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90|回复: 6

新型鱼饲料添加剂——核苷酸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6 1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苷酸是生物体内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它具有调节生物体内能量代谢、参与遗传信息编码、传递细胞信号等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Cosgrove, 1998)。由于动物体内对缺乏的核苷酸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机能失调,所以核苷酸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类非必需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滥用的关注,许多国家都颁布了条例来限制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因此,如何增强水产动物体的免疫力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对核苷酸饲料添加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外源添加的核苷酸对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都有很好的作用。目前核苷酸作为一种半必需营养物质,已应用到食品、医药和饲料等多个领域。
1 核苷酸在鱼类养殖中的作用
1.1 促进鱼类生长与繁殖
    一般在正常成年鱼类中,自身合成的核苷酸能够满足其生长所需。而对于幼鱼来说,体内合成的核苷酸则不足以满足其生长所需,在其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核苷酸能够促进其生长。Borda(2003)研究深海铜盆鱼时发现,在幼鱼的饲料中添加外源的核苷酸,能够加快其细胞复制的速率,促进其快速生长。Ramadan(1991)和Adamek(1996)分别对罗非鱼幼鱼和虹鳟鱼幼鱼进行研究,也发现核苷酸能促进该两种鱼类的生长。此外,核苷酸对鱼类的繁殖也起到一定作用。Gonzalez(2004)在处于产卵期鳕鱼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核苷酸组鳕鱼的鱼卵的存活率比没有添加核苷酸的高30%,且幼鱼的个体比没添加核苷酸的要大。
1.2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传染性病毒的能力
    核苷酸通过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从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Sakai(2001)通过对饲用核苷酸在鲤鱼中的应用发现,外源的核苷酸能增强溶菌酶的活性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Li(2004)报道,饲料中添加核苷酸的石斑鱼,其血液中的氧化因子含量较未添加核苷酸的要高;Low(2003)报道,在比目鱼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从而诱导免疫基因发生变异,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另外,核苷酸也可通过对淋巴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产量的影响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Ramadan(1994)分别在含核苷酸添加剂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的罗非鱼体内注入灭活后的病原体A.hydrophila后,对其体内抗体进行检测,发现饲料中添加核苷酸的罗非鱼体内的抗体要远远高于未添加核苷酸组的;Burrells(2001)报道,在大西洋鲑鱼饲料中添加核苷酸,8周后发现其体内特异性抗体有明显提高;Li(2004)对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和未添加核苷酸的两组石斑鱼体内分别注入经福尔马林灭活过的病原体S. iniae,发现添加了核苷酸组的石斑鱼产生的抗体是未添加核苷酸组的3倍。
    目前,对鱼类体内免疫系统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很难通过生产特异的免疫试剂来阻挡病毒的侵入。但通过添加核苷酸,鱼类能够抵御许多病原体,包括细菌性病原体、滤过性毒素病原体、寄生病原体等。Burrels(2001)以鲑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和未添加核苷酸的两组鱼体内注入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结果发现,53d后,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的鲑鱼死亡率为35.7%,而未添加核苷酸组的鲑鱼的死亡率达48.0%。Leonardi(2003)对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和未添加核苷酸的两组虹鳟鱼分别注入传染性胰腺坏病毒(IPN),60d后,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组的虹鳟鱼全部存活,而未添加核苷酸组的虹鳟鱼则全部死亡。Sakai(2001)以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的鲤鱼为研究对象,在其体内注入0.1ml,浓度为3×107个/ml的病原体A. hydrophila,然后分别在2h、4h、8h、12h检测鲤鱼血液、肾、肝脏中A. hydrophila的浓度。结果发现,12h后,血液、肾、肝脏都未检测出A. hydrophila。Li(2004)报道,将致病菌S.iniae注入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的石斑鱼体内,其死亡率为52.0%;而未添加核苷酸组石斑鱼的死亡率高达83.3%。核苷酸除了能帮助鱼类抵御许多病原体外,还能降低水体中虱子对鱼类机体的侵入。Burrells(2001)把在饲料中添加了核苷酸的鲑鱼和其它未添加核苷酸的鲑鱼混养,结果发现,饲料中未添加核苷酸的鲑鱼有大量虱子滋生,而添加了核苷酸的鲑鱼则少有虱子滋生。
1.3 增强对养殖环境的耐受性
    在水产养殖中添加核苷酸,目前国内外所认同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增强鱼类对养殖环境的耐受性,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水体质量、养殖密度、养殖方式等。国外曾有人提出假设,认为添加核苷酸能够增强鱼类对养殖环境的耐受性,主要是由于核苷酸抑制了鱼类体内甾体激素氢化可的松的释放。Leonardi(2003)则通过实验证明了该假设。实验用添加了核苷酸的饲料饲养虹鳟鱼,90~120d后发现血清中的氢化可的松水平明显下降。Burrells(2001)研究核苷酸添加剂对大西洋鲑鱼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核苷酸的鲑鱼比未添加的有更好的适应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26 10: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核苷酸好像变冷了啊
怎么又热出来了啊
发表于 2007-10-31 15: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冷呀?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不但是在水产中用,所有的家畜,家禽也都可以使用。不但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增加幼体的成活率,还会改善肉质,提高饲料利用率。
发表于 2007-10-31 1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继续讨论吧
发表于 2007-10-31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继续呀
发表于 2007-11-5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一般在正常成年鱼类中,自身合成的核苷酸能够满足其生长所需。)
在成鱼料中有添加的必要吗?不明白。。。。。。?
发表于 2010-11-24 1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好的核苷酸可以替代血浆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00: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