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08|回复: 5

请教:入秋后养猪的该防治哪些猪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14: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入秋了 , 天干气燥   ,人都上火, 养猪户该防治哪些疾病呀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5 08: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猪瘟 1、 病原:猪瘟病毒 2、 流行特点:仅猪发生,所有季节,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可发生。 3、 临床症状: (1) 急性:体温上升至41℃左右,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有出血点,先便秘,粪便带血或粘液,后拉稀、恶臭,病后期,耳朵发绀,四肢内侧、腹下、会阴处有出血点。 (2) 慢性: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有时无,四肢、腹下皮肤有点状或大面积出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消瘦贫血,常衰竭而死。 (3) 温和型: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温和型。病状、病变均不典型,发病、死亡率都较低。自愈后发生干耳干尾。 (4) 繁殖障碍型:母猪流产、早产或晚产,产出死胎(肺漂浮试验肺下沉)或产出弱仔,产出不久即死亡,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迫促或震颤。 4、 病理变化:急性型(败血型):四肢、胸、腹部等皮肤常见隆起的紫红斑,有时有淤血水肿,皮下脂肪、内脏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全身淋巴结尤其肠系膜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红白相间,呈大理石状,大肠有纽扣状溃疡。 5、 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特点、病状、剖检病理变化等方面的资料综合判定。 6、 防治措施:本病目前无治疗药物,仅可加强防疫。预防措施: (1) 自繁自养,如引进猪应先隔离观察2-3周; (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 (3) 合理的免疫程度,定期的预防注射; (4) 一旦发生猪瘟,立即以正常免疫的3-4倍剂量猪瘟弱毒苗,对健康猪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并做到一猪一针头。 (5) 病猪要及时扑杀、深埋。 (6) 空猪舍用3%的烧碱溶液喷洒。 二、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1、 病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2、 流行特点:主要侵害种猪、繁殖母猪及其仔猪,而肥猪发病却温和。 3、 现场诊断要点: (1) 怀孕母猪咳嗽、呼吸困难、似感冒,发生流产(多为怀孕后期105-112天流产),产死胎(以烂胎为主),木乃伊或弱仔猪,有的出现产后无乳。 (2) 部分新生仔猪病猪体温升高40℃以上,表现呼吸迫促及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产后一周内死亡率明显上升,有的病猪在耳朵、四肢末端、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一过性青紫色或蓝紫色斑块。 (3) 有呼吸道症状的3-5周龄仔猪常发生继发感染,如气喘病、猪瘟、嗜血杆菌、链球菌及伪狂犬病等。 (4) 主要病变为间质性肺炎。 有20%以上胎儿死亡,8%以上母猪流产或早产,出生后一周内有26%以上仔猪死亡,三项指标中有二项成立,则可诊断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 4. 防制: (1) 母猪分娩前20天,每天每头猪给阿斯匹林8g,其它猪按125-150mg/kg体重阿斯匹林添加于饲料中喂服,或者按3天给1次喂服,喂到产前一周停止,可减少流产。 (2) 用抗生素及维生素类进行综合治疗:支原净125ppm、强力霉素240ppm;泰乐菌素200 ppm+磺胺二甲基嘧啶150 ppm+TMP30 ppm等,另外补充电解质。 (3) 用疫苗预防:阴性猪群用灭活苗,阳性猪群小猪用弱毒苗,种猪用灭活苗。 三、 断奶仔猪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证。 1、 病原:猪2型圆环病毒。 2、 诊断要点:该病于1994年首次报道于法国。该病的发病率约为5-20%,有的达100%,死亡率较高。多发于5-14周龄,即断奶后1-3周易发病,哺乳仔猪很少发病。病猪被毛粗糙、体表苍白、黄疸、消瘦、肌肉明显萎缩、呼吸困难、咳喘,有的皮肤有出血点,偶尔出现腹泻,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肺呈橡皮样,花斑状肉样外表,肝、肾见有花斑状外表和黄疸。 3、 防制: (1) 加强管理 采取全进全出制:避免不同日龄的猪混养;降低应激因素(包括换料,密度大、低劣的空气质量、气温变化太大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猪群继发感染机会;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 (2) 药物预防: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注射3次长效土霉素,200mg/ml,每次0.5ml,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用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等交替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饮水。 四、 猪气喘病 1、 病原:猪肺炎支原体 2、 流行特点: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种猪均易感,但土种猪发病率较高。 3、 诊断要点:开始体温食欲变化不大,以咳嗽、气喘、腹式呼吸为特征,尤以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后咳嗽最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食欲减少、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拱背、全身无力、喜卧。剖检可见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其它器官无肉眼可见病变。 4、 防制: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 (1) 用土霉素碱油剂0.2ml/kg体重深部肌肉分点注射,1次/3天,连用2-3次,疗效显著。 (2) 硫效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5-6万单位肌注,2次/日,连用5天。与土霉素碱油剂交替使用,可以提高疗效。此外,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都有较好的疗效。 (3) 母猪产前10-20天至仔猪断奶,所生仔猪自开食至断奶每天在饲料中拌入100ppm枝原净,同时以75ppm恩诺沙星的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仔猪断奶后连续饮用10天,全场猪群用土霉素、金霉素拌料,每月连用5天。 (4) 免疫接种;实行“全进全出”制,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及严把猪场的隔离防疫关。 五、 猪弓形体病 1、 病原:弓形虫 2、 诊断:本病以3-4月龄猪最易发病。病死率可达60%以上,持续高热40.5-42.5℃,皮肤紫斑或出血点,食欲废绝,大便干燥带有粘液,小猪则多呈水样拉稀,有的便秘与拉稀交替发生。呼吸高度困难,肺水肿、肝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或产出弱仔,很少产木乃伊胎。 3、 防治: (1) 每千克体重60-100mg磺胺-6-甲氧嘧啶,配合14mg甲氧苄氨嘧啶口服,1次/日,连用4次,首次倍量。 (2) 在病猪场和疫点连用7天进行药物预防,可以防止弓形虫的感染。 (3) 猪场禁止养猫。 六、 猪附红细胞体病: 1、 病原:猪附红细胞小体 2、 诊断:夏季多发,不同年龄和品种都易感,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怀孕母猪次之;体温突然升高达42℃左右,不食、萎顿、呼吸困难、黄疸、贫血、皮肤上有淤斑,母猪发病时厌食、发烧(42℃)、乳房及阴户水肿1-3天,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死胎、弱仔。剖检可见病猪血液稀薄、全身黄疸、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肺有出血点,淋巴结水肿,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 3、 防治: (1) 肌肉深部注射血虫净(或贝尼尔)7mg/kg体重,每吨饲料加800g土霉素可预防,治疗量需加大到1000g。 (2) 同时采取支持疗法:口服补液盐饮水、葡萄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慢性贫血的需要补铁。 (3) 混合感染时,要注意其它致病因素的控制。 (4) 搞好环境卫生,定期驱虫,杀灭蚊蝇,减少猪只的应激。 七、 猪链球菌病 1、 症状可分为四型: (1) 急性败血症: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多不见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精神萎靡,停食一、二顿。体温上升到41.5-42,腹下有紫红斑,也很快死亡。 (2) 急性脑膜脑炎型:体温升高到40.5-42,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涕。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发出尖叫或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空咬、磨牙,随后后躯麻痹,四肢呈游泳运动,昏迷不醒衰竭死亡。 (3) 慢性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病猪单肢或多肢关节肿痛,跛行、行走困难,不能站立。 (4) 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主要发生于断奶至出栏的猪,以颌下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由于局部淋巴结压迫和疼痛,影响采食。其后淋巴结化脓成熟,表面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这时病猪全身症状消除,一般不引起死亡。 2、 剖检也分三型: (1) 急性败血型:出血性败血症、全身黏膜、浆膜,皮下有出血斑,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胆囊壁水肿,有时有出血块。膀胱发黑有出血病变,脾脏肿大。 (2) 急性脑膜脑炎型:脑脊髓液增多、浑浊,脑膜出血充血,严重者出现溢血,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变化。 (3) 慢性关节炎型:关节肿胀,严重者关节周围化脓、软骨坏死,关节皮下胶样水肿,滑液浑浊。 3、 诊断要点: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病,根据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淋巴结发生脓肿,可以做出诊断。败血性链球菌病,可根据多发于哺乳仔猪及架子猪,临床剖检可见鼻孔流血,胆囊壁水肿,膀胱发黑,确诊必须做细菌培养。 4、 防治: 加强宰前、宰后检疫,注意阉割,接生仔猪脐带消毒,防止通过伤口感染。可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弱毒苗免疫。 (1) 败血型链球菌病剖检主要看膀胱发黑或严重出血。 (2) 脑膜脑炎型的 治疗一定要用磺胺药(SD),因磺胺药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效果好。 (3) 颌下淋巴结化脓,可切开排脓再塞把盐进去,一次就可痊愈。 八、 猪水肿病 1、 病因: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应激、气候突变,密度大,猪舍通风不良,消毒不严,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较差均能诱发本病。 2、 诊断:断奶前后,一般在断奶10-14天出现症状。多发于吃料多、营养好、体格健状的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局部或全身麻痹,体温正常。病死猪眼睑、头部皮下水肿,胃底部粘膜、肠系膜水肿。 3、 治疗: (1) 发病后可在料中加入1000ppm土霉素粉和亚硒酸纳-VE粉连用7天; (2)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并转移到通风良好、安静的环境中,对症治疗。 (3) 常用药物有: 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2次/天*3天。 ②、VB1:2次/天*3天。 ③、0.1%亚硒酸钠注射液1cc/次,1次/10天。 ④、有神经症状可用镇静剂(一旦神经症状出现,疗效不佳)。 4、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合理分群,减少应激。 (2) 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注意通风。 (3) 母猪产前注射大肠杆菌菌苗,仔猪3日龄补铁,7-10日龄注射水肿苗。 (4) 仔猪断奶后适当控制饲料喂量,一周后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根据情况,在仔猪断奶后的最初一周内,可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浓度,如乳猪料中加入3-5%玉米粉等。 (5) 或在疾病多发季节,在全场的饲料中添加1000ppm的土霉素连用7天,能达到预防作用。
发表于 2007-10-9 09: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温多变,应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发表于 2007-10-9 10: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温多变,应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发表于 2007-10-11 11: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气候的不同,防治的疾病也不一样。
我在乌鲁木齐,秋天很短,大概也就是2周左右,所以需要防治腹泻,特别需要注意冬季拉稀病。
发表于 2009-8-30 16: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呵:)3::)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07: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