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74|回复: 1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9 2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乃锋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  选择隐性乳房炎经产奶牛16头,按照泌乳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组,研究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使奶牛乳房炎阳性率显著下降,总有效率达到83%(P<0.05);并且使奶牛平均产奶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2.36kg/d,乳脂率提高了0.17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奶牛;乳房炎;生产性能
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房和乳汁均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却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类型,它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国内外主要应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造成抗生素在牛奶中残存,长期饮用有害人体健康,还导致动物的抗药性及含有大量抗生素的动物排泄物对水土的污染。来源于天然植物的饲料添加剂以其天然、无抗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等优良特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不仅含有生物碱、多糖、皂甙、挥发油、蒽类、有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及未知营养因子,具有营养与药物的双重功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将中兽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奶牛的生理代谢特点相结合,研制出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活血行气、通经下乳等多重功效的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本研究旨在研究验证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促进奶牛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5年11月19日~2006年1月10日在北京大兴区沧达福奶牛场进行。
1.2  天然植物添加剂的制备原理与用法用量
配制原理:根据中兽医药学对于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及奶牛的生理特点,将一组天然植物添加剂经一定的加工处理措施配制而成。该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于增强乳牛的机体免疫力、抗菌消炎、增加乳汁分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乳汁质量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用法用量:每头奶牛每日250克,混于精料补充料中饲喂。
1.3  试验动物与饲养
选择BMT(北京奶牛乳房炎诊断液)检验为隐性乳房炎阳性,体重550kg左右、产奶量相近的经产奶牛16头。试验奶牛均采用散栏饲养,饲喂TMR日粮,自由饮水,每天三次上槽,三次挤奶。试验用饲料均采用牛场现有饲料条件,TMR日粮包含:青贮饲料25~30千克/头/天,羊草3千克/头/天,苜蓿干草2千克/头/天,精料补充料9千克/头/天。
1.4  试验设计
按照对比试验设计原则,将16头隐性乳房炎奶牛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奶牛保持奶牛场原有饲养和防治方法不变(主要采用抗生素疗法),试验组奶牛于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试验共计53天,其中预饲期7天,正试期46天。试验过程中对各组奶牛进行乳房炎检验、统计产奶量。
1.5  乳样采集及隐性乳房炎检验
用温水清洗乳房,抹干后用0.1%新洁尔灭溶液毛巾擦洗乳房,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操作人员的手。将每个乳头的前两把奶废弃,挤出并收集各个乳区的乳样5ml于检测样品盘中,用BMT法对各乳样进行乳房炎检验。将BMT试剂与乳样充分混合后,按以下标准进行判定。
(-):阴性。混合均匀,无任何变化;
(±):可疑。混合均匀,有微小颗粒和粘性;
(+):弱阳性。出现少量凝块和絮状物,液体混浊,粘性较强;
(++):阳性。出现明显凝块和絮状物,液体半透明并呈胶冻状;
1.6  泌乳量统计及乳成分检测
分别于试验始末连续3天计录产奶量,取平均值,用于计算出产奶量的变化。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采集奶样,送至北京市乳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乳脂率、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体细胞数。
1.7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房炎感官观察
试验前经乳房触诊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均有明显乳房肿块,大小在123cm~183cm之间,试验30天后,试验组奶牛乳房肿块均逐渐消失,而对照组奶牛直至试验结束时仍然有明显的肿块。
2.2  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变化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变化见表2。试验初,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为37.50%,对照组乳房炎阳性率为25%,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进行至12天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都有所升高,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为50%,对照组乳房炎阳性率为33.33%,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之后,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至试验46天时降为6.25%,总有效率达到83%(P<0.05)。而对照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则一直呈上升趋势,至试验46天时达到58.33%。

图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变化
2.3  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的变化
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产奶量变化见表1。试验初,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为15.75kg,对照组奶牛平均产奶量为15.32kg,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末,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17.08kg,对照组奶牛平均产奶量14.29kg,从表观产奶量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高2.36kg,但是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本次试验奶牛头数较少、组内存在个体差异有关。但从产奶趋势还是可以看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于奶牛产奶量的增加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表1  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产奶量变化(单位:kg)

预饲期 试验期 与试验前比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 15.75±5.26 17.08±4.21 1.33±3.74 2.36   
对照组 15.32±3.84 14.29±4.20 -1.03±2.05   
2.4  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成分的变化
隐性乳房炎组奶牛乳成分的变化见表2。试验后与试验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的乳成分(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均呈下降趋势,但是试验组奶牛乳成分的下降趋势要较对照组缓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成分均有相对提高,其中,乳脂肪提高0.17个百分点,乳蛋白提高0.01个百分点,乳糖提高0.12个百分点,干物质提高0.35个百分点。试验后与试验前相比,对照组奶牛的体细胞数呈上升趋势,而试验组奶牛的体细胞数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体细胞数下降了2153千单位。
表2  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成分的变化

项  目 试验前 试验后 与试验前比 与对照组比   
试验组  脂肪% 3.90±0.10 3.61±1.15 -0.29 0.17   
  蛋白% 3.49±0.30 3.26±0.27 -0.23 0.01   
  乳糖% 4.59±0.26 4.48±0.33 -0.11 0.12   
  干物质% 12.93±0.70 12.21±1.63 -0.72 0.35   
  体细胞&iexcl;1000/ml 1666±152 612±159 -1054 -1154   
对照组  脂肪% 4.26±0.52 3.80±0.53 -0.46     
  蛋白% 3.61±0.26 3.37±0.75 -0.24     
  乳糖% 4.84±0.39 4.61±0.22 -0.23     
  干物质% 13.52±0.98 12.45±0.71 -1.07     
  体细胞&iexcl;1000/ml 1326±215 1426±217 100   
3  讨论与结论
中兽医认为,乳房炎即奶肿、黄、痛,是痰、湿、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善,久卧湿热之地,湿热毒气上蒸,侵害乳房;或胃热壅盛,肝郁气滞,乳络失畅以致乳房气血凝滞、瘀结而生痛肿;或患牛拒绝挤奶、乳汁停滞、乳房胀满等原因而致。大量研究表明:添加天然植物添加剂能够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加强乳腺代谢话动,提高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成分,提高乳脂率,并能明显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从而使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张运海等(1990),在泌乳初期的正常奶牛的日粮中添加天然植物(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奶牛泌乳早期添加中草药可以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7.4%(P<0.01),乳脂率提高11.7%(P<0.05);并可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王秋芳等(1993)用奶山羊做的试验表明:天然植物添加剂提高奶山羊平均日产奶量0.38kg/d,樊振华等(2001)对荷斯坦奶牛60天的词养试验表明:天然植物(中草药)添加剂提高奶牛平均日产奶量4.3kg/d,乳脂率提高0.17个百分点。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用天然物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3%,并且提高了奶牛产奶量2.35kg/d,乳脂率0.17个百分点。

参 考 文 献
[1] 单志贵.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监控技术. 中国奶牛,1996 ,(3):39-40
[2] 刘纯传,庄自新等. 应用中药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的研究初报. 中兽医医药杂志,1983,(3):2-6
[3] 孙德成,王旭东等. 天然植物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59-62.
[4] 杨章平,王健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 中国奶牛,1998,(1):18-21
[5] 曾礼华,陈放.天然植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04,(2):126-130.
[6] 张淼涛,丛日华等. 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作用及对产奶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23-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16 0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是否已经得到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5 22: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