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肠毒综合症,我们并不陌生,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及养殖户对它的称呼不一,有的称低血糖综合症、尖端死亡综合症、坏死性肠炎,我们简称—肉鸡肠毒综合症。
此病发病因素复杂,一般是由以下原因引起:① 血糖低 ②厌氧菌 ③小肠球虫继发细菌病毒 ④应激
前期发病一般是低血糖综合症,中后期发病一般是小肠球虫继发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低血糖综合症多发于 8-13天,主要表现症状为瘫痪,泡沫样粪便,有的过料。通过补糖,用针对肠道的抗生素和控制光照可缓解此病的发病率,其机理:黑暗可使鸡释放腿黑素、激素、使糖原的生成转变为糖原的异生,从而有效地抑制血糖的恶性下降,尖端死亡综合症等一系列症状都是对低血糖的反应,因此控制了血糖水平就能有效阻断尖峰死亡的发生,从而降低了HSM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主要病因:肉鸡肠毒综合症多数是由小肠球虫隐性感染,小肠球虫在粘膜细胞里快速生殖引发,因球虫的大量增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大量氧 ,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肉鸡肠腔内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继发感染细菌、病毒等,导致消化功能障碍,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继而引起厌氧菌感染,进一步恶化消化道内环境,引起混合感染,使病症加剧,造成大批死亡。
本病主要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色素沉着障碍,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症状 : 发病初期,鸡群没有明显的症状,精神正常,食欲正常,死亡率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初期个别鸡的粪便稀,不成形,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的延长,整个鸡群大部分拉稀,粪便略显浅黄,或浅的黄绿色,有的呈脓样鱼肠子,或黑芝麻糊样或拉带血丝西红柿样粪便,大群发病 2-3天后鸡群采食量开始明显下降。此病到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精神兴奋,乱跑乱撞尖叫,头震颤之后瘫痪昏迷衰竭死亡。
流行特点 : 此病多发 25-45天的肉鸡,一般地面平养早发、网上平养晚一些,密度过大,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均能促使该病多发,症状加重,治疗效果差。如果此病发生较为严重的鸡群,猝死症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它是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而死亡)。
剖检病变 : 心包积液,心肌变软,主要病变表现在肠道,前期肠道用手触摸时,感觉肠壁特别硬,肠管内无饲料,剖开肠道,自动外翻,肠粘膜表面像撒过一层麦麸似的,中后期小肠的浆膜表面有针尖至绿豆粒大小的红色出血点,肠壁变薄,粘膜脱落,肠内容物呈粘脓样。
防治: 1、 预防 ①密度,温度要适中,在保温的同时加强通风。
②加强消毒,勤清粪便,保持垫料的干燥。
2、药物治疗
禾丰毒克配以球痢宁混合,全天集中一次投服, 3-4小时饮完,0.5%-1%葡萄糖饮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