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65|回复: 14

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山西卖牛事件(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8 15: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9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最近,国际市场上大幅涨价的不止是黑色的石油,还有白色的牛奶。美国市场4月份牛奶价格达每100磅15.80美元,比去年上涨1.9美元,预计今年内将创下每100磅17.30美元的历史新高。
不过,国际市场上牛奶价格上涨的消息,并不能让山西山阴县的奶农高兴起来,因为他们眼下最关心的不是牛奶的价格,而是牛肉能卖多少钱?
山西奶牛养殖大县大量奶牛沦为菜牛
每天下午,太阳没有落山之前,在朔州山阴县山阴村的农户门前,总会出现同样的忙碌情景。收牛人打开车门,牵牛上车,对于不听话的奶牛则采取强硬措施,最后关起车上的栅栏。
记者:“这个牛你拉到什么地方去?”
收牛人:“北京、石家庄。”
记者:“做什么呢?”
收牛人:“做了菜牛了,杀了。”
记者注意到,被拉上车做菜牛的奶牛,许多年龄并不大,一些奶牛的耳朵上,还挂着注有编号的黄色标签,说明它们都是经过登记的正规的奶牛。
记者:“它们是不是淘汰(奶)牛?”
收牛人:“不是。”
记者:“就是说它们现在还在产奶。”
收牛人:“产奶。”
在被当作肉牛卖掉的奶牛中,许多牛每天的产奶量都在40到50斤,但做贩牛生意的商户,几乎每天都能在附近的村庄收购到一车同样的奶牛。
记者:“现在一般一个月(收牛)能有多大的量?”
收牛人:“走个20车。”
令记者感到不解的是,明明是正在产奶的奶牛,养牛的农户们却要纷纷将其卖掉,给牛贩子当肉牛进行宰杀。
农户:“现在这个奶牛老百姓不能养了,没有利(润)。”
山阴县是全国闻名的奶牛养殖大县。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奶牛养殖业,到2005年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6.85万头,有的村子奶牛比人还多,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奶牛。可以说,黑白相间的奶牛就是山阴农民的命根子,但为什么他们现在却愿意把奶牛当肉牛杀掉呢?。
马生文,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的养牛户,养奶牛已经有20年了。最多时,家里饲养了20多头奶牛。一大早,牛贩子又找上了他的家门。
牛贩子:“都给了3300元的价。”
马生文:“你再涨上100元,我就卖了。”
牛贩子:“那就涨100元。”
马生文要卖的奶牛只有3岁,今年头次产奶,每天产奶50斤。虽然心里不想卖,但因为牛贩子出的价格比其他人高出了100多元,就出手了,100元对马生文有极大的诱惑力。按照以往的价格,他的奶牛应该卖到1万8千元左右,现在只卖了3400元,相差一万多元的价格,让马生文感到很无奈。在把牛牵出家门的时候,他一直闷闷不乐。
马生文:“(现在)不高兴,不高兴也得卖了。”
马生文:“牛都哭了,就是,就是流泪了,喂了三四年了。趁现在膘情好的时候,卖个价钱稍微高一点,再过了一些时间膘情不好,连肉价也卖不上去。”
从去年开始,马生文已经第5次卖牛了,现在家里的奶牛已经由原来的20几头,减少到了10多头。
马生文:“现在没有办法,养牛赔的不行,赔钱了,养的多赔的多。”
收牛人:“收大牛,小公牛。”
在张堡村,村民们告诉记者,收牛车天天都在村子里转悠。在一辆车的后面,记者看到,几只小牛犊,被捆住四肢,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村民:“刚下的小牛犊,就是刚刚生下的小牛,就卖了。”
记者:“买了以后你怎么处理呢?准备要杀了吧?”
收牛人:“恩。”
据收牛人介绍,以前因为公牛犊和母牛犊的价格相差十几倍,自己收到的全都是公牛犊,从没有收到母牛犊。
收牛人:“(现在)母的也当公的卖,只要不产奶了,母的也当公的卖了。”
记者:“母的(现在)多少钱?”
收牛人:“让我们买母的和公的价格是一样的。”
记者:“以前母的卖多少钱?”
收牛人:“以前母的卖5千来块钱。”
记者:“现在呢?”
收牛人:“也就300来块钱。”
村里散养的奶牛户,因为熬不住把牛给卖了,那么规模大一些的奶牛场的情况又如何呢?在村里一个占地有20多亩的奶牛场里记者看到,现在有一半的场地,只能看到一些竖起的栅栏,空荡荡的养牛场上,除了晾晒的一堆玉米以外,早已看不见奶牛的踪影。
奶牛场主人郭继甫:“赔的实在是没有办法,撑不住了,卖掉了。”
记者:“卖了多少头牛?”
郭继甫:“卖了16头。”
奶牛场原有的32头奶牛,现在已经卖了一半。奶牛场的主人郭继甫告诉记者,为了发展奶牛生产,2003年全家人倾其所有,把牛场从原来的村子里搬到了乡里免费提供土地的奶牛育园小区,为此家里还拉上了饥荒。
郭继甫:“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借了30多万。”
30多万,对于处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朔州地区农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郭继甫夫妇的心里,自然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郭继甫:“按原计划,奶价要不掉呀,按原来的价格,就是30多万也不成问题,就是有3年时间就还上去了。一年你就要挣到10万基本是差不多,也许比10万还要高,也能达到11到12万。”
然而让郭继甫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从2005年起,由于饲料不断的上涨,养牛的成本不断增加,玉米从原来的0.4元涨到了0.7元以上,而卖出的奶价则有原来的每斤1.05元下降到了现在的0.85元。
郭继甫:“亲戚朋友30多万,也没有还上去。”
不但家里的饥荒没有还上,而且由于饲料不断涨价,整个牛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因此郭继甫夫妇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全家人是一筹莫展。
郭继甫:“现在的心情是愁得一点办法也没有。”
无奈之下,夫妻俩从家里搬到了养牛场进行居住,以4万6千元的价格,卖掉了村里的自家住房,以解牛场的燃眉之急。
郭继甫:“这牛养的维持不了,买饲料,买玉米。”
虽然卖了家里的房子,但他们的奶牛场,仍然难以维持。
郭继甫:“再下面啥也没有了。”
房子卖了,该想的办法也都想到了,眼下,为了生计,郭继甫夫妇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卖牛。
郭继甫:“孩子念书也要钱,没钱就得卖牛,亲戚朋友有的催得厉害的,没办法就卖牛,一没钱就卖牛,一没钱就卖牛。”
饲料涨价牛奶跌价,养牛户有本难念经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饲料价格飞涨,牛奶价格却一跌再跌。前张堡村的奶农实在养不起那么多奶牛,只能*卖一半,养一半的办法苦苦支撑,原本一万多元的奶牛被当作几千元的肉牛甩卖。现在,养牛成了前张堡村的一件伤心事,只要一提起来,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前张堡村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她大儿子也是一个奶牛养殖户。
老人:“就在这养的。”
记者:“养了多少头牛?”
老人:“养了10几个牛。”
因为现在养奶牛亏本,儿子实在撑不下去了,今年3月卖掉了所有的奶牛,一家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老人:“养不起牛了,孩子念书都养不了,就走了。”
在空荡荡的房子看着儿子家里4口人的照片,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前张堡村,还在饲养奶牛的养殖户,目前也是举步维艰。村民赵成兵,原有奶牛30多头,现在卖得只剩下21头,但在他给牛喂饲料的时候,记者发现他只准备了6份。
山西朔州前张堡村村民赵成兵:“就给产奶牛喂点料,那些牛就不喂料,就给它喂点草。”
记者注意到,在给产奶的奶牛准备的6份饲料中,赵成兵给的份量也不是很足。
赵成兵:“(以前这个料)应该是到这,可是你不喂这点,一点奶也没了。”
在赵成兵家里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两只骨瘦如柴,十分虚弱的小牛犊。
赵成兵:“只让它死不了,活着就行了。”
由于母牛犊的价格由原来的5000元的价格下降到现在的400元左右,牛犊在市场上卖不了多少钱,赵成兵只能自己养了。而现在饲养牛犊的热情,赵成兵也不如从前了。
赵成兵:“(以前是养得)圆圆的胖胖的”
再加上饲料的涨价,现在给牛犊喂的饲料也有所减少。
赵成兵:“(每天)最少应该喂9斤奶,甚至是10斤到12斤。”
记者:“现在你喂了多少?”
赵成兵:“喂7斤奶。”
记者在现场抓发现一个有趣的画面,与两只瘦骨嶙峋的牛犊在一起的是一头被饲养得又圆又胖的小猪崽,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成兵:“这个猪我拼命地喂它,我能得了利,牛,我越喂我越赔。”
养奶牛曾经是奶农致富的希望,可现在反倒还不如养猪。山阴县畜牧局算过一笔帐,平均每头奶牛一年产奶10600斤,按照每斤收购价0.85元计算,奶农卖掉9000斤牛奶,才够付饲草成本,而剩下的1600斤牛奶,还要负担奶牛疾病防治、雇工工钱等开销,到头来养牛户只能赔钱。采访中,一些养牛户把矛头指向了奶站,他们奇怪奶站为什么一直按每斤0.85元的政府最低保护价收购?难道奶站就不能提提价吗?
在后所乡,每到下午的时候,养牛户都要赶着自家的奶牛到奶站挤奶,挤下的奶由各村的奶站作为原料奶进行收购,统一卖到各家乳品加工。由于现在养牛户减少了精饲料的数量,牛奶的质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奶站负责人:“(奶中含的)脂肪过去是3.6几,现在成了3.12—3.13,蛋白质过去是3.10,现在成了2.8、2.9。”
奶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养牛户不愿多喂,另一方面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的价格也偏低,许多奶站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奶站负责人:“我们是有苦说不出,你说是让农民喂,农民舍不得喂,你价格给不上去
我咋能多喂了。乳品企业说你质量不合格,我就按照不合格的价格收,你(奶站)想交就交不交就拉走。”
据了解,朔州市共有奶站400多个,而目前在经营上,也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奶站的负责人曾算过一笔帐。
奶站负责人:“每市斤(奶)八角五分,我们去厂里卖好了九角六分钱,一市斤我们的(差价)等于是一角一分五,去除人工费、燃煤费、电费、燃油费,除去以后没几个钱了。”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
朔州全市的奶牛存栏数达到15万头,占山西省的一半以上,现在被当作肉牛宰杀的奶牛已经超过1万头。记者报道中发现了当地奶牛养殖业陷入了一个怪圈:饲料价格上涨,奶农的牛养不好,牛奶质量下降,加工企业的收购价越来越低,到头来奶农收入下降,就更不可能买到足够的饲料喂牛。在怪圈中,奶农、奶站都陷入了困境,那乳品加工企业又怎么样呢?
卫占成曾经是朔州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现为市奶业协会理事长,他给记者说了一句顺口溜。
朔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卫占成:“料价降不了,奶价涨不了,政府保不了,奶农受不了。”
卫占成告诉记者,目前朔州有伊力、蒙牛、古城等大型乳品企业,在此建厂收购原料奶。为了协调牛奶的收购价格,在他的努力下,又一次召开了全市乳品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但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当会议进行到一半时,他向记者提出了停止拍摄的要求。
卫占成:“我是想叫他提一分算一分,他是在那讨价还价,这个很难衡量,那个标准很难制定,最后我们也没定下来,定了一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话你们在的话就很不好弄。”
虽然商定一个月以内解决奶价问题,但到时候收购的价格能不能提高,卫占成心里也没有底。
卫占成:“现在大市场在朔州这个局部左右不了(价格),就是朔州几家企业也左右不了(价格)。”
在奶农不断亏损的情况,乳品企业到底有没有提高收购奶价的可能呢?记者在朔州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各家乳品厂出售的产品的包装盒上都贴上了赠送的字样。
超市负责人:“竞争从去年开始,竞争比以往要强烈一点。”
超市中,一家企业买一箱牛奶,赠送3袋,并且还能兑奖,另外一边的企业就针锋相对,买一箱赠送4袋。
超市负责人:“以前一般就是(赠送)两袋三袋,现在就是(赠送)三袋四袋。”
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乳制品的价格不但没有变过,而且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必将导致奶制品销售价格的下降。
超市负责人:“厂家赠得越多等于是变相降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市场的竞争以及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等原因,现在乳制品企业利润也在不断的减少。
山西朔州市某乳品企业负责人温日厚:“国产奶制品高度的同质化就那么个东西,两三年来打这个价格战,非常可怕。”
因为企业的价格战,加上产品利润的不断压缩,温日厚认为,短期内企业很难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
温日厚:“如果市场没有转机的话,这个提价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根本没有。”
看来奶制品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奶牛养殖户被飞涨的饲料价格压得喘不过气,急需乳品加工厂家提高牛奶收购价,但另一边,加工厂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不得不连连杀价,拼命压低成本。本来,奶农、奶站、加工企业都应该从乳品产业链上受益,可现在为什么全都越过越艰难呢?
据了解,2002年,国内一些规模大的企业纷纷进入朔州,进行建厂,为了抢占奶源,许多厂家不断提高牛奶的收购价格,最高时,每斤牛奶的价格上涨到了1.05元。
奶牛场主人郭继甫:“(当时)下一头小母牛也就是五六千块钱,大牛卖一头就是一万八到两万块钱.”
如此高的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当地农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使整个朔州奶牛的存栏量由2002年的6万头,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底的15万头,增长了两倍多。
朔州市畜牧局局长赵养力:“我感觉(牛奶)有些过剩。”
除了奶源过剩,造成奶价过低以外,记者在朔州的养牛村还看到,许多奶牛只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就地喂养,卫生条件、饲养条件都极其简陋。这一因素也是造成牛奶价格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朔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卫占成:“我们的散养户科技水平低,有传统的养殖业向现在奶业过渡,那不是贴个标签就过渡了。”
在朔州市畜牧局,赵养力告诉记者,现在除了要进行规模化,科学化养牛,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控制总量,建立企业与养牛户利益与市场风险共享的机制以外,政府部门还应该指定适当的保护价格。
朔州市畜牧局局长赵养力:“随着饲料的涨价,饲料涨了多少价,奶就应该涨多少价,如果乳品企业不出这个钱,政府也应该考虑这个钱。”
半小时观察:不要所有问题都由农民扛
前些年,有广西的农民砍荔枝树、陕西的农民砍苹果树,现在又轮到山西的农民杀奶牛了。同样的悲剧在不同时间,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一再上演,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市场规律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又不能全怪市场在惹祸。
我国奶业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超常规高速发展,乳品消费量年均增长14.6%,10年内翻了10倍以上。然而,有许多矛盾与问题被疏忽、掩盖和积累起来,一窝蜂大办奶业,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盲目扩充,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抢奶源、抢市场。所有这些缺陷,在市场高速成长的时候很容易被掩盖,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马上显现出来。而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企业,这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向下转嫁危机,最后逼的奶农不得不卖掉养家糊口的奶牛。
实际上,农业、畜牧业现在不少都采用这种“农户+公司”的模式,虽然他们之间两厢情愿,但大多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缺乏相应机制让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关系松散的产业链,既不可能保障奶农的利益,也不可能保证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反而还会加大经营的风险。看来,只有把农户和公司真正变成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农业产业化才能找到一条更可靠的出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18 2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法。缺乏整体的宏观调控,没有区域发展的特色。许多领导出去搞调研,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很难看到一个行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发表于 2007-7-19 08: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农村(三农)建设之路还需多长时间的等待:5s:
发表于 2007-7-19 12: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山西给新疆卖了不少略等牛呀,什么焗油牛呀,唉又开始卖了
发表于 2007-7-19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许多矛盾与问题被疏忽、掩盖和积累起来,一窝蜂大办奶业,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盲目扩充,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抢奶源、抢市场。所有这些缺陷,在市场高速成长的时候很容易被掩盖,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马上显现出来。

这些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啊?我们的养殖体系什么时候才能健全?:5s:
发表于 2007-8-5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我都心酸。奶农说:奶牛都哭了.............
发表于 2007-8-5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是猪,今年就是牛,明年牛奶该唱歌了, :lol :lol
发表于 2007-8-5 1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奶牛给很多地区带去了噩耗,就如楼上疑问兄弟说的买到新疆的一样,但可能大多是好的,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知该说什么好!
发表于 2007-8-5 17: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兄弟的看法:hehes: :hehes: :hehes:
发表于 2007-8-5 1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不上忙的 对穷人坚决实行计画生育 不准超生 人少了吃粮的就少了 自然就活下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7 15: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