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80|回复: 0

食用大豆粕质量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16: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38292
        食





            Edible soybean meal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大豆粕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食用大豆粕。
2 引用标准
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4905539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GB 8115 粮食包装
麻袋
GB 8611 油脂工业用大豆
3 术语
3.1 食用大豆粕
大豆经浸出法(预榨浸出或直接浸出)制得的适合食品加工用的松散的富含蛋白质的物料。
3.1.1 高变性大豆粕(又名高温大豆粕)
大豆粕经高温处理,蛋白质变性较大,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用大豆粕。主要用于酿造和蛋白制品等食品加工的原料。
3.1.2 低变性大豆粕(又名低温大豆粕)
大豆粕经低温或闪蒸脱溶处理,蛋白质变性较小,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用大豆粕。主要用于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及蛋白制品的加工原料。
3.2 形状
指一批大豆粕的颗粒大小,均匀度。
3.3 色泽
指一批大豆粕的综合色泽。
3.4 气味
指一批大豆粕的综合气味。
3.5 杂质
指大豆粕中用眼能鉴别的大豆粕以外的物质。
3.6 水溶性蛋白质百分率(%)
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溶解于水的蛋白质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3.7 氮溶解指数(NSI,%)
指水溶性氮占总氮的百分率,或水溶性蛋白质占粗蛋白质的百分率。
3.8 含砂量百分率(%)
指大豆粕内含有细砂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4 产品分类
4.1 高变性大豆粕
4.1.1 一级高变性大豆粕;
4.1.2 二级高变性大豆粕。
4.2 低变性大豆粕
4.2.1 一级低变性大豆粕;
4.2.2 二级低变性大豆粕。
5 技术要求
5.1 原料
5.1.1 应符合GB 8611的规定。
5.1.2 不得含有蓖麻籽、野百合籽等有害杂草种籽。
5.1.3 不得有烟熏、腐败、霉变及不良气味。
5.1.4 不得有加工时无法除去的低劣物品。
5.2 外观质量
见表1
1
项目

形状
松散的片状,粉状或颗粒状
色泽
高变性大豆粕:具有大豆粕固有的色泽
低变性大豆粕:具有大豆粕固有的黄白色至黄色
气味
具有大豆粕固有的气味,无霉味
5.3 质量指标
见表2
5.4 掺杂物
不得掺入谷物粉等非豆粕物质。
5.5 卫生指标
按照国家有关卫生规定执行。
6 检验方法
6.1 食用大豆粕的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6.2 色泽气味的鉴定按GB 5492执行。
6.3 水分的测定按GB 5497执行。
6.4 粗蛋白质的测定按GB 5511执行。
6.5 水溶性蛋白质的测定按GB 5511附录A执行。
6.6 氮溶解指数(NSI,%)的计算:
N1
NSI(%)=—×100
                        N

N
NSI(%)=──×100
N
式中:N1──水溶性氮,g; 
N──样品中总氮,g; 
N──水溶性蛋白质,g; 
N──粗蛋白质,g
6.7 粗脂肪的测定按GB 5512执行。
6.8 粗纤维素的测定按GB 5515执行。
6.9 灰分的测定按GB 5505执行。
6.10 含砂量的测定按GB 5508执行。
6.11 杂质的测定按本标准附录A执行。
2
























高变性大豆粕
低变性大豆粕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水分,%


杂质,%


粗蛋白质,%(干基)
氮溶解指数(NSI
,%
粗脂肪,%(干基)
粗纤维素,%(干基)
灰分,%(干基)
含砂量,%
南方12.0
北方13.0
0.10

49.0
2.0
5.0
6.5
0.50
南方12.0
北方13.0
0.10
46.0
2.0
7.0
6.5
0.50
12.0

0.10
50.0
80
2.0
3.5

6.5
0.10
12.0

0.10
50.0
70
2.0
3.5
6.5
0.10

注:北方省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其余为南方省区。
高变性大豆粕用于加工组织蛋白含砂量≤0.10%。
6.12 掺杂物的检验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
6.13 卫生指标的测定按照国家有关卫生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出厂(交货)必须进行交收检验。检验样品应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查。
7.2 水分、杂质、氮溶解指数(NSI)、粗脂肪应随生产按班抽样检验;粗纤维素、灰分、含砂量可按原料批量定期抽样检验。
7.3 产品样品扦取按GB 5490GB 5491执行。
7.4 高变性大豆粕产品的水分,执行使用方的指标,或由交收双方商定。
7.5 对产品检验结果有异议时,样品送商业部(北京、上海、武汉)粮油食品监督检验站或双方同意的检验单位复检仲裁。
8 包装、运输和储存
8.1 包装按GB 8115执行。
8.2 运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运输的有关规定执行。
8.3 储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A
大豆粕中杂质的测定方法
(补充件)
A1 仪器和用具
A1.1 天平
感量0.1g0.01g
A1.2 分样器和分样板
A1.3 分析盘
A1.4 镊子
A2 操作方法
从原始样品中用分样器或四分法分出平均样品二份,各1000g左右,称重(准确至0.1g),平摊于分析盘中,用镊子拣出非大豆粕的物质,再称重(准确至0.01g)。
A3 结果计算
W1
杂质(%)=──×100
W
式中:W──为试样重量,g; 
W1──为杂质重量,g
双样试验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0.02%,求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B
大豆粕中掺杂物的检验方法
(补充件)
B1 本方法适用于大豆粕中掺淀粉物1.0%以上的定性试验。
B2 原理:大豆粕中掺1.0%以上淀粉物,改变了该物质的淀粉数量和质量,试样用碱液提取,调pH23,加碘液显色。
B3 仪器和用具
B3.1 磨粉机
B3.2 圆孔筛
B3.3 样品瓶
B3.4 天平
感量0.1g
B3.5 恒温水溶锅
B3.6 容量瓶 100mL
B3.7 量筒 10mL100Ml
B3.8 比色管 25mL或试管 25mL
B3.9 移液管 5Ml
B3.10 pH试纸114
B4 试剂
B4.1 0.5mo1/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固体氢氧化钾30g,溶于 1000mL蒸馏水中,摇匀。
B4.2 0.5mo1/L盐酸溶液,量取比重1.19纯盐酸4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B4.3 碘溶液:称取碘化钾2.0g,溶于20mL蒸馏水中,加碘0.2g,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摇匀。
B5 操作方法
B5.1 试样准备:从平均样品中取50g样品,于磨粉机中粉碎,通过直径1mm的圆孔筛,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B5.2 称取试样1.0g,用蜡光纸卷着倒入100mL容量瓶中,加0.5mo1/L氢氧化钾溶液10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期间每隔5min摇动一次),取出冷却,用蒸馏水定量至100mL、摇匀、静置10min,然后用移液管取上层溶液5mL注入比色管(或试管)中,用0.5mo1/L盐酸溶液调pH23,加碘液5滴、摇匀,静置5min,对光观察溶液颜色。
B6 结果
未掺假的试样的溶液呈黄色至棕黄色,掺淀粉物的试样的溶液呈红紫色。
本试验最低检出量为1.0%,掺假越多红紫色越深。
B7 注意事项
结果颜色不易判断时,可用纯大豆粕作对照试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商办工业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和大连油脂工业总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商业部商办工业司负责解释。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210批准                 19921001实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02: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