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2|回复: 0

怎样看待秸杆微贮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6 16: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看待秸杆微贮-秸秆类粗饲料的微生物发酵处理?

  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产生各自的结论。秸杆微贮就是这类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


秸杆喂前经简单加工处理(切碎、浸软、加盐、调味),就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应该是一件好事。秸杆微贮除上述特点外,还另外有微生物发酵,这就使秸杆微贮与一般秸杆加工有类同又有区别。


微生物发酵,尤其是长时间发酵,会因接种或污染的微生物特性给处理对象-秸杆带来物质形式的转化和消耗以及能量的损耗。


发酵过程中,非固氮类微生物的增殖,随然使细菌蛋白增量,但那是以秸杆或外加物的碳源和氮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秸杆微贮也遵守“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世界里,物质和能量一样,既不能“平白消灭”,也不能“无中生有”。如果能明确微贮秸杆并没有从外界获得什么,那么它剩下来的只有物质的转化和损失了。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因菌种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的干物质的损失减量可达315%不等。于是,计算微贮前后秸杆的粗蛋白含量,则由于微贮后作为分母的基数减小了,而且发酵产氨和氮的氧化物数量甚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粗蛋白百分含量上升是很自然的。如果微贮时还要添加尿素等氮源时,则微贮后秸杆粗蛋白(N×6.25)含量大增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人玩弄此类“游戏”,确实蒙骗了不少善良而又轻信的可怜人!


应当指出:微贮秸杆的得、失、利、弊,须要综合性科学论证。秸杆微贮除能取得提高适口性和增加采食量外,发酵所用的特定微生物还可能对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有一些分解能力,少量植物性粗蛋白也可转成菌体蛋白,还能生成部分有机酸和某些B族维生素。


同时也要严肃关注:微生物发酵大量消耗的正是对动物有用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相当大的部分白白地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跑掉了!另外,为了微贮还要投入相当的设备、时间、劳力和资金。


总之,对待秸杆微贮,要权衡利弊,计较得失,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更要考虑经济上的投入和产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1 09: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