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呼吸道疾病,圆环病毒病,兰耳病,伪狂犬病等疫病疯狂的攻击相当数量的以来,往饲粮中广泛“加药”已成为众多养猪户防范疫病的主要手段。可怕的是一些猪场已对药物产生相当大的依赖性,他们无奈的说“如果不加药,猪群就不得安宁”我们也知道让猪经常吃药不是好事,但却没有更好的方法。
办法是有的,只是许多养殖业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猪群的健康源自良好的栏舍环境,均衡的营养,科学管理与主动免疫功能的提高,难以走出把“加药”当成“心里安慰剂”的泥潭,“加药”是在所有措施都用尽了仍不奏效的最后选择。
1 为什么要“加药“
1.1 人们习惯于产前产后,断奶前后,转群前后等在饲料“加药”预防疾病发生。
1.2 通过添加药物,减少排泄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母源性疫病的发生。如在母猪料中“加药”。
1.3 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至少抗生素促长的作用机理仍未定论,至少欧盟不在有人研究。
2 “加药”的负作用
2.1 药物不总是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对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也会下手,对维系肠道正常的微生态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2.2 有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过氧化物,如“自由基”这等于加剧了对机体组织与器官的损伤,进而损害免疫功能。
2.3 药物的代谢需要消耗机体营养,部分药物经肝代谢时,会加重肝脏负担和排泄时的负担。
2.4 “是药三分毒”药物不是营养素一切药物对于猪体来说,都是“异物”“异物”在猪体运转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成为新的应激源。
2.5 长期或阶段性,预防性加药,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从而使生猪染病时的治疗用药显得束手无策,环境恶劣促使微生物进化与变异加快。因而抗生素的抗药性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产生。
2.6 长期“加药”会降低免疫应答反应,反而使猪抗病力下降,致使生长性能的潜力发挥受到限制,许多猪场的中大猪阶段的日增重仅为600克左右,这种现象与药物的毒付作用有关系。
2.7 “加药”给养猪者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目前每头猪平均加药成本接近20元。有的甚至高达35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支出不会带来相应的收入。
不知大家看来有何感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