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14 17: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一个资料集合啊
很多信息
常用乳猪料添加剂建议
(1) 微量元素:除主要成分达标外,重金属不能超标,尤其ZnO的重金属不能超标。
(2) 多维品牌推荐:罗氏、巴斯夫、拜耳仔猪专用多维或罗氏436、536多维。
(3) 香味剂品牌推荐:乐达、潘可士玛专用乳猪香。
(4) 甜味剂品牌推荐:潘可士玛、乐达。
(5) 复合酶推荐品:建明八宝威,丹尼克斯保安生。
(6) 氯化胆碱品牌推荐:上海优西比,宜兴阿克苏,国产品牌经检测能达50%含量也可。
(7) 酸化剂推荐品种:乐达健胃酸,建明乳酸宝,纽埃特复合酸。
(8) 免疫促进剂:生沛素,溢康素,益康XP。
(9) 磷酸氢钙:P≥17,Ca≥21,F、Pb、As不超标。
如何判断防霉剂的好坏
目前防霉剂种类繁多,传统型的主要是以巴斯夫的露保细盐(成分为丙酸钙)为主,其产品也被广泛认可。现在防霉剂又有了其他类型,复合型的,以丙酸及其盐类一起组成。
现在有几个疑惑:
一、防霉剂防霉有效成分为丙酸,那它的形式很多种多样,那种比较好呢?
二、是否有效酸的含量能够衡量防霉剂的好坏,还是还有其他标准
三、他的流散性是否也有关系,那是否是流散性越好对饲料的防霉就越好吗
如何正确使用猪用复合预混料
嘉善县农业经济局 熊世荐
浙江大学科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陈仲达 杨英
猪用复合预混料是由多种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而成的中间产品,旨在让用户自行配制全价饲料。我国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饲料工业通用术语》标准中对饲料添加剂如下定义:“为满足畜禽特殊需要(如为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物质。
一、饲料添加剂分类
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众说纷纭,不同学者提出不同分类方法,而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实践,认为饲料添加剂分为以下三类更易为基层工作者所接受。
1、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主要有氨基酸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等。这类添加剂的用途是补充基础日粮营养成分之不足,以使日粮达到营养成分平衡即全价性。
2、 药物饲料添加剂
主要有抗生素添加剂、激素类添加剂、驱虫剂、抗菌促长剂、生菌剂、中草药添加剂等。国内禁止使用激素类、镇静剂类等用作饲料添加剂,绝不允许使用以提高肉猪瘦肉率为目的的β—兴奋剂类。这类饲料添加剂的功效,主要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欧盟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我国也禁止滥用,须严格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执行。
3、 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
主要有抗氧化剂、脂肪抑制剂、防霉剂、调味剂等。
给猪供给全价饲料旨在提高畜禽饲料转化率,这是广大饲养者的愿望和要求。在能量和蛋白质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使用适量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即可完善配合饲料全价性,从而达到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猪用复合预混料特点及使用方法
预混合饲料是一种或多种微量成分的加有载体与稀释剂的均匀混合物,说白了,是多种添加剂的复合物。预混料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01%~5%。
“太湖3号”、“浙大1号”等在猪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5-0.6%,这些是小包装的猪用预混料,具有两大优点:一是配方普及,二是方便使用。上述包装内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未知生长因子等20多种成分。从该复合预混料组成中即可看出,几种关键性添加剂几乎都可包括在内,只要用户饲养管理得当,原料质量过关,基础料匹配合理,就能使饲料全价性得到提高,从而取得理想的使用效果,这也是该类产品在我国农村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使用上它也比较方便,该小包装预混料每包500克,内含25克复合多维小袋,使用时先将小袋内元素与其它元素混匀,可配制仔猪(包括哺乳仔猪)饲料75千克(即添加0.6%),生长肥育猪饲料100千克(即添加0.5%)。加工时可用人工投入混合机内(投入定量的一包或人工计量投入),在缺乏混合机条件下,即可使用而不发生很大的问题。
三、使用预混料注意事项
使用预混料可以提高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但预混料毕竟是生产配合饲料的一项中间产品,饲料的种类与要求变化是很大的,预混料生产时考虑再周到也很难完整地与各类全价饲料生产相配套。要用好用活预混料,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选择型号。预混料是按照不同猪种及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而科学设计的,因此用户应根据自己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阶段的预混料品种。有的用户为了贪图一时便宜,用中猪料代替小猪料,岂不知“小猪差1斤,大猪差10斤”,小猪阶段营养不足,影响了猪的后期发育,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2、 严格按推荐剂量配合饲料。很多饲养户使用预混料时常常随便改变推荐配方,有的用户为降低成本随意降低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比例,造成各项营养指标不能满足猪各个时期的生长需要,有的用户则任意加大预混料的比例,这样不但增加了成本,且易造成中毒现象。更有甚者将预混料当作“味精”,在全价饲料中再添加小包装,以至破坏了饲料的“全价性”。
3、 灵活使用推荐配方。要正确使用生产配方,可按“太湖3号”、“浙大1号”等产品说明配制,但鉴于各地猪的品种、饲料种类、同种饲料不同产地营养价值的差异及气候的变化,也允许作适当调整:
(1) 用于土猪、二元杂交猪时,可以适当减少玉米、豆粕比例,用次粉、米糠等代替一部分玉米,用菜粕、棉粕等代替一部分豆粕。
(2) 根据季节不同来调整。冬季应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可适当降低豆粕等蛋白饲料比例,但粗蛋白下降不要超过15个百分点;夏季由于采食量下降,应减少玉米等能量饲料比例,增加豆粕、菜粕等蛋白质饲料比例,并适当提高钙含量。
(3) 若用了鱼干粉或肠衣粉,可减少食盐用量,在猪群打架时,食盐则可多加,甚至提高到0.5%以上。
(4) 没有磷酸氢钙,可用1.5倍骨粉替代。
4、 正确选用原料。有的用户为了降低成本总是采购低价原料,殊不知价低则质低。如鱼粉,真正的鱼粉营养价值很好,而一旦掺假则还不如不用。
5、 预混料不宜直接使用。预混料使用时,不能直接添加,应使用倍比稀释法,且一定要搅拌均匀。
6、 更换预混料要循序渐进。突然更换预混料,猪可能不适应,从而影响采食和生长。使用预混料时应逐渐增加新料用量,减少旧料用量,约7天后就可以完全使用新预混料。
7、 注意饲料的安全贮藏。预混料贮存地点应通风良好,清洁干燥,严禁日晒雨淋,且尽可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以防营养成分失效。
8、 注意原料的粉碎粒度。粒度过大,影响消化吸收;粒度过小,不仅增加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形态结构。对猪来说,粒度在500—600um为宜。
四、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如何评估猪用预混料的优劣,重在实际使用效果,同时要注意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1、 粪便越黑越好吗?
很多农户认为,饲料好不好就看粪便黑不黑,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应该说,饲料配比合理,猪的消化吸收好,粪便也好。正确识别模式是“看一看”、“闻一闻”,不仅仅要看色泽,还要看滋润度,坚硬或稀水样粪便均为异常,尤要注意其中有无未消化的玉米、饼粕颗粒,再闻一下有无异臭味,粪便若有未消化颗粒,可以肯定,饲料消化不完全,可能饲料配方不合理。另外,要注意核查猪只发病情况,粪便的“黑”往往源于CO、CuS等浓度高低,也与原料中的鞣质量有关,如果大配方中麸皮、菜粕等多一点,粪便就黑。高铜可使粪便发黑,但这决不是使用高铜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3,4),铜在仔猪阶段(体重30千克以前)有促生长作用,且效果随环境变化而有所不同。同时,饲粮中要有足量蛋白质、氨基酸及一定水平的铁、锌,配合相应抗菌药,才能发挥高铜促生长作用(5,6,7)。高铜只有比需要量高出几十倍时才能起粪黑作用(即铜含量125—250毫克/公斤)(4),但超过250毫克/公斤就会使肝脏积蓄大量的铜,从而引起猪中毒,造成血红蛋白降低和黄疸(8),过量铜还影响激素分泌系统活性,使其活性降到临界状态,同时大量的铜被排出体外,也是一种严重污染,因此,不能添加过多的铜,决不能认为粪便发黑就是饲料消化吸收好。
2、 猪皮肤红就好吗?
毛色光亮、皮肤红润,是猪只健康的表现。如果多维欠缺,毛就会粗长、紊乱,皮肤粗糙。当然,不排除其它因素,若有寄生虫、皮肤病,皮毛均会很难看,下痢或某些传染病也会导致此类病症。
皮肤红分为正常的红润和药物性红。在饲料中人为地添加阿散酸、个别不法厂商甚至直接添加红砷或白磷,以使猪皮肤红润。添加阿散酸,主要目的不是为皮肤红,而是利用其抑菌促长作用(9,10,11),在低添加量时,有杀菌、抑菌、治疗痢疾和促生长作用。如为达到皮肤药物性红就盲目提高用量,则会发生砷中毒。中毒症状(12):过量使用,则降低生长速度,并导致头部震颤、间歇性失明、共济失调和轻瘫。活动时,猪肩部、后踝和后背肌肉颤抖紧接着出现猛烈震颤,共济失调,焦虑不安和尖叫,抽搐持续一分钟之后躺倒在地,停止颤抖。
3、 猪能吃能睡就好吗?
很多农户认为,猪能吃能睡就是好饲料。于是,不少不法厂家在预混料中添加国家严禁的镇静剂等药物。
其实,所谓能吃,即是适口性问题(爱吃甜料是猪的天性),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说,低能量、低蛋白饲料采食量高,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采食量低,猪为了保证自身的营养需要,完全能自控。如大糠,其实无营养价值,甚至是负值,在饲料中添加,采食量就会提高。因此,除了要观察猪所处的环境和健康状况外,还要注意饲料原料质量(如饲料发霉、豆粕过生、磷酸氢钙不合格等),影响适口性的杂饼类的添加比例。只要猪摄取营养全面合理,应该会很安静,如果饲养密度过高、预混料配比不科学,或猪只营养摄取不够或不平衡或患有皮肤病,均会使猪兴奋、不安。为使猪嗜睡而添加安定、利白平等催眠药物,是不可取的。
4、 粒粒可见,货真价实吗?
很多农户认为,预混料中可觅到蓝色颗粒才是好产品,实际上,所谓粒粒可见的往往是未作预处理的硫酸铜,在胃肠道溶解性、吸收性较差,过量更易引起猪的不良作用甚至发生中毒。有的厂家为了片面追逐高额利润,选用的硫酸铜等原料多为大颗粒结晶体,没有经过烘干、粉碎等处理工艺,晶体小的粒径有1.5mm,大的甚至达3—4mm,自然肉眼可见“蓝色颗粒”。一些不法商人甚至用工业级硫酸铜用于预混料生产,这不仅影响饲料品质,还极易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导致中毒发生。
DDGS的配方原则(是玉米的下脚料):
5%---15%,很好用的,保守一点5%以下,什么料都可以用.但要注意用多了可能会出现软便现象.
DDGS---含可溶物酒粕(Distillers dried grain with soluble),含有丰富的未知生长因子,其它营养指标可以查到的
在配方计算过程中,因能量有限,用量不会很大,乳猪我在2%左右,其它5%左右。我在鱼料里用的比较多。没有什么不良的反映。
肉鸡料中2%就可以了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因此,适应目前在营养配方组成、营养要求、饲料成分、加工过程中的新进展将会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除了将目标集中猪体重上之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肉品高质量,低脂肪。
一、 因型和性别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猪消耗饲料主要用于三个目的,维持身体功能;瘦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只有在日常饮食营养超过维护需要时,才能以瘦肉形式或脂肪形式用于生长。对于不同种群,由于不同的动物生长潜能、健康状态、体重、采食及环境条件和其它因素不同,日常饲料中的营养水平有极大不同。瘦肉生长率是育成—育肥猪中决定日粮中氨基酸需要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之一。营养需要和瘦肉生长遗传潜能之间的关系在猪的营养中将继续起重要作用。高瘦肉基因型猪比中等瘦肉基因型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8到95%),以达到最快的瘦肉生长和日增重。那些具有高瘦肉沉积的猪比中等能力的猪每天饮食中多消耗20%赖氨酸,总量都平均少消耗9%饲料。但是,要想达到实现瘦肉型猪的瘦肉增长能力,则在日粮中要相应调整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因为种猪生产者,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具有瘦肉生长潜能的猪,为达到最大瘦肉生产潜能,在日粮配方中应考虑到基因型和性别的差异,后备猪比去势猪需要更多的氨基酸和较少的饲料摄入,因为比去势猪有更高的瘦肉率。Friesen等(1992)证实后备猪能够增加中等和高瘦肉率基因型猪的差别。这个研究表明为实现高瘦肉基因猪的潜能,必须注意性别在日粮中的差异。虽然阉公猪和后备母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但是高瘦肉后备母猪的需要高。这个研究也证实饲喂不足会导致高瘦肉基因型猪与中等瘦肉率基因型有相似的生长表现。
二、 定采食的因素及对能量和氨基酸供应的影响
1、 采食量的调控
猪采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影响猪采食行为及采食量。AB01富安宝是一种新型动物采食中枢调节剂,在猪体内能刺激神经肽Y(NPY)的分泌,使用AB01富安宝,血液中NPY的浓度可提升20-30%,NPY具有激发猪摄食中枢兴奋性,使猪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神经肽Y(NPY)具有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甲状腺激素(T3、T4)等激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猪生长。
2、 年龄和摄入的能量对蛋白沉积的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育肥猪的自由采食量是由日消化能量决定(Forbes等,1989;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8),当日粮能量密度增加,自由采食量下降。然而,在生长猪(直到最大体重50kg),肠容量限制日采食量。大多数育肥猪,能量(饲料)摄入影响其生长,日能量摄入随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育成猪随能量密度增加,饲料转化率和生长率也增加。
在育肥阶段,能量摄入通常并不限制瘦肉增长。因此,在能量摄入和机体蛋白沉积之间没有关系,采食并不影响日氨基酸需要。另外,瘦肉生长更受蛋白驱动,育肥猪日粮应该以氨基酸摄入为基础组成。
3、 可消化氨基酸供应与体重和瘦肉相关性
赖氨酸日粮水平可获得氨基酸与可消化能量比,摄入能量限制了瘦肉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能量摄入能够增加蛋白沉积,反过来,又增加了日常的氨基酸需求。育肥猪能量摄入不影响瘦肉生长,氨基酸需要每天以克计。这样,该需要就不依赖于采食,尽管采食量在不同猪群和生产单位相差极大。为在配方中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育成猪日粮的能量密度不同,应按下述方法调整日粮中可获得赖氨酸水平:对于育成猪来说,当能量摄入限制生长,日粮必须根据每日可利用赖氨酸对可消化能比率进行配制(克,赖氨酸/大卡可消化能)。对于育肥猪来说,当能量摄入不影响生长时,日粮应以每日赖氨酸摄入配比。
三、 蛋白质量对生长表现的影响
1、 日粮配比中不同的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对以玉米为主日粮的育成猪开展研究,以肉或骨肉粉来代替日粮中本来以大豆提供的50%蛋白,正如预计,粗蛋白替代降低了日增重和料/肉比率,当添加色氨酸,提供和对照组等量的色氨酸时,生长表现并无明显改善。但是,当同时补充赖氨酸和色氨酸时(达到和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明显改善,并且超过了对照组。Tanksley和Knabe(1984)的另外研究表明,以高梁为基础日粮中,棉籽饼代替豆饼来提供蛋白时,结果也显示以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比以粗蛋白或总赖氨酸为根据组成配方更好。)
2、 氨基酸平衡和理想蛋白的概念
猪并不需要蛋白本身,但需要个别氨基酸达到一定水平,和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在大多数实际猪日粮中,氨基酸时限制性氨基酸。这样首先大致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水平,然后推导其它氨基酸的水平,建立理想氨基酸之间的平衡。
因为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理想蛋白的概念以赖氨酸作为标准氨基酸,还有是因为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机体蛋白合成,而且不同年龄猪群对赖氨酸需求比其它氨基酸相对容易确定。另外,赖氨酸容易分析,原材料中的赖氨酸众所周知。
猪群体重和生长速度不同,需要的氨基酸平衡也不同。当体重增加时就需要更多的蛋白来维持机体功能,因为维持机体功能的许多蛋白包含大量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当猪体重增加时,就需要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以赖氨酸形式表述。
3、 提高猪机体对氨基酸利用率
猪生长育肥阶段需要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维持基础代谢和保持高瘦肉沉积,提供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是必要的,但负面影响是粪氮排出增加,环境污染加重。SSI动物生长素可降低猪体内生长抑素(SS)水平,使体内内源性生长激素(GH)合成释放增加,对生长与蛋白质合成起主导作用的生长激素促进肌肉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细胞分裂加速,血液中脲氮(PUN)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表现为正氮平衡,粪氮排出减少,提高机体对氨基酸的利用率。
总结
育成猪的蛋白沉积能力是决定生长表现和日粮氨基酸需要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基因型和性别之间,瘦肉增长存在很大差别。了解能量与蛋白沉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这两者的因素,对于理解生长表现能力和对育成猪的制约都处于中心地位,对饲喂和整体日粮设计也必需考虑到这些因素。日粮组成中理想蛋白这一概念成为饲养动物满足需要的有利工具,也能最低限度地降低氮的排泄而不影响生长。
文献报道的经验公式及数学模型
1.通过常规化学成分计算鸡饲料代谢能的公式(单位:kcal/kg;饲料中养分均以百分崐含量表示)
━━━━━━━━━━━━━┳━━━━━━━━━━━━━━━━━━━━┳━━━━━━━━━━━━━━━
一般谷物以及副产品: ┃ ┃发表者:
玉米 ┃MEn=36.21×CP+85.44×EE+37.26×NFE ┃Janssen,1989
玉米 ┃AME=4.219-0.116CF/DM ┃张子仪,1981
玉米 ┃AME=4.513-0.107ADF/DM ┃张子仪,1981
高粱(单宁〈0.4%) ┃MEn=31.02×CP+77.03×EE+37.67×NFE ┃Janssen,1989
高粱(单宁〉1/0%) ┃MEn=21.98×CP+54.75×EE+35.18×NFE ┃Janssen,1989
高粱 ┃ME=3152-357.79×单宁酸 ┃Gous et al.1982
高粱 ┃ME=38.55×DM-394.59×单宁酸 ┃Janssen,1989
高粱 ┃ME=3062+887×CF-202.5×(CF)2 ┃Moir and Connor,1977
高粱 ┃ME=4412-90.34×ADF ┃Moir and Connor,1977
高粱 ┃ME=3773+65.73×APF-3.272×(APF)2 ┃Moir and Connor,1977
小黑麦 ┃MEn=34.49×CP+62.16×EE+35.61×NFE ┃Janssen,1989
小麦 ┃MEn=34.92×CP+63.1×EE+36.42×NFE ┃Janssen,1989
精米 ┃MEn=46.7×DM-46.7×ASH-69.55×CP ┃
┃ +42.95×EE-81.95×CF ┃Janssen,1989
脱脂米糠 ┃MEn=46.7×DM-46.7×ASH-69.54× ┃
┃ CP+42.95×EE-81.95×CF ┃Janssen,1989
大米产品 ┃MEn=4759-88.6×CP-127.7×CF+52.1×EE┃Janssen et al.,1989
小麦次粉 ┃MEn=40.1×DM-40.1×ASH-165.39×CF ┃Janssen,1989
小麦和小麦产品 ┃MEn=3985-205×CF ┃Janssen et al.,1979
小麦和小麦产品 ┃MEn=3926-181×CF ┃Janssen et al.,1979
麸皮 ┃AME=3.940-0.209CF/DM ┃张子仪,1981
麸皮 ┃AME=4.094-0.149ADF/DM ┃张子仪,1981
大麦和大麦产品 ┃MEn=3078-90.4×CF+9.2×STA ┃Janssen et al.,1979
燕麦和燕麦副产品 ┃MEn=2970-59.7×CF+116.9×EE ┃Janssen et al.,1979
淀粉工业副产品: ┃ ┃
玉米湿磨副产品 ┃MEn=4240-34.4×CP-159.6×CF+ ┃Janssen et al.,1979
┃ 13.5×EE ┃
玉米蛋白粉(CP=65%) ┃MEn=40.94×CP+88.17×EE+33.13×NFE ┃Janssen,1989
玉米蛋白粉(CP=40%) ┃MEn=36.64×CP+73.30×EE+25.67×NFE ┃Janssen,1989
玉米蛋白饲料(CP=20%) ┃MEn=42.35×DM-42.35×ASH-23.74× ┃Janssen,1989
┃ CP+28.03×EE-165.72×CF ┃
糖业副产品: ┃ ┃
甜菜或甘蔗糖蜜 ┃MEn=40.01×SUG ┃Janssen,1989
白糖 ┃MEn=38.96×SUG ┃Janssen,1989
酒精副产品: ┃ ┃
啤酒干糟(玉米DDG) ┃MEn=39.15×DM-39.15×ASH-9.72× ┃Janssen,1989
┃ CP-63.81×CF ┃
干酒精糟水(DDS) ┃ ┃
玉米(DDS) ┃MEn=34.06×CP+40.82×EE+26.91×NFE ┃Janssen,1989
块根类(干): ┃ ┃
甘薯(干) ┃MEn=8.62×CP+50.12×EE+37.67×NFE ┃Janssen,1989
木薯粉 ┃MEn=39.14×DM-39.14×ASH-82.78×CF ┃Janssen,1989
木薯粉 ┃MEn=4054-43.4×ASH-103×CF ┃Janssen et al.,1979
油籽及其加工产品: ┃ ┃
花生饼 ┃AME=3.903-0.110CF/DM ┃陈雪秀,1983
花生饼 ┃AME=3.327+0.048EE/DM-0.073CF/DM ┃陈雪秀,1983
棉籽饼(粕) ┃MEn=21.26×DM+47.13×EE-30.85×CF ┃Janssen,1989
棉籽产品 ┃MEn=2153-31.8×CF+43.5×EE ┃Janssen et al.,1979
花生饼(粕) ┃MEn=29.68×DM+60.95×EE-60.87×CF ┃Janssen,1989
花生副产品 ┃MEn=3072-39.1×ASH-47.6×CF ┃Janssen et al.,1979
┃ +63.7×EE ┃
菜籽饼 ┃MEn=29.73×CP+46.39×EE+7.87×NFE ┃Janssen,1989
菜籽饼 ┃MEn=32.67×CP+64.96×EE+13.24×NFE ┃Janssen,1989
大豆饼 ┃MEn=37.5×CP+70.52×EE+14.9×NFE ┃Janssen,1989
大豆饼 ┃MEn=37.5×CP+46.39×EE+14.9×NFE ┃Janssen,1989
大豆饼粕 ┃MEn=2702-57.4×CF+72.0×EE ┃Janssen et al.,1979
大豆饼(热榨) ┃MEn=36.63×CP+77.96×EE+19.87×NFE ┃Janssen et al.,1979
大豆饼(热榨、颗粒) ┃MEn=38.79×CP+87.24×EE+18.22×NFE ┃Janssen,1989
全脂大豆(粉状) ┃MEn=2769-59.1×CF+62.1×EE ┃Janssen et al.,1979
大豆 ┃AME=4.830-0.234CF/DM ┃张子仪.1981
大豆 ┃AME=6.684-0.272ADF/DM ┃张子仪.1981
豌豆 ┃AME=5.499-0.303CF/DM ┃张子仪.1981
豌豆 ┃AME=5.122-0.174ADF/DM ┃张子仪.1981
全脂大豆(颗粒状) ┃MEn=2636-55.7×CF+82.5×EE ┃Janssen et al.,1979
向日葵仁饼(非浸出) ┃MEn=36.64×CP+89.07×EE ┃Janssen,1989
┃ +4.97×NFE ┃
向日葵产品 ┃MEn=3999-189×ASH-58.5 ┃Janssen et al.,1979
┃ ×CF+59.5×EE ┃
向日葵饼(机榨带壳) ┃MEn=26.7×DM+77.2×EE-51.22×CF ┃Janssen,1989
向日葵粕(去壳) ┃MEn=6.28×DM-6.28×ASH+25.38 ┃Janssen,1989
┃ ×CP+62.62×EE ┃
树叶: ┃ ┃
槐叶 ┃AME=3.697-0.191CF/DM ┃张子仪.1981
槐叶 ┃AME=3.605-0.126DF/DM ┃张子仪.1981
动物副产品: ┃ ┃
脱脂奶粉 ┃MEn=40.94×CP+77.96×EE+19.04×NFE ┃Janssen,1989
乳清粉(低乳糖) ┃MEn=38.79×CP+77.96×EE+19.04×NFE ┃Janssen,1989
肉骨粉 ┃MEn=33.94×DM-45.77 ┃Janssen,1989
┃ ×ASH+59.99×EE ┃
鱼粉(CP=60%,65%,67%) ┃MEn=35.87×DM-34.08×ASH ┃Janssen,1989
┃ +42.90×EE ┃
鱼粉(鲱鱼) ┃MEn=35.87×DM-34.08×ASH ┃Janssen,1989
┃ +42.90×EE ┃
血粉(喷雾干燥法) ┃MEn=34.49×CP+64.96×EE ┃Janssen,1989
血粉(滚筒干燥法) ┃MEn=31.88×CP+60.32×EE ┃Janssen,1989
羽毛粉 ┃ ┃
(胃蛋白酶消化率=80%) ┃MEn=33.2×CP+57.53×EE ┃Janssen,1989
家禽下脚料粉 ┃MEn=31.02×CP+74.23×EE ┃Janssen,1989
家禽下脚料粉(高脂肪) ┃MEn=31.02×CP+78.87×EE ┃Janssen,1989
家禽下脚料 ┃TMEn=-725+0.841×GE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4070-142×Ca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4330-61×ASH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5060-263×ASH+491×Ca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479+89×CP-1094×P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11340-103×CP-327×Ca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934-69×CP-110×ASH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TMEn=561-154×Ca-622×P ┃Pesti et al.,1986
家禽下脚料 ┃MEn=556-63×ASH-506×P ┃Pesti et al.,1986
油渣 ┃MEn=20041-23.0×IV-319.1×C16:0 ┃Janssen et al.,1979
┃ -153.4×18:0 ┃
油脂类 ┃ ┃
脂类和油类 ┃MEn=8227-10138[-1.1685(不饱和:饱和)] ┃Ketels and DeGroote,1989
所有的油和脂 ┃MEn=28119-235.8(C18:1+C18:1)-6.4 ┃Huyghebaert et al.,1988
┃ (C16:0)-310.9(C18:0)+0.726(IV ┃
┃ ×FR1)-0.0000379 ┃
┃ [IV(FR1+FFA)]2 ┃
植物油(游离脂肪酸〈50%) ┃MEn=-10147.94+188.28×IV+155.09FR1 ┃Huyghebaert et al.,1988
┃ -1.6709(IV×FR1) ┃
植物油(游离脂肪酸〉50%) ┃MEn=1804+29.7084×IV+29.302×FR1 ┃Huyghebaert et al.,1988
动物油(游离脂肪酸〈40%) ┃MEn=126694+1645×IV+838.4×C16:0 ┃Huyghebaert et al.,1988
┃ -215.3×C18:0+746.61FR1+356.12 ┃
┃ (FR1+FFA)-14.83(IVFR1) ┃
动物脂肪(游离脂肪酸〉40%) ┃MEn=-9865+194.1×IV+300.1×C18:0 ┃Huyghebaert et al.,1988
━━━━━━━━━━━━━┻━━━━━━━━━━━━━━━━━━━━┻━━━━━━━━━━━━━
注:本部分内容系引用文献材料,1kcal=4.18kJ(下同)。
GE──总能;ME──代谢能;MEn──氮校正谢能;TMEn──氮校正真代谢能;CP──粗蛋白;EE──醚浸提物;CF──
粗纤维;NFE──无氮浸出物;ADF──酸洗纤维;APF──酸-胃蛋白酶处理纤维;STA=淀粉;SUG=糖;IV=碘价;C16:0=
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油酸;C18:2=亚油酸;FFA=游离脂肪酸;FR1=柱层析第一组分,含有甘油酯和其他非
极性成分;DM=干物质。
2.不同学者提出的通过非氮物质(NNM)估测猪消化能值的简单回归方程示例
能量消化率(%)=91.33-2.19CF% (Lucas,1949)
表观能量消化率(ADE)%:
小麦麸 ADE=96.29-3.04CF% r=0.938
ADE=95.35-2.23ADF% r=0.938 RSD=1.69
ADE=96.34-0.865NDF% r=0.958 RSD=1.12
苜蓿粉 ADE=96.02-2.09CF% r=0.988 RSD=0.71
ADE=93.83-1.75ADF% r=0.983 RSD=0.62
通用 ADE=100.77-1.19NDF% r=0.955 RSD=1.02
ADE=96.71-0.886NDF% r=0.959 RSD=1.31(Drennan and Maguire 1970)
能量消化率(%)=91.48-2.22CF% r=0.916 RSD=2.21(Drennan and Maguire 1970)
能量消化率(%)91.78-1.77ADF% r=0.943 RSD=2.25(King and Taverner 1975)
量消化率(%)=94.20.944NDF%
DE(kcal/kg干物质)=4068.7-103.37CF% r=0.89 RSD=156.8(Drennan and
Maguire 1970)
DE(kcal/kg干物质)=4102.9-84.99MADF% r=0.92 RSD=140.4
DE(kcal/kg干物质)=4269-81MADF% r=0.85* RSD=385
DE(kcal/kg干物质)=4323-437CF% r=0.90* RSD=339
DE(kcal/kg干物质)=4179-86ADF% r=0.96* * RSD=211
DE(kcal/kg干物质)=4228-140CF% r=0.97* * RSD=184
注:1kcal/kg=4.18kJ; ADE──表观消化能;DE──消化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
中性洗涤纤维;*──青饲料+基础饲料;* *──高蛋白质饲料以外的饲料。
3.通过常规成分计算氨基酸的公式:
羽扇豆: 蛋氨酸含量=0.220-0.003X2+0.008X3-0.002X4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950-0.013X2-0.013X3
赖氨酸含量=1.401+0.018X1-0.034X2-0.014X4
苏氨酸含量=0.258+0.021X1-0.010X2+0.041X3
色氨酸含量=0.042+0.010X1
精氨酸含量=0.769+0.114X1-0.058X2-0.172X5
高梁: 蛋氨酸含量=0.057+0.013X1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86+0.028X1+0.014X4-0.024X5
赖氨酸含量=0.275+0.010X1-0.039X3-0.0233X4+0.035X5
苏氨酸含量=0.258+0.021X1-0.010X2+0.041X3
色氨酸含量=0.142+0.014X1+0.012X2-0.07X3-0.064X5
精氨酸含量=0.266+0.016X1+0.009X2-0.024X4+0.074X5
肉骨粉: 蛋氨酸含量= 0.705+0.010X1-0.030X2+0.012X3+0.056X4-0.022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1.118+0.046X1+0.037X2
赖氨酸含量=4.763-0.09X2-0.063X5
苏氨酸含量=0.002+0.038X1-0.010X5
色氨酸含量=-1.732+0.023X1+0.056X2-0.027X3-0.131X4
精氨酸含量=5.456-0.092X2-0.057X3-0.025X5
蚕豆: 蛋氨酸含量=0.128+0.019X1-0.009X2-0.010X4+0.096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185+0.044X1-0.057X3-0.013X4
赖氨酸含量=0.161+0.030X1-0.111X3+0.028X4+0.128X5
苏氨酸含量=0.399-0.014X1+0.060X2+0.018X4-0.105X5
色氨酸含量=0.094+0.16X1-0.029X2+0.243X5
精氨酸含量=-0.916+0.069X2-0.220X5
米糠(全脂):蛋氨酸含量=0.032+0.014X1-0.002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152+0.027X1-0.003X3-0.004X4-0.004X5
赖氨酸含量=131+0.031X1+0.006X5
苏氨酸含量=0.020+0.025X1+0.002X2+0.005X4+0.001X5
色氨酸含量=0.059+0.004X1+0.005X5
精氨酸含量=-0.031+0.043X1
大豆饼(含粗蛋白质44% ̄48%):蛋氨酸含量=0.175+0.008X1+0.022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190+0.017X1+0.062X5
赖氨酸含量=-0.113+0.058X1+0.067X5
苏氨酸含量=1.558+0.016X1-0.029X2-0.037X3-0.027X4
色氨酸含量=-0.201+0.022X1-0.024X5
精氨酸含量=1.022+0.068X1-0.113X5
向日葵仁饼:蛋氨酸含量=-0.045+0.019X1+0.016X2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44+0.039X1
赖氨酸含量=1.156+0.016X1+0.004X2-0.012X4-0.036X5
苏氨酸含量=0.317+0.029X1-0.040X3
色氨酸含量=-0.354+0.020X1+0.005X3
精氨酸含量=-0.528+0.095X1
小 麦: 蛋氨酸含量=0.196+0.010X1-0.009X2-0.041X4-0.003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07+0.058X1-0.005X2+0.044X3-0.020X4
-0.029X5
赖氨酸含量=0.390+0.014X1-0.020X2+0.081X3+0.016X4-0.014X5
苏氨酸含量=0.072+0.034X1-0.007X2+0.055X3+0.063X4-0.017X5
色氨酸含量=0.058+0.005X1-0.014X3
精氨酸含量=0.381+0.022X1-0.018X2+0.015X3-0.002X5
大 麦: 蛋氨酸含量=0.037+0.013X1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319+0.029X1+0.029X3+0.015X4
赖氨酸含量=0.051+0.020X1+0.012X2
苏氨酸含量=0.055+0.027X1
色氨酸含量=0.006+0.011X1
精氨酸含量=-0.019+0.034X1+0.018X2
玉 米: 蛋氨酸含量=0.113+0.011X1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53+0.030X1
赖氨酸含量=-0.100+0.046X1
苏氨酸含量=-0.056+0.023X1+0.007X2+0.016X3+0.010X4
色氨酸含量=0.263-0.013X1
精氨酸含量=-0.036+0.055X1
玉米蛋白粉:蛋氨酸含量=0.480+0.023X1-0.016X2-0.009X3-0.058X4+
0.008X5崐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0.051+0.051X1-0.029X2-0.007X3+0.005X5
赖氨酸含量=-1.687+0.042X1+0.0017X2-0.006X3+0.121X4
苏氨酸含量=-1.424+0.054X1+0.003X3+0.121X4-0.004X5
色氨酸含量=-3.558+0.061X1-0.006X3+0.230X4+0.011X5
精氨酸含量=-1.039+0.049X1+0.005X2-0.004X3+0.049X4-0.006X5
鱼 粉: 蛋氨酸含量=8.891+0.026X1-0.373X4-0.07X5
蛋氨酸+胱氨酸含量=5.003-0.065X2-0.070X3-0.075X4
赖氨酸含量=2.202+0.055X1+0.067X2-0.752X4-0.057X5
苏氨酸含量=4.455-0.036X2-0.037X3-0.182X4-0.061X5
色氨酸含量=-0.400+0.012X1+0.024X3-0.137X4+0.009X5
精氨酸含量=3.634+0.026X1-0.033X2-0.260X4-0.048X5
注:各种氨基酸和饲料中其它成分均用百数表示。X1──粗蛋白质;X2── 水分;X3──
脂肪;X4──纤维;X5──灰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