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是所有配合饲料产品加工中必要而且重要的工序。粉碎的目的是使单位质量原料颗粒总表面积增大,从而加大了原料在调制时与水蒸汽充分接触,增强淀粉的糊化效果,便于成品制粒,提高饲料养分在动物体内消化液中的溶解度,便于动物的消化吸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原料的粒度大小对设备的磨损、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和制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粒度差异太大,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就会降低,原料的有效成分在单位容积内的含量就不均衡;粒度大的饲料原料在调制时与水蒸汽的接触面减少,不利于淀粉的糊化;粒度大,也会增加制粒机模辊的磨损,造成饲料成型困难,物耗大,产量降低且饲喂效果不好。因此,防止饲料加工中突然出现的大粒问题非常重要。 现在,一些饲料厂或养殖场饲料加工厂正面临着这种问题,对大粒的出现感到非常头痛。大粒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粉碎机上,下面以SFSP112*30锤片式粉碎机为例就大粒出现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
1、筛片不规则:筛片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当或人为误差,使制作出来的筛片不成直角边,这使筛片与筛架之间会有间隙致使料从间隙中流出。
2、筛片宽度窄:筛片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当或人为误差造成筛片窄,也会使筛片与筛架之间造成间隙。
3、筛片破损有孔洞:筛片长期使用,筛片变薄或原料当中的铁质、石头等硬物进入粉碎室内或机内的零件脱落等原因将筛片打坏,导致未粉碎的原料漏下。
托筛板是固定筛片位置,使两筛片构成封闭的粉碎室的部件。如果托筛板损坏也会使粉碎室有缺陷,致使未粉碎原料漏下。 1、托筛板磨损严重或有孔洞:由于长期使用,托筛板变薄或原料当中的铁质、石头等硬物进入粉碎室或机内的零件脱落等原因将托板筛打坏,导致未粉碎的原料漏下。 2、 托筛板螺栓松动:螺栓松动将导致托筛板不能将筛片紧紧压合,以致出现漏洞而漏料。 筛片与筛架之间留有间隙这是原料未经粉碎进入工艺的重要途径。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3、粉碎机长期使用,操作门与机体上的筛架工作面磨损严重,其压筛间隙(设计间隙为3mm)增大(磨损后可达到4—6mm),致使筛片压不到位。
由于机器的长期震动,连接筛架的螺栓松动或意外的拆除,导致筛架与机体、筛架与操作门之间存在了间隙,这是造成大粒不易发觉的地方。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但有的单位也出现过,不容忽略。
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铁质、石块等硬物进入机内或机内零件脱落未能及时停机,不仅易造成机架变形,而且也会使转子、筛架、托筛板、操作门等部件变形,造成两侧面、操作门、筛架与托筛板及筛片与筛架间的间隙过大,不能构成封闭的粉碎室,致使大粒的出现。
原料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铁块石块等杂质,因此原料除杂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在原料入仓和粉碎前可以利用初清筛、永磁筒、磁选器等设备进行除杂,使原料在进入粉碎机前充分除杂,避免杂质进入粉碎室损坏设备。 二、加强操作工的管理,提高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
1、 每天开机前和换料时操作工应对喂料器磁铁、永磁筒和初清筛等设备进行清理。
2、 应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安装时,应使筛片放正,操作门到位。
3、 控制电流稳定,听到机内有特别的响声立即停机进行检查。
从筛片的长度、宽度、厚度、形状、开孔率及材质等参数来把好质量关。
根据各自企业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出粉碎机的检修周期。 (一)检查方法:检查筛片、托筛板是否有孔洞,若有及时焊补;检查锤片销轴是否磨损严重或脱落,销轴如果被锤片磨出槽沟,这就缩短了锤片与筛片距离,非常容易将筛片打坏造成大粒现象;检查转子是否转动平稳;更换锤片时应采用锤片称量的方法使转达子保持平衡。安装操作门时,应将一边的操作门安装上后,从另一面来检验筛片与筛架之间托筛板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如有需重新安装修正直至无缝隙为准。安装完毕一定要试机检查;对于陈旧的设备应该检查一下筛架与筛架之间的间隙。 (二)当筛片托筛板等都没有问题(损坏或螺栓松动)、筛架都没有变型时,若还出大粒现象,就应该怀疑两筛架工作面磨损严重,存在大间隙的问题。具体方法可以这样做:
1、 在操作门筛架的工作面上粘一层1cm厚2cm宽的海棉,这样可以通过海棉的弹性及厚度来弥补两筛架的间隙。
2、如果确实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可将操作门上的筛架工作面均匀分布焊点,焊点高度控制在1—2mm左右,这样可以将筛片压紧,杜绝大粒出现。
1、在粉碎机下流管处加一插板。粉碎机突然停机或正常停机时,原料必将滞留在粉碎室,这样可以先将插板关闭,再打开操作门,然后将未粉碎的原料清理出来,从而避免了未粉碎原料进入下一道工序。当然,在安装插板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密封情况,否则容易漏风,造成粉碎机产量的降低。
2、为检验粉碎后的粒度,可在粉碎工艺后加一台检验分级筛。这样可将筛上物通过流管返回到待粉仓中,筛下物为成品。(筛网的孔径大小应视生产的料号而定)这也是解决大粒的方法。当然,增加检验分级筛的目的是检验大粒的出现,并不能根本杜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