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50|回复: 6

[疾病防控]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4 14: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简介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就是慢性或者亚临床型瘤胃酸中毒,主要引起奶牛的消化紊乱,导致一系列的奶牛健康问题,业内人士已经广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饲养研究表明越是高产的牛群,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奶牛比例越高。泌乳早期的奶牛产奶量高,需要大量的能量,为了使奶牛摄入最多的能量,往往给奶牛提供大量的谷物饲料,少量的纤维。慢性瘤胃酸中毒时,瘤胃中的酸性物质增多,奶牛的健康受到损害,导致奶牛的产奶能力下降。由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据估计,北美奶业每年由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造成的损失高达5-10亿美元,平均每头奶牛每天损失约1.12美元。奶牛从业者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预防和降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比例,尤其是高产和新产牛群。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就是瘤胃内容物发酵的紊乱,特征是瘤胃的PH值降至5.5-5.6。瘤胃PH值是衡量瘤胃内容物酸碱度的一个指标,PH值低就是瘤胃内的酸度大。奶牛瘤胃的最佳PH值应该在6.0-6.4之间,这时纤维的消化和瘤胃内容物的发酵也最充分。不过即便是健康的奶牛瘤胃的PH值每天也会短时间波动到6以下,瘤胃PH值的下降主要是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的快速降解造成的,这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谷物类饲料,如玉米和大麦等。谷物中容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快速降解,释放出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乳酸。正常情况下,瘤胃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很容易被瘤胃壁上的乳头状突起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后用于牛奶的生产。
  奶牛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和育肥牛的酸中毒不一样,主要是瘤胃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过多,超过了瘤胃的吸收能力,而引起瘤胃的PH值下降,很少因为瘤胃里的乳酸。育肥牛的酸中毒主要是乳酸引起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经常发生在新产牛,从高纤维的日粮突然转换至高精料的日粮,瘤胃微生物没有调整和适应的时间,以致产生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平且在瘤胃中积聚,引起瘤胃PH值的下降。另外一个引起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原因是日粮配制不合理,例如有效纤维含量低于推荐值或者纤维饲料加工的过细,导致奶牛的反刍减少,唾液的分泌量减少,唾液是奶牛很重要的瘤胃缓冲剂。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症状
  患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奶牛常常看看不到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见的是奶牛的的采食量下降或采食量波动。患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牛为了缓解瘤胃中过多的酸性物质,会降减少采食,而当瘤胃的PH值恢复到5.6以上时,又开始增加采食。个体奶牛采食量的波动往往不能被觉察到,尤其是在大群饲养的牛群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的其他临床表现还有:
  l 反刍减少
  l 粪便稀薄
  l 尿液中有泡沫或气泡
  l 粪便中可见未消化的谷物颗粒
  长期遭受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牛群,通常在3-6个月后,出现继发性健康问题,例如蹄病、消瘦、即便提供了足够的能量牛只的体况依然很差、不明原因的脓肿等,这些继发的健康问题导致牛群的淘汰率居高不下。如果牛群出现上述的健康问题,而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时,就应该检查牛群是不是正在遭受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断
  一个牛群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临床变化和表现非常细微。乳脂率下降通常作为判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一个依据。瘤胃PH值的降低抑制了纤维的降解,而纤维的降解产物正是用于乳脂的合成。通常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率为3.5%,如果牛只的乳脂率低于3%,就要怀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问题。但是奶缸中的乳脂率常常会掩盖牛群中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乳脂率低的牛和乳脂率高的牛产的牛奶混到一起后就失去了参考价值。个体牛乳脂率的检测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牛群中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问题。
  诊断奶牛瘤胃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最可靠和准确的方法还是瘤胃液PH值的测定。瘤胃导管经常用来收集胃液,这样测出的PH值往往不太准确,因为胃液中混入了唾液。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用瘤胃套针瘤胃穿刺来收集胃液,将瘤胃套针从瘤胃腹囊刺入,用注射器抽出10ml胃液。由于使用瘤胃套针容易使牛继发细菌感染,使用瘤胃套针必须由专业的兽医来操作。采集胃液的时间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正确诊断也有很大的影响。
  采集胃液的建议时间
  采集胃液的建议时间
  饲喂方式 胃液采集时间
  TMR 采食后5-8小时
  精粗分开 采食精料后2-5小时
  瘤胃穿刺诊断多用于产后60天的牛群,因为新产牛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纪机率最大。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存在,每群牛至少要穿刺10头牛。如果有30%的牛瘤胃PH值低于5.5,那么这群牛可能就正在遭受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检查一下目前的饲喂管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治疗。瘤胃PH值在5.6-5.8之间,表明牛群处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边缘,瘤胃PH值在5.8以上时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预防
  确认或怀疑牛群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时要对日粮和饲喂管理作出适当的调整,减少牛只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生。新产牛突然转入高精料日粮时经常引起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瘤胃微生物适应高精料日粮需要3周的时间,建议新产牛的精料每5-7天增加一次。瘤胃乳头状突起要4-6周才能适应高精料日粮。应该为围产前期的牛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使奶牛更好的适应产后的高精料日粮。
  注意日粮配方,尤其是日粮中纤维含量。NRC(2001)建议泌乳牛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占日粮干物质的27-30%,其中70-80%的NDF由粗饲料提供,这样的日粮中就含有足够的有效中性洗涤纤维(eNDF)。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概念与饲料的加工、消化率和密度有密切关联。充足的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可以刺激瘤胃的蠕动和奶牛的反刍,反刍产生的唾液可以缓冲瘤胃的酸度。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日粮中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淀粉、糖和果胶等。日粮配合要合理,NRC(2001)推荐日粮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的干物质含量为35-45%。不同来源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在瘤胃中的降解速度是不同的,了解不同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瘤胃降解速度对日粮的配制有帮助。容易发酵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在日粮中使用过多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例如小麦和大麦,蒸汽处理和高水分的青贮有也会增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在瘤胃中的发酵速度。为了让奶牛摄入最多的能量而又尽可能地避免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必须注意日粮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地含量和来源。
  日粮中添加缓冲剂(例如小苏打)是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常用方法,研究表明缓冲剂可以增加瘤胃的PH值,建议日粮干物质中添加0.75%的缓冲剂。其他常用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方法有:
  l TMR日粮应该避免过度混合和饲料的过度加工,以致饲料颗粒过小,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减少
  l 在TMR日粮的混合和运送过程中避免各种原料的分离
  l 使用TMR日粮时要注意监测,避免奶牛挑食
  l 避免使用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保证日粮的容积
  l 保证粗饲料和青贮饲料一定的切割长度
  在高产牛群中都存在轻微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数年来,奶牛营养在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怀疑你的牛群可能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存在,你要同营养师和兽医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大家有没有好的方便的方法来测定瘤胃PH值??
  欢迎讨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9: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个吧,在目前的牛养殖中,这个问题是很突出,也很少被重视的,就像在论坛里面的反应一样!!:( :(
发表于 2007-10-18 07: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置一个苏打槽(小苏打与氧化镁按2:1)自由采食

可以在泌奶牛群的运动场放置一个苏打槽(小苏打与氧化镁按2:1)自由采食,很好的预防瘤胃过酸
发表于 2011-3-28 15: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现实的问题,怎么没人顶啊尤其是粗饲料单一的牛场,这种情况占得比例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2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l        反刍减少
l        粪便稀薄
l        尿液中有泡沫或气泡
l        粪便中可见未消化的谷物颗粒

这能靠这个观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是我们养牛人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现在养牛关注粗饲料种类和质量已经开始受到重视,非常好!遭受亚急性酸中毒的牛群,出现继发性健康问题的时间可以提前至发病前四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2 1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23: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