是从学习内容的质上,还是从学习人数的比例,都是50后60后不能比的。特别是当信息技术在中国推进的时候,80后一带更是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 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代表80后不如50后60后他们青年的时候,也并不代表80后的大学生长远的成功。当今高校就业问题,是社会多种因素引起的。
[b]其次,80后一代积极向上,不甘于现状,富有创新精神。[/b] 80后一代,是在中国社会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就在客观上培养了他们一种创新的精神。而不断变化的社会,也客观上培养了一代积极进取,不甘于现状的人。在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你看你讲变化讲国家改革,几乎就是一个脏字,他们害怕。因为一改就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但中国人讲,特别是80后的一代会说,改才有希望。大家看现在的中国,现在的活力就来自这些青年人。他们不安于现状,今天你们给他一个机会,他们觉得不满意,那他跳槽了,他跳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你看,[url=http://www.iask.com/n?k=%D6%D0%B9%FA%BE%AD%BC%C3][color=#000000]中国经济[/color][/url]发展这么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他们能奋斗起来。对于一批敢于创新的人起来奋斗,这个社会能不发展吗?
[b]第三、崇尚自由,有自己的主见,比以往的中国人更注重个性。[/b] 中国向来是比较注重共性比较偏重与集体的民族。但是,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进入,使得中国人越来越注重个性,特别是80后的这一代人。如果你不觉得,那请你去看看娱乐圈就知道了。个性的最大众化的表现,在于时尚;而中国时尚的前沿,焦点在年轻一代。 一个文明的社会,是一个注重共性也讲求个性的社会。这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中国要现代化,要进入文明的民主的社会,离不开个性观念。这种崇尚自由观念实际上已经升华为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已经上升到一种社会文化的层面。而这个平衡点的建立,请观望80后一代的表现。
[b]第四、80后一代非常注重自我的提升,也很会使自己得到进步。[/b] 这主要是一种学习的精神和能力。现代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个人的学习精神和能力,代表了这个人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学习精神和能力,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未来。而一代人的学习精神和能力,则代表了这一个时代。虽然80后很多在校园里不是个好学生?但中国人的好学生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分数。而分数又能代表什么?他们不认真学习是因为诱惑太多,没有方向,不会选择,没有遇到大的压力,没有认识到真的要去学。但是,他们有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至少是有潜力。 80后一代年龄最大的到现在大概是27周岁,他们正在进入社会的主流。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里,中国这个社会将是80后一代的世界。虽然他们有一些缺点,但是相信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步的完善自己,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他们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来自[url=http://club.chinaren.com/62/112275148]http://club.chinaren.com/62/112275148[/url]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

[b]给大家提供参考的视角[/b]

[b][color=red]80后的101个特征[/color][/b]
       1.打折卡比银行卡多
  银行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赚钱,打折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玩钱,我们的生活不要结果,只要玩。

  2.不用皮革钱包,只用帆布钱包
  皮革钱包就意味着很久才换一个,意味着颜色晦暗单一,意味着钱包比里面的钱还贵,意味着不能随着心情换用。

  3.服装店老板会发短信告诉你新货信息
  谁还去百货公司、Mall、大卖场买衣服?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服装取向,自己所钟爱的服装小店。

  4.长期喝一个品牌的饮料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碧悠酸奶、午后红茶、胡萝卜汁,什么都好,选准一个,一直喝下去,直到看见这款饮料就想起你。

  5.有一辆很少骑但很贵的单车
  小轮、可折叠,Hasan、Airwalk或者大衡都行,只用于在办公室里骑,最多晚饭后在街道上骑500米去买蛋糕。

  6.至少拥有一个双肩背包
  不装东西,只为了背着。

  7.为接到正装出席的请柬而苦恼
  没有西装,即使有,也往往只挂在衣柜里占地方,最正的衣服是长袖T shirt。

  8.可以没有电视机,但一定要有微波炉
  电视基本不看,但微波炉除了解决吃的问题,还有神奇用途:冬天洗热水脸,湿毛巾“叮”一分钟,搞定。

  9.如果戴眼镜,一定是扁平黑框的
  早就不是金丝眼镜的天下了。黑胶框眼镜不仅可以是近视,也可以是平光,甚至没有镜片只戴框。

  10.永远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
  发型不是身份,不是装饰,是娱乐。娱乐,就没有够,不满意就改,改了还是不满意。

  11.对日.本菜,要么非常喜欢,要么非常讨厌
  喜欢和讨厌都可以出自同一个理由:清淡、漂亮、仪式感、哈.日;或者没有理由,就是喜欢,就是讨厌,没有中间派。

  12.在任何表面上都可以睡着,除了床
  地铁和电影院容易睡着,沙发和办公桌经常睡着,开会和写报告肯定睡着,但上床之后总会跳起来打游戏、看碟。

  13.所有电器都不看说明书
  写说明书的人都是白痴,看说明书的人比写说明书的人更白痴。

  14.生日礼物一定有安.全套
  性不是性,是娱乐,是玩笑,是揶揄。收到安全.套,却并不急不可耐地用出去。

  15.不喝红酒
  除了味道酸,还有气质酸,所以我们不选红酒,宁肯喝伏特加,红星小二也是不错的选择。

  16.去24小时便利店的时候比超级市场多
  我们经常晚上出来买东西,超级市场在哪里?

  17.经常骂宜家,经常去宜家
  宜家有太多理由让我们不爽,但那里东西的颜色和形状总是深得我心。

  18.尽量使用自助办理业务
  不想排队,不想被人叫号,不想浪费时间,不想隔着玻璃扯嗓子说话,不想看人的嘴脸。

  19.饿了就吃,饿了才吃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不管饿不饿都准点吃饭是可耻的,基本上只有下午茶是准时的。

  20.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学
  称呼断层的一代,只有同学才能有效地拉近陌生人的距离,进可攻退可守。

  21.路过有镜面反射的地方一定会关注一下自己的容貌
  容貌不仅仅给别人看的,也要让自己愉悦,注意,这不是自恋,这是素质。

  22.至少两周才打扫一次卫生
  让环境卫生积累到足够创造一次成就感的时候才打扫,别让乐趣变成琐事。

  23.喜欢玩小孩但不喜欢生小孩
  想想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想想自己还没有长大,就知道自己负不起那个责任。

  24.不屑时尚杂志,只看潮流杂志
  你们看ELLE、VOGUE去吧,我们看Milk、1626、Coldtea。

  25.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儿去了
  其实没买什么、其实没吃什么,但钱就是不见了。

  26.可能有两个手机,但没有一个座机
  座机有什么用?不要告诉我你拨号上网。

  27.关我鸟事
  谁能告诉我王菲生小孩的照片为什么可以卖到5万块一张?

  28.只去药店,不去医院
  我的身体我知道,去医院太麻烦。

  29.最恨被人夸奖成熟
  你把谁当小孩呢?

  30.痛恨人际关系
  最好大家都在家工作,去办公室只是为了打乒乓球、打游戏机、聊八卦和约饭局。

  31.不喜欢西藏、丽江,但喜欢香港
  别玩什么情调,假装自己很诗意,别来辞职、自省、皈依那一套。

  32.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只不过和你们时差几小时而已。

  33.不喜欢喝酒,但每喝必醉
  不然喝酒干嘛?补充体液?

  34.不敬酒,不敬烟
  爱喝就喝,想抽就拿,别搞得大义凛然的。

  35.拥有一种奇怪的固执
  不吃有脸的东西,只穿白袜子,不带瓶装矿泉水不出门,看着鱼缸就发呆,总有一样让你莫名其妙地坚持下去。

  36.熟人面前是话痨,生人面前一言不发
  不是不爱说话,而是跟你没什么话可讲。

  37.经常故意使用方言
  就是好玩。当下流行顺序依次为陕西话、天津话、上海话、东北话。

  38.不洗脚,只洗澡
  每天洗两次以上澡还用洗脚吗?

  39.每天都有理由开派对,除了结婚
  派对是为了玩,但结婚不好玩,所以尽量不要婚礼,绝不要春晚式的婚礼。

  40.认为幽默感是做人的根本
  至少也要会讲冷笑话吧。

  41.为了不熬夜,不如就通宵
  要么今早早点睡,要么今晚早点睡,既然已经熬了,就干脆熬通。

  42.五一、十一绝不出游
  与其人挤人,不如在家看碟。

  43.业余爱好中必有一项是睡觉
  我们不困,我们就是想睡。

  44.喜欢看选秀,喜欢参加选秀
  总觉得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秀得好。

  45.出游永远不给自己拍照
  宁肯拍老乡家的狗,宁肯拍人家阳台上晾的衣服,宁肯拍自己在地上的影子。

  46.常常玩消失
  有可能是手机坏了,有可能是起床晚了,有可能只是想看看你们有什么反应。

  47.经常发呆
  因为脑子里有太多想法了,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48.随便
  觉得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还行,只要方便简单,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

  49.坚持认为自己不懂爱情
  随时可以爱,喜欢很多人,会为人哭,但不会为人去死。

  50.英语的听说能力大大强于读写能力
  声称自己英语很差,不过基本都能听懂英语电影对白。

  51.认为世界就是由破事组成的
  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社会就是那么回事。

  52.越吊的人就越不吊他
  这世界离了谁就不转了啊,谁都别把自己当回事。

  53.鄙视娱乐报纸,但要上娱乐网站
  有朴素的道德观,有朴素的窥私欲。

  54.找异性同事陪伴去买内衣
  内衣不是隐私,陪异性买内衣不是性.骚扰,是乐趣。

  55. 对人的最坏评价是闷
  闷是一种抽象标准,话痨也会闷,关键看话有没有营养。

  56.对人的最好评价是闷骚
  压抑与释放的完美结合,没比这更好了。

  57.经常觉得自己老了
  新血总是一夜长大,而自己还没确定要做什么。

  58.两分钟通常这样安排:前一分钟是崇拜,后一分钟变成藐视,或者相反
  永远没有固定的标准,偶像可以因为一句话立刻变成呕像。

  59.永远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
  一个人的世界观,独生子女的人际网,小心翼翼的孤独和自我保护。

  60.不和30岁以上的人做朋友,但可以做恋人
  完全无法和老年人沟通,却容易被老年人的成熟阅历、博大知识而击溃。

  61.喜欢酷的女生,或者漂亮的男生
  女生装处和男生装酷不仅不时尚,而且是智力有问题。

  62.喜欢八卦别人,但对别人的任何取向都不惊讶
  八卦是娱乐,又不是战争,谁都有自己的小乐趣。

  63.写博,但绝不呕心沥血
  写博写成论文,还不如下来写论文,博客不好玩不如去死。

  64.不看500字以上的帖子
  现在已经不是逻辑的天下,对此,我们只能飘过。

  65.网友成为朋友,朋友成为网友
  因为意气相投而成为朋友,因为兴趣渐少而只能发表情符号,还用得着讨论网络的利弊吗。

  66.MSN名字一天至少换一次
  只用真名做MSN名字开头的人,显然不了解心情变化的乐趣。

  67.不问问题,只查Google
  给我一分钟,我就和你知道的一样多。

  68.熟知每家K房的歌曲
  关键是日.韩歌曲、港台新歌在城市中的分布地图。

  69.发花痴
  不惮于用最猛烈的言行来表达对某人的热爱。

  70.不知道什么电子游戏自己不知道
  从8位机一直玩到PS2,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盲区在哪儿。

  71.每个都是电影迷
  买很多碟,看很多场电影,挑很多电影的很多Bug。

  72.喜欢玩问答游戏
  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最近听什么歌?最崇拜谁?择偶标准?不仅为了给别人看,也为了给自己看。

  73.会画画、喜欢画画或者想学画画
  幻想成为矢泽爱和高木直子的混合体。

  74.有一款喜欢的卡通形象
  青蛙军曹Keroro、暴.力熊Gloomy、熊猫SAM,实在不行就去搜集各种漫画的手办,但千万别是史努比。

  75.可以借书,绝不借碟
  书不还就再买,买不到就算了,碟借了就别想还,买也买不到。

  76.喜欢看广告
  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最爱广告榜、傻.逼广告榜,会为了看漂亮广告放弃电视剧。

  77.热衷于研究星座运势
  只要有生日,就可以说出性格、运势、般配,热恋、失恋时对此深信不疑。

  78.至少有一个曾经是偶像而现在羞于承认的明星
  总觉得自己的梦中情人现在变得很傻帽。

  79.以追看低智的影视作品为乐
  好片子总是无话可说,烂片子才是娱乐源泉,任何东西都是Kuso的对象。

  80.R&R、R&B、Hip-Hop,至少喜欢一个
  不管有没有搞清楚它们的区别,但周杰伦和五月天总还是不错的。

  81.单位和住处距离在步行15分钟以内
  人生短暂,干吗不把路上消耗的时间用来睡觉、化妆、发呆?

  82.要么打车,要么走路,绝不坐公车
  坐公车完全是生存竞赛,没必要这样消耗生命。

  83.用箱子装书,而不是书架
  想看的时候自然可以翻出来,被人夸有文化觉得是被嘲笑。

  84.可以拼出每个字,但不见得能写出来
  要么是因为电脑用多了忘了,要么是因为字写得很难看而不愿写。

  85.可以穿短裤上班
  要求制服上班的单位绝对不去,工作已经很无聊了,不想秀衣服这样唯一的乐趣都丧失掉。

  86. 不停地买笔记本
  从来不在上面写字,就是为了好看的封面和纸张而收集。

  87. 鄙视办公室恋情
  天天面对、同进同出非常可怕,除了证明己人际圈的狭窄没有任何意义。

  88. 任何工作都和电脑有关
  体力劳动不是我们的强项,何况20%的工作时间还要用于玩游戏和聊天。

  89. 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笔
  总是随手抓别人的笔用,每支笔都长得像自己的笔,不管有多少支笔都会消失。

  90.拥有一个以上的MP3
  已经无聊到随时随地需要音乐的程度了。

  91.不买iPod
  因为太大,因为花色太少,因为人人都有。

  92.用动感地带
  因为有套餐,不管有没有省钱;因为可以网上办理业务,不管有没有登陆过。

  93.很少打电话,经常发短信
  不想用声音沟通,只想用文字沟通,哪怕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94.键盘都磨损得很快,无论手机还是电脑
  要么不停地敲、要么不停地按,这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

  95.手机是用来自拍的
  喜欢各个场景、各个色调、各个角度、各个部位的自己,即使被人看到手机里存的隐秘照片也不以为忤,反而心中暗喜。

  96.电脑里一定有聊天工具
  不联网的电脑是可耻的,开电脑一定先登陆聊天工具。

  97.不买品牌电脑
  因为我们随时需要自己增添内存条、换显卡硬盘,也不想暴露自己是电脑盲。

  98.喜欢给电子产品搭配外设
  产品本身并不值得骄傲,所搭配的外设才是自己的烙印。

  99.彩铃两周一换
  随时提醒别人,自己心情的起伏、口味在发生转移、又发现了新玩意,我有什么变化你有义务知道。

  100.我就喜欢
  我就喜欢,你管得着吗


来自[url=http://www.80hoo.com/dispbbs.asp?boardID=8&ID=1498&page=1]http://www.80hoo.com/dispbbs.asp?boardID=8&ID=1498&page=1[/url]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lairen: :lairen: 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的资料,只是想让大家都能够关注这个问题.这也应该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
发表于 2007-11-17 0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i]wangxw[/i] 于 2007-11-14 12:36 发表 [url=http://www.xumure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7275&ptid=151878]http://www.xumuren.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

自私、没有团队意识、不懂感恩,不顾及别人感受是他们天生的硬伤。这样的特征的人自我管理?有责任心的人才能靠自觉,否则,企业连怎么死的都不明白就死翘翘了! [/quote]




这种评价太片面和武断了。。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都这样子教育年轻一代。说得难听一点,中国在50年后就会亡国!

人的性格都不是错的,错的是环境。。是正确的性格应用在错误的环境中罢了!

但是一棒子扼杀,创造从何谈起?一味的按步就班,是没有出路的。。

一已之欲,勿施于人。。

80后的朋友,我们有理由爱自己和相信自己。。

当然,我们自豪,但不骄傲。。。

谢谢!
发表于 2007-11-17 15: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实  没有必要讨论过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04: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