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6|回复: 3

早期断奶仔猪配合饲料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7 15: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集的文章,与大家共享!
1.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1.1仔猪饲料消化吸收不良
  仔猪消化吸收不良与仔猪营养消化生理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仔猪乳糖酶的活性在出生后2~3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很快下降。相反,淀汾酶以及消化谷物中其它化合物的有关酶的活性在出生时很低,在乳糖酶急剧下降时,这些酶活性却逐渐上升。但断奶对仔猪消化酶活性增长趋势有倒退影响。故消化酶活性的下降可能是早期断奶仔猪奶断后1~2周期间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以后随年龄增加。仔猪断奶前,主要能过乳糖发酵产生的乳酸来维持胃内酸度,断奶后由于乳糖的大量降低,导致乳酸的生产下降使胃内的总酸度较低。同时由于饮料中的一些蛋白质及无机阳离子也会与胃酸相结合,最终导致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障碍及仔猪胃肠道病原性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仔猪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由于以上生理消化特点的限制,当仔猪断奶后常不能适应饮饲料同易消化的母乳向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难消化的断奶饲料为主难消化的断奶饲料的转变,同时,由于断奶等应激因素的影响,造成仔猪在断奶后1~2天内拒食、少食,而2~3后,当仔猪饥饿时,又大量进食,短时进食的大量营养物质在仔猪胃肠道内又难以消化,造成消化迟滞。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出现发酵,打破大肠腔内和细胞内物质平衡,并且也让肠道中一些病帮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于是就出现腹泻。
1.2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低仔猪的腹泻程度,可能的原因: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进入仔猪消化道后,发生局部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道的损伤。但是日粮蛋白质本身可能并非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因为还存在着某些蛋白质听致变态反应。陈代文,等、董国忠,等的试验表明,仔猪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从而导致肠道损伤是他猪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他猪断奶后的过敏性腹泻与饲料蛋白质种类有关,其中植物性蛋白质是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陈代文,等用3周龄断奶仔猪研究补料和开食料中不同蛋白原对断奶后的过敏反应和腹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源引起的腹泻最为严重,腹泻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据测定大豆蛋白质中的抗原成分为大豆球蛋白和β-聚球蛋白。
13 病原微生物引起仔猪腹泻的关键是日粮和应激引起的肠道结构变化,而使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有机可乘。
  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有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猪轮状病毒。还有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霍乱沙门氏菌及伤寒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主要细菌及一些球虫。实际上排除饲料卫生环境差的情况,导致仔猪腹泻的直接因素主要是日粮的可消化性及日粮的成分,而病原性微生物导致的腹泻则是继发性的。
2.仔猪料的配制技术
2.1阶段性饲养问题美国Nelssen博土在1986年首先详细提出了三阶段饲养体系。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较大范围地适合断奶仔猪。阶段饲养的饲料组成见表面化。最近科学家对第一阶段做了修正,即用8%~15%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代替脱脂奶粉。生产中可参考表面化配制适合具体条件的饲粮。仔猪阶段饲养法实际上是克服仔猪断奶应激、降低腹泻及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有效措施。三阶段饲养体系的关键是第12阶段不应太长。
1仔猪阶段饲养的饲粮特点


阶段1(断奶—7kg)高浓度养分饲粮
中阶段2(7—11kg)乳清粉、玉米-豆饼饲粮
阶段3(11—23kg)谷实-豆饼饲粮
粗蛋白(%)
20—22
18—20
18
赖氨酸(%)
1.5—1.6
1.25
1.10
添加脂肪(%)
4—6
3—5
乳清粉(%)
15—25
10—20
脱脂奶粉(%)
10—25
鱼粉(%)
0—3
3—5
血浆蛋白粉(%)
3--6
3--4
2
铜(mg/kg)
190—260
190—260
190—260
维生素E(mg/kg)
40
40
40
硒(mg/kg)
0.3
0.3
0.3
  
2.2确定适宜的蛋白质及考虑添加苏氨酸
  目前大部分厂家仔猪料的蛋白质含量偏高。而大量的研究表明,仔猪的腹泻与日粮高蛋白水平有关。Papdopoulos5周龄断奶、体重9.4kg仔猪日粮蛋白水平从22%下降至19%,添加赖AA,结果表明,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P<0.01).仔猪腹泻率下降40%;董国忠等的研究表明,低蛋白(18%17%)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显著降低仔猪奶后腹泻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饲料中适当使用一些鱼粉及奶制品,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综合来看,5~10kg仔猪粗蛋白水平保证在18%~~20%16%~18%较好(南北地域不同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必须充分保证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蛋、苏、色氨酸的供给。仔猪饲料中氨基酸,目前以赖、蛋氨酸的添加为普遍,而苏、色氨酸相对较少。实际上,以玉米/豆粕为主的谷物型猪日粮中添加赖、蛋氨酸后,苏氨酸已成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添加上述四种氨基酸使仔猪日粮氨基酸平衡,使日粮蛋白水平比现在生产中通用的降低2%4%,从而达到改善饲料中氮的利用率,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应该是可行的。丁发源研究表明,通过添另合成苏、色氨酸,低蛋白含量组(18%16%)在试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采食量、腹泻频率方面均比高蛋白组(20%)有所改善。董国忠研究表明,平衡氨基酸使蛋白质水平降低可减少仔猪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但最合理的仔猪料应该是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并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即涉及到猪理想蛋白质的应用。
2.3采用高能值的日粮
  长期以来,已经认识到断奶后7~10天内,限制仔猪采食量可以降低断奶后拉痢的例数和严重程度,可是由于仔猪增强了消化效率,并且减少用于细菌繁殖的底物。另一方面,猪的自由采食量随日粮消化能的增加而线性降低,若采用高能值日粮(如日粮含消化能15MJ/kg)也可起到限饲的作用。配制高能日粮可通过添另脂肪来配制。大量的试验也表明,仔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可改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但日粮加脂效果与脂肪物性有关。仔猪对含8~14个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的脂肪消化率高于含长链脂肪酸的脂肪;不饱和脂肪利用高于饱和脂。一般来讲,仔猪对植物性油脂如椰子油、玉米油、大豆油的种用率比、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要好。随仔猪年龄增长,这种优劣差异逐渐减少。
2. 4适当提高日粮粗纤维的水平
  适当提高日粮粗纤维的水平可以减缓创仔猪断奶后腹泻。陈代文认为,断奶仔猪胃肠蠕动机能弱,为加快排空速度,饲粮中一定的粗纤维是必要的。而愈国乔认为,饲料中有一定量的粗纤维,可降低日粮养分浓度和提高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猪的消化能力平衡,并可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增加大肠杆菌及其毒素的排除,提高粪便成形度,减低腹泻的严重程度。
2.5蛋白质原料选择
  目前绝大部分仔猪料中的豆粕用量均超过20%。而大豆蛋白质中的抗原成分是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的主要原因。解决的方法,一是通过豆粕或饲粮加工来部分降低蛋白中听抗原成分,如通过饲粮膨化、或豆泊或大豆的湿膨化加工、或热乙醇浸提豆粕或大豆等。二是限制大豆产品的用量,一般推荐断奶仔猪日粮中大豆产品的用量以不超过去20%为宜,然后通过添加其它蛋白原料来满足仔猪蛋白质的需要,如在日粮中可适当添加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喷雾干燥血粉、奶粉、鱼粉、面筋粉等。张振斌,等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不仅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还可增强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
2.6生物活性肽原料选择
  蛋白质饲料水解产生的小肽可提高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Mordenti等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少量肽类表明,小肽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及饲料利用率。仔猪对以二肽形式供给的赖氨酸的利用率大于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率。张海凤等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少量血浆蛋白水解物发现,蛋鸡产蛋率、产蛋量和血浆Fe
Zn含量得到了明显地提高。进口肠膜蛋白粉的生产过程中因有水解的工艺存在,故产品富含寡肽,生物利用率高,在缓解幼小动物的断奶应激,降低腹泻额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在生产工艺中添加水解过程,使得其不仅具有原有的功能更增添了寡肽和小肽的含有量,生物利用效价比再次提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1-2 12: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在哪看过。再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7-11-3 23: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杂志上见过这篇文章,不过好文章可以多读几遍.
发表于 2007-11-4 1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感谢楼主辛勤劳动:huahu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4 13: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