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非常普遍的问题,结合实践中的一些经验,现将饲养肉鸡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 胸囊肿
胸囊肿是肉仔鸡常见的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胸囊肿不传染也不影响鸡的生长,但影响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1. 形成
肉仔鸡早期生长快,体重大,在胸部羽毛未长或正在生长的时候,胸部与地面或硬质网面接触,龙骨外皮层受到磨擦和压迫等刺激,造成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里面逐渐积累一些粘稠的渗出液,成为水泡状囊肿,囊肿初期颜色变浅,面积变大,网鸡采食速度加快,吃饱就俯卧休息,一天当中有68%~72%的时间处于俯卧状态。俯卧时体重的60%由胸部支撑。这样胸部受压时间长,压力大,而胸部羽毛又长得晚,纱说贾滦啬抑紫窒蟮某鱿帧I?に俣瓤欤?逯卮蟮募χ唬?啬抑追⑸?式细撸?卜⑸?炔考膊〉娜庾屑Φ母┪允奔涓?ぃ??旧隙技嬗行啬抑椎姆⑸??o:p>
2. 预防措施
a.加强垫料管理,保持松软,干燥及一定厚度。
b.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
c.适当促使鸡只活动,减少俯卧时间。
(二) 腿部疾病
腿部疾病是肉鸡生产中的第二大问题。随着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腿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育种工作的进展、饲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控制的改善,使肉仔鸡的早期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肌体肌肉组织的生长快于骨骼组织的生长,从而引起一些腿部疾病。不少实验证明,早期实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以使腿部疾病大为减少,甚至根除。但在生产上不可能实行,因为肉仔鸡饲养的技术目标就是加快生长。
虽然肉鸡的腿部疾病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但引起腿部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为以下几点:
1.遗传性腿病: 如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柱滑脱等。
2.感染性腿病: 如化脓性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性腱鞘炎等。
3.营养性腿病: 如脱腱症、软骨症、维生素B2缺乏症等。
4.管理性腿病: 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
预防:应针对上述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主要人从营养、管理及防制方面去努力。
(三) 腹水症
1. 引发原因:
引起腹水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环境条件、饲养管理、营养及遗传等。但是,直接原因与缺氧密切相关。大量调查和实验表明,腹水症发生率随着海拔的升高和饲料含硒量的降低而增加,高低与鸡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低成正比。
在缺氧条件下,红血球增多,血液变稠,回流减慢,血液在腹腔血管内滞留时间过长,血液内压啬,血浆渗出液增多,并积蓄在腹腔形成腹水症。
土鸡和野鸡的血气屏障较薄,气体交换性好;而肉鸡由于遗传育种的原因,血气屏障膜厚,交换气体的通透性差,故肉鸡比土鸡、野鸡多发腹水症。
硒和维生素E能降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功能,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降低腹水症的发生。另外,饲料中长期过量添加呋喃酮,造成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肉鸡腹水症的发生。
肉鸡腹水症最早从2周龄开始,4周龄严重至死亡。
2.症状:
病鸡腹部皮肤变薄,用手触压时有波动感,喜躺卧,走动似企鹅状,食欲下降。全身明显淤血,最典型的剖检变化是腹腔内积有大量清亮、稻草色样或淡红色液体200ml~500ml不等,一般与病程有关。
3. 预防
a.改善通气为重要条件,特别早期育雏密度大时。
b.饲料中含硒量不应低于0.2mg/L,适量提高维生素E的利用量。
c.呋喃唑酮不能长期使用,且控制在0.025%以下。
d.当早期发现有轻度腹水时,除检查和改善以上措施外,应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C0.05%,以控制腹水症的发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