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6|回复: 5

产蛋猝死症及其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6 2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蛋鸡猝死症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笼养产蛋鸡疲劳症,发病鸡群大多数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残亡率较高,冬季死亡率较低,其主要特征为笼养产蛋鸡夜间突然死亡或瘫痪(死亡时间大部分在晚上1~3点钟),输卵管中有未产出的蛋,本病的病因复杂,但刚开产母鸡的“三快”(体重增长快,蛋率上升快,蛋重增加快),造成基础代谢旺盛,对氧的高需求量缺乏,以及热喘息时间过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造成呼吸性碱中毒是导致猝死症发生的主要原则,其次受遗传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继发因素的影响。
一、遗传因素
现代蛋鸡品种的新特点: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早熟化,高产化,抗病力强,死淘率低,育种方向产蛋每年都提前功尽弃1~15天,造成在育种对心脏、肝的功能与其高产化不相适应,而商品代蛋鸡饲养者更没有调整好合理的营养与之相吻合,所以近几年猝死症的发生率偏高。
二、管理因素
1、与育成鸡12周龄前体重有关。12周龄前体重达标(达日龄指南上限,胫骨体重发育良好)的产蛋鸡猝死症显著少于12周龄以后体重达标的鸡(矮胖鸡),而且以12周龄为日龄段体重达标,日龄越早,猝死症比率越低。
2、与开产时鸡的体重有关。开产的小母鸡均匀度高,体重在日龄指南上限的(甚至超指南体重150g左右的)鸡只猝死症比率低。
3、与使用蛋鸡料的时间有关。不能盲目的以生产日龄为唯一标准来过渡使用产蛋鸡日粮,而应该把日粮和体重相结合来决定何时使用蛋鸡料。一般来讲,在16~17周龄中,体重达到1400克后,才能换产蛋期日粮,而且换料要采用过渡法,即在7~12天过渡完,如果换料过早,光照时间又提前增加,则开产时体重偏轻,腹脂过少,腹脂硬而不均匀,没有弹性,腹压过和,此时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即使不缺乏,也吸收率偏低,输卵管内粘液分泌不足,产蛋不顺利,猝死症明显增多。
4、与育成鸡的饲养方式有关。育成期地面散养的鸡猝死症显著少于笼养鸡。育成鸡散养其活动量大,采食量高于笼养鸡,由于运动量足,身体各组织器官,骨骼的发育比较发达健壮,特别是心、肺的功能增强,用力排蛋时耐缺氧能力增强,腹压增大,产蛋顺利,故其猝死症少。
5、与开产日龄有关
在110日龄左右产蛋的鸡群猝死症发生率明显高于126日龄产蛋的鸡群。
三、环境因素
春、秋、冬季开产的小母鸡其猝死症虽偶有发生,但显著少于夏季开产的小母鸡,所以该病又称为小母鸡开产夏季病。夏季炎热,中午气温高达35~38℃,晚上有时气温也在30℃,特别是闷热无风的晚上,通风不良,是蛋鸡猝死症增多的主要原因。夏季气温高,天气闷热,舍内NH3、H2S、CO2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多,由于热喘息时间长,呼吸频率加快,基础代谢过强。一方面,血液中HCO3负离子减少,PH值上升,易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另一方面,血液缺氧,粘稠度增高,造成肺内和肺动脉的血压增高,而这又增高了右心室肌壁所承受的压力负荷,进而导致在心室肌壁增厚(膨胀肥大),特别是小母鸡在用力排蛋时,使本已加快的呼吸频率更加加快,血液缺氧程度更大,粘稠度更高,右心室肌壁所承受的压力继续上升,导致右心室更加肥大,迫使血液速度更快通过肺部,直至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死亡。所以死亡鸡只的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26 17: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发完啊????
发表于 2008-3-26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有道理,学习了,不过楼主没有发完,请将下半部分也发出来吧。
发表于 2008-3-26 1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的措施就是  用阿莫西林+鱼肝油  进行饮水   在夜间明灯一个小时(并给足水)
发表于 2008-3-26 18: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很久没有接触蛋鸡养殖户了.所以对这个不了解
发表于 2008-5-5 16: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全面,但没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3 10: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