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4|回复: 3

由创业文化折射出的一些中国商业环境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3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当今中国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可以说,目前的中国社会已形成一种普遍的创业需求,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创业文化。在这股汹涌的创业大潮中,也折射出了一些目前中国商业环境的现状。
  
    一、这是个最好的创业时代。
  
    一位香港政府的高官来到内地,他与很多年轻人交流后发现他们有很多创业的想法和激情,在他看来,这和香港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看法,是香港的年轻人不思进取吗?肯定不是,与香港成熟的商业环境比较起来,内地还有很多行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处于拓荒阶段的,就意味着有非常多的创业机会。广阔的待开发的市场空间和极具潜力的各项产业,使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成为最好的创业时代。尽管制度还不健全,竞争还不规范,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特别是无畏的年轻人加入创业大军。
  
    在香港、欧美等发达地区,各种市场经济的竞争制度已相当规范和成熟。虽然这保障了竞争的正当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创业的门槛——从起始资本、资格要求等规章限制和成熟格局、市场容量等市场制约。
  
    如果说那些地方离我们太遥远,无从亲身体验那种成熟市场带给人们的创业压力,那我们就从内地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业看看吧。
  
    以最普通的服装销售为例。在经商还不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八十年代初,支个摊卖衣服往往会为老百姓所嗤之以鼻,特别是有“铁饭碗”的国有企业职工。那时支个摊很容易,几百元就可以搞,而且利润丰厚。因为那时竞争还很少,市场容量无限。但到了今天,当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经商文化时,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竞争层次早已深入至资金规模、品牌等方面,于普通的老姓,无疑只能望而兴叹。
  
    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已经减少。相反地,经过二十几年的制度建设,普遍范围内的基本竞争制度已初步规范。市场容易仍然巨大,尤其是准入门槛尚且普遍较低的服务业。国民经济每进行一次大的重心转移,就意味着大量的新兴行业和更多的创业机会出现。
  
    我国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发达国家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在这种大的落差下,我们将要像欧美那样走过市场经济的一些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一些与世界同步的新兴经济如网络、创意产业等也是创业人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在目前发达国家涌现的大量创业机会就集中于这些行业,何况在中国。
  
    这段漫长的路途中,还会涌现出许多创业英雄,下一个可能就是善于敏锐观察的你!
  
    二、中国企业的员工还普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界,分为两次创业大潮。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商业结构过分简单导致创业成为一件极具风险的事——主要体现在政策的波动。那个时期的创业人,主要是极具超前眼光的政府公职人员(那时管创业叫“下海”)和颇具胆识的“草莽””式穷苦百姓。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启动,民营经济还未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感觉到社会竞争压力,当然,也没有创业的信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后来人们对当时那批创业人的称颂,其时,敢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导致了全民竞争时代的来临,人们普遍感受到了社会竞争压力,大量的“铁饭碗”被打破后,创业成了被迫的选择。而民营经济的政策明朗化也支持了大众创业的信心,创业不单是被迫,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这是由历史变革造成的两次创业大潮。
  
    而今天的创业需求,还包含了另外两方面的原因:企业普遍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以及贫富悬殊造成的精神压力。
  
    由于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等原因,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停留在依靠廉价劳动力保持竞争力的低级运营阶段。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福利、职业规划等还普遍冷漠。人员的频繁流动和收入较低使员工对企业不敢形成太强的依赖。除已经改制成功进入高盈利、发展稳定阶段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部门)外的大多数企业,员工都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在积累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创业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另外,愈加扩大的贫富差距,导致生活在通货膨涨越来越明显的普通老百姓产生了难以抵抗的物质压力和精力压力。在渴望摆脱物质困境和效仿富有人士成功历程的强烈动力下,创业需求普遍迫切。
  
    三、特定社会文化导致的创业观。
  
    在我看来,“业”分为家业和事业两种。家业是指自己可能支配的物质产业,由人的占有欲引发;事业,指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载体,由人的成功欲引发。同样,创业也分为创家业和创事业两种。在中国,至少现在,大多数人的创业目的都是为了创下自己的家业。
  
    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缘由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单元稳固而清晰。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老板不单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维持本家族成员利益,在企业经营上多半坚持“用人唯亲”、“外人靠不住”等观点,这也是导致其漠视员工福利、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员工也紧紧抱着“寄人篱下”、“福利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业”的观念,有着强烈的创自己家业的愿望。
  
    这一点和西方有所不同。欧美也有很多家族企业,但他们早已走入“企业家族”时代。通过各种方法,将员工纳入了本家族的范围,形成了以企业文化为纽带的现代家族企业。与目前中国企业以企业家亲属的狭小范围要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在欧美国家,员工的个人命运——包括物质收入和个人荣誉归属等企业息息相关。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欧美国家形成常态就是其社会文化将荣誉归属划分得十分清晰的原因——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往往比这个企业的持有家族更受人尊敬。在中国,人们只关心这家办得红火的企业是谁的。
  
    当然,这些显著的差别可能来源于企业的现代化程度不同,当中国企业普遍进入股份制、职业经理人时代,情况或许会有所变化。
  
    只是,在这种制度变化到来之前,根深蒂固的“家业”观念将使很多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中坚的企业管理骨干——被迫或自发地投身创业的大潮。况且,这个时代又是最好的创业时代。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2-20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黑子,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好文章,说明你的视野比较开阔,见识比较广,我已经看到你很多的文章了,而且都很有价值.
发表于 2008-2-26 0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好好学习,感谢!论坛是个好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6: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i]范清霞[/i] 于 2008-2-20 11:29 发表 [url=http://www.xumure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6551&ptid=148792]http://www.xumuren.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
太阳黑子,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好文章,说明你的视野比较开阔,见识比较广,我已经看到你很多的文章了,而且都很有价值. [/quote]
不过就是喜欢平常多看看,感觉好就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了。
谢谢您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0 21: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