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8|回复: 2

夏季母猪营养调控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 2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季母猪营养调控策略
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难以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产仔和哺乳母猪最适环境温度为16~18℃。进入夏季,由于猪先天性的汗腺缺乏,对高温反应比较敏感,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本文从营养的角度探讨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措施。
1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母猪饲养管理与营养有“置后效应”,即现在母猪的生产成绩是前期打下的基础,而目前的生产成绩又将决定以后的生产状况。夏季母猪生产管理与营养调控,决定秋季的母猪生产性能。
1.1 热应激降低母猪的采食量
目前哺乳母猪日粮能量水平一般为12.12~12.54MJ/kg,由于夏季高温,母猪平均采食量在4.0kg左右。所以能量摄入不能满足哺乳母猪产奶的需要,整个泌乳期,母猪需动用体内的营养储备,来满足产奶的营养要求。
热应激降低猪采食量的原因可解释为:1)热应激改变了猪机体内正常的内分泌活动,导致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调节物质代谢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了机体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活动降低,继而降低猪的增重速度。2)高温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采食量下降。据NRC(1988)报道,气温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 g,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 g。Hisa and Lu(1987)研究发现,50~110 kg的猪处在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相比较时,其采食量分别降低25%和35%。
1.2 热应激对猪繁殖机能的影响
热应激时,母猪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怀孕母猪夏季容易患无名高烧、中暑等病症,严重的会导致怀孕母猪死亡:对非怀孕母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不正常。青年母猪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母猪发情推迟,隐性发情甚至不发情。当气温达到32℃以上时母猪进行配种,大约20%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流产率增加。母猪在配种后8 d和胚胎附植后的11~20 d以及妊娠后期(100d以后)遭受热应激,可发生严重的繁殖问题,夏季母猪窝产仔数和活仔数减少1~2头,母猪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成活率低,断奶仔猪体重小。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机理解释为,热应激改变了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使甲状腺功能异常,促甲状腺素分泌量改变,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增加,另有一种解释:热应激使甲状腺素利用受阻,使机体对甲状腺素的产生造成反馈抑制作用所致。尽管影响繁殖机能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至少可以认为,母猪遭受持续性热应激后,会间接地影响卵巢机能,严重时会诱发卵巢囊肿。
     为缓解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应从育种、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几个方面入手,这其中营养调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 夏季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措施
2.1 提高哺乳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水平和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的食后体增热大于油脂,原因是粗纤维在母猪后段肠道中发生微生物发酵导致体热产生量增加。因此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料中增加油脂,并适当降低纤维含量。哺乳母猪从日粮中摄取的脂肪可直接变为乳脂,母乳中的短链脂肪酸容易被仔猪吸收,所以添加油脂时需注意脂肪酸的构成,不用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比例过高的油脂。一般可在饲料中添加2%~4%的油脂。但需特别注意油脂的品质,夏季高温易使油脂氧化变质,出现异味。
哺乳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是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哺乳期低日粮蛋白质会使母猪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延长。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但是,粗蛋白过高又会增加母猪的体增热,使母猪感觉更热。所以可增加必须氨基酸的供给。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一般为17.0%~17.5%。夏季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2%~4%的油脂和适量的赖氨酸(0.1%~0.2%),使日粮的消化能水平达到14.2 MJ/kg,赖氨酸水平达到0.9%以上,可以明显提高哺乳母猪的营养摄入量。
盛夏时期,应适当调整母猪的日粮结构,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青绿饲料由0.5~1 kg增加到1~1.5kg,所喂饲料均应新鲜卫生无霉变。
2.2 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
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的主要作用:第一、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强胃肠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第二、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猪抗热应激能力。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250 mg/kg饲料,可减轻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按0.5%拌料,哺乳母猪和种公猪按0.8%拌料,可缓解呼吸性碱中毒、提高抗热应激的能力。
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的主要作用:第一、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强胃肠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第二、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猪抗热应激能力。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250 mg/kg饲料,可减轻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按0.5%拌料,哺乳母猪和种公猪按0.8%拌料,可缓解呼吸性碱中毒、提高抗热应激的能力。
2.3 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大量实践证明,热应激条件下给动物添加大量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动物抗御机体的热应激损伤,从而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危害。在夏季对母猪每天投放一定量的青饲料,可以提高猪群的食欲和抗应激能力,原因可能是青绿饲料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VC是较常见的抗热应激添加剂,具有减缓体温升高,增强抗热能力,提高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的作用。在炎热天气,增加种公猪VC的饲喂量,有助于降低热应激对精子质量和受精率的影响。
VE可以调节猪体内物质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王胜林等(2004)在饲料中添加VE 200 IU/kg,可有效缓解肥育猪的热应激,降低肉猪在热应激时的体温和呼吸数,并可有效改善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当温度超过34℃时,可酌情使用VC、VE、生物素和胆碱等抗热应激添加剂。饲料中添加200~500 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E,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温度超过34 ℃时,每公斤饲料添加维生素C 400mg/kg,维生素E 200 IU/kg。
2.4 使用抗热应激的中草药添加剂
夏季高温时选用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金岭梅等,1999),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母猪的不良影响。每100kg饲料可添加1 kg生石膏,用以预防公母猪中暑。
3离子平衡技术的应用
影响母猪体内酸碱平衡的主要电解质是单价的电解质如钠、钾和氯离子。电解质不平衡的日粮会抑制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钾与氨基酸之间具有功能上的互作,在代谢过程中,钾离子能够改变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同时还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入和蛋白质合成。夏季母猪日粮应注意补钾,(0.35mg/kg日粮)。高温时,猪体内的钾和碳酸盐的排出量增加,影响机体的电解质平衡。热应激环境下母猪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猪抗热应激能力。炎热季节下将母猪饲料添加小苏打1~2 kg/t,6—9月份应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9-2 19: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炎热季节添加小苏打 .  
但是特别热的天气  用小苏打就不行的  ,       注意,是特别热的已造成强应激时 ,  会坏事的
发表于 2007-9-27 16: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猪料想作好不容易,涉及的因素太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05: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