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79|回复: 13

一起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小袋纤毛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0: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起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小袋纤毛虫
混合感染的病例报道.养猪(已录用)

2007年4月10日,江西省某猪场保育猪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关节肿大、顽固性拉稀、脱水、进行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及猪小袋纤毛虫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消毒、隔离、针对性治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阅读全文}


[ 本帖最后由 kinki0396 于 2007-7-2 10:49 编辑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2 1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的内容不太科学,除了副嗜血杆菌的诊断外,圆环病毒、蓝耳病和小袋纤毛虫的诊断都缺乏说服力。

圆环病毒是广泛存在于猪群的,无论健康还是发病猪,都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的,所以阳性不代表病毒发病了;蓝耳病的诊断同样也不能建立在“基因检测”上;小袋纤毛虫也是常在于猪的肠道的,发现了不等于发病,这个病原一般都是在原发的肠道疾病基础上造成继发性的损伤的。
发表于 2007-7-2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vetxy 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07-7-5 0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小小意见

从关节肿大、跛行,转圈、共济失调等症状看.应该有链球菌的混合感染.圆环病毒是广泛存在于猪群的,无论健康还是发病猪,都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所以说这篇文章有很多漏洞.:hhad: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3: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上面的所有

因为在外出差,没有及时回帖,各位见谅,现对你们所说的全部一一回答
1,圆环病毒是广泛存在于猪群的,无论健康还是发病猪,都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的,所以阳性不代表病毒发病了;
    这说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因为圆环病毒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其本身发病率不高,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继发性感染.在并发或继发其它病原性感染的情况下,会加重病情,其本身的至病性和对机体免疫的损伤有所增加,所以并不能完全忽略圆环病毒在猪场当中的存在及其危害性.我们所做的实验室检测主要用的是基因检测而不是抗体检测,当出现病毒血症的时候,说明此时圆环病毒的感染是不可忽略的.

2.蓝耳病的诊断同样也不能建立在“基因检测”上;
     我们所说的诊断必须是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相结合,临床的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的基因诊断进行致病原的确诊,这在人医当中也是广泛使用的,不知道您是否能提出更好的确诊方法.还望多多指教

3.小袋纤毛虫也是常在于猪的肠道的,发现了不等于发病,这个病原一般都是在原发的肠道疾病基础上造成继发性的损伤的。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任何病原在致病性上都存在一个毒力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我们所说的是否能达到致病原的数量.我们之所以确定它为病原之一,不仅在于其导致的临床症状,而更主要的是在于我们发现其大量的繁殖和数量.这都足以引起我们所看到的典型的小袋纤毛虫引起的临床症状,这种疾病并且可以在无病原猪上进行复制.
   小袋纤毛虫并非是继发性感染性病原,如果您有兴趣,您可以在教科书查得到这点.而且我们在临床上面也经常发现小袋纤毛虫的单纯性感染.其最大的特点不致死,习惯性下痢,甚至可以不影响生长.但对料肉比有一定影响.多发于卫生和营养条件不好的猪场.通过药物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从关节肿大、跛行,转圈、共济失调等症状看.应该有链球菌的混合感染
   单从以上您所写的症状的确不能排除链球菌的感染,但是我们知道链球菌的感染由其是引起神经症状的急性链球菌感染,体温多在41度以上,比较容易治疗.而且发病后多形成菌血症,但我们从其内脏器官及血液培养当中并没发现该病原的存在,同时一些剖检症状都符合副嗜血的症状.并且我们也分离到了猪副嗜血杆菌,所以我们初步诊断是严谨的,符合科学.
5.圆环病毒是广泛存在于猪群的,无论健康还是发病猪,都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呵呵,这个问题已经回答了
6 .说这篇文章有很多漏洞.
谢谢您的意见,因为一些专业能力的问题,我们在书写表达方面还有问题.希望你们能多多支持,我们也感觉到其中有很多漏洞,只有多了你们这样的朋友,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提高!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7-7-12 0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回复和答辩。

希望你明白一点逻辑推理上面问题:圆环病毒广泛存在,在无症状或者健康猪里面也经常能检测到PCR阳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您的这个病例诊断当中有检测到PCR阳性,这个结果是客观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个说就是圆环病毒感染。

现在国际上比较推崇的PMWS诊断标准是:
1 典型的临床症状
2 典型的病理学变化(大体和组织学变化)
3 在典型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里面检测到PCV2的抗原(用免疫组化)或者DNA(用原位杂交)
请注意这是得到比较广泛的赞同的一个标准。而单纯的PCR普遍认为是不能作为诊断标准的;甚至现在的实时定量PCR,在诊断单个猪是否是有PCV2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时候,也被认为是不准确的,只有应用在群体里面,才会有统计学上面的意义(两者都可以检测到病毒,但是患病猪比健康猪的病毒量多)

我不喜欢以经验或者履历之类的东西劝服人家相信。但是我得告诉你我现在在的地方是国际上第一个报道和分离出PCV2的地方,那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那些教授现在都还在任教,关于这些问题我是有请教过他们或者是有听过他们做的讲座的。


关于PRRS的诊断:
类似的,PCR阳性是客观的,但是这个阳性结果的意义是值得商榷的,而且PCR检测PRRS的RNA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如果你参照猪病学第八版,你会看到建议的诊断PRRS的程序。例如在诊断PRRS造成呼吸道疾病时候,建议的程序是剖检、病理组织学切片(这两个程序在书中用的词是should,就是一定要或者强烈建议的语气), 加上其他的实验室诊断,例如免疫荧光、免疫组化、PCR和病毒分离(这几个程序书中说是can be attempted,不是每个都要做,但是可以尝试一个或多个)。综合书中的建议,就是用剖检、病理组织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实验室诊断。PRRS感染造成的肺部病变在病理组织学上面是具有特征性的,而您这个病例之中恰好就是缺乏病理组织学的证据支持PRRS感染。你的结果可以说这些猪带毒,但是不能确诊病毒在猪体内造成疾病。
你问我有没有其他方法诊断,我的回答是有,做病理组织学切片,找有经验的病理工作者阅读切片(不过困难在于国内似乎这样的人不多)。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免疫组化,因为一般这样可以在看到组织学病变的位置看到是否有病原抗原的存在,这样的诊断信服力非常强。


至于小袋纤毛虫,我就不想讨论了。我不是寄生虫的专家,我之前回帖所说的是我学寄生虫学的时候老师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如果你不同意,我不会强加于你。


最后总括我的观点:
对于这篇文章,我不是说你的诊断错误,我只是认为这个诊断没有充分的证据和没有按照推荐的程序去进行。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兄弟!首先非常非常感谢您能关注我的答复,现在我就您所说的一一回答。

一、关于圆环病毒的讨论
现在国际上比较推崇的PMWS诊断标准是:
1 典型的临床症状
2 典型的病理学变化(大体和组织学变化)
3 在典型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里面检测到PCV2的抗原(用免疫组化)或者DNA(用原位杂交)
请注意这是得到比较广泛的赞同的一个标准。而单纯的PCR普遍认为是不能作为诊断标准的;甚至现在的实时定量PCR,在诊断单个猪是否是有PCV2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时候,也被认为是不准确的,只有应用在群体里面,才会有统计学上面的意义(两者都可以检测到病毒,但是患病猪比健康猪的病毒量多)

这以上说的都没有很大的错误,而且上面的恰好证明了圆环多是以混合感染为主,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在一定条件下的内源性感染。所以我部分赞同您所说的,检测出有圆环病毒并不能说明该猪就发了圆环病毒病。我再重申一遍我只相信我第一线的研究资料和实验数据,我不相信权威,对国内很多文章其可参照性非常低。

2。我不喜欢以经验或者履历之类的东西劝服人家相信。但是我得告诉你我现在在的地方是国际上第一个报道和分离出PCV2的地方,那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那些教授现在都还在任教,关于这些问题我是有请教过他们或者是有听过他们做的讲座的。

     我再重申一遍我只相信我第一线的研究资料和实验数据,我不相信权威,对国内很多文章其可参照性非常低。只要我所做的实验足够严谨和科学(有机会您可以对我的实验方法和一些结论多做些讨论,将有利于我们的提高,谢谢!),从您说的话来说,您应该不在国内,而且只凭您的理论来谈这些似乎很不实际,再补充一下确切的说并不是在十几年前,而是在几十年前!这点我想可能是您的笔误。

3、关于PRRS的诊断:
PCR阳性是客观的,但是这个阳性结果的意义是值得商榷的,而且PCR检测PRRS的RNA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如果你参照猪病学第八版,你会看到建议的诊断PRRS的程序。例如在诊断PRRS造成呼吸道疾病时候,建议的程序是剖检、病理组织学切片(这两个程序在书中用的词是should,就是一定要或者强烈建议的语气), 加上其他的实验室诊断,例如免疫荧光、免疫组化、PCR和病毒分离(这几个程序书中说是can be attempted,不是每个都要做,但是可以尝试一个或多个)。综合书中的建议,就是用剖检、病理组织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实验室诊断。PRRS感染造成的肺部病变在病理组织学上面是具有特征性的,而您这个病例之中恰好就是缺乏病理组织学的证据支持PRRS感染。你的结果可以说这些猪带毒,但是不能确诊病毒在猪体内造成疾病

以上您所说的非常好,我上面贴所说的正是您以上所提的综合的,事实上我们还有病理组织切片及其它的,只不过在写作上面没有当作研究性的文章来写,所以很粗糙,谢谢您的提点,在这方面我们是具有共同点的,希望有机会能够多多交流,甚至到我们实验室来进行指导。免疫组化不是我的强项,我们是通过医学院来做的,我的强项是在基因诊断及临床。
     





关于PRRS的诊断:
类似的,PCR阳性是客观的,但是这个阳性结果的意义是值得商榷的,而且PCR检测PRRS的RNA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如果你参照猪病学第八版,你会看到建议的诊断PRRS的程序。例如在诊断PRRS造成呼吸道疾病时候,建议的程序是剖检、病理组织学切片(这两个程序在书中用的词是should,就是一定要或者强烈建议的语气), 加上其他的实验室诊断,例如免疫荧光、免疫组化、PCR和病毒分离(这几个程序书中说是can be attempted,不是每个都要做,但是可以尝试一个或多个)。综合书中的建议,就是用剖检、病理组织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实验室诊断。PRRS感染造成的肺部病变在病理组织学上面是具有特征性的,而您这个病例之中恰好就是缺乏病理组织学的证据支持PRRS感染。你的结果可以说这些猪带毒,但是不能确诊病毒在猪体内造成疾病。
你问我有没有其他方法诊断,我的回答是有,做病理组织学切片,找有经验的病理工作者阅读切片(不过困难在于国内似乎这样的人不多)。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免疫组化,因为一般这样可以在看到组织学病变的位置看到是否有病原抗原的存在,这样的诊断信服力非常强。


至于小袋纤毛虫,我就不想讨论了。我不是寄生虫的专家,我之前回帖所说的是我学寄生虫学的时候老师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如果你不同意,我不会强加于你。

4、最后总括我的观点:
对于这篇文章,我不是说你的诊断错误,我只是认为这个诊断没有充分的证据和没有按照推荐的程序去进行
     谢谢您对我们的评价,我再说一遍这篇文章确实很粗糙!该文的作者是我们的一个新同事写的,写作能力不是很高,谢谢您对他的点评。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多多交流,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给我发邮件:jxnc9larky@hotmail.com(因为本人经常下一线猪场或在实验室,所以上线的时间不多,有时不能及时回复您,还请见谅!)
发表于 2007-7-12 11: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你们有病理切片,能拍些照片上传上来这里或者发到我邮箱吗?vetxy@hotmail.com

我是病理专业的,如果说指导,只有这方面我还敢硬着头皮说能给你多一点意见。


对于圆环病毒,确实是十几年前的事情,96年是第一次报道。对于这个病的诊断,北美这边一般都是通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合。PCR都是用作科研,极少用于诊断,除非想知道某一次疾病是否由某个亚型造成的。我推荐这个方法,不是因为权威,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病理组织学有特异性病变,加上免疫组化阳性,那就可以确诊了,不需要做PCR;如果病理组织学没有圆环病毒的病变,即使PCR阳性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圆环病毒引起疾病。你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这样的诊断结果是不会得到承认的。文章被录用了,只是审稿的人的问题了,您说国内很多文章参考性非常低,我老实说这篇文章的参考性也不会高的。或者你说得对,是笔者的问题吧,或者他没有能清楚的把各种诊断依据阐述清楚吧。

希望看了我的这些回帖不要有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我是没有恶意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可能我看的相关材料跟您有点出入,但是有一点确认,通过回归检测该病毒在70年代就已经存在!但没有致病性,您说的应该是对的!您的专业正是我所缺乏的,有机会多多交流!
发表于 2007-7-13 1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了,你说的PCV1,这个是早就有了的,但是不致病,有人说跟先天性震颤有关,不过没有最后证实。

我说的是PCV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13: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