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yl

所谓"高热病",是可防可治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6: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既可直接杀死病毒而不伤及机体组织,又可调动免疫防御系统的积极性,激发机体的主动免疫机制,增强免疫力,通过主动防御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在禽流感这个世界性难题面前,中药的优越性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抗病毒中药的研究也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  
       一、抗病毒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药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病毒,还可以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阻断病毒从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的侵染,从而起到直接抗病毒作用,更重要的是,许多中药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具有间接抗病毒作用。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这种间接抗病毒作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御的物质基础。  
       (一)直接抗病毒作用  
   直接杀灭作用  是指中药对病毒侵入细胞前的杀灭作用。研究证实,大黄醇提取液中的蒽醌类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甘草甜素对带状疱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板蓝根对疱疹病毒有杀灭作用。阻挡侵染作用  是指中药阻止病毒对细胞吸附和穿入的作用。许多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甘草甜素衍生物)、生物碱、苷类等都是通过阻止病毒颗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过程和穿入过程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经研究证实,黄芪影响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有较明显的作用,板蓝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很强的阻断作用。抑制繁殖作用  即抑制病毒自我复制过程的作用。经研究证实,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同时也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板蓝根与黄芪联合应用,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  
       (二)间接抗病毒作用  
  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等中枢免疫器官和脾脏、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它们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许多抗病毒中药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很好地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使其具备良好的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物质基础。增  免疫细胞能力免疫细胞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除了血液中的嗜中性白细胞外,还包括分布在某些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系统,如淋巴结、脾脏、骨髓中的网状细胞、窦壁细胞,肾上腺和脑垂体血窦中的内皮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肝脏窦状隙内的枯否氏细胞,肺泡隔内的尘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具有强大的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如黄连、黄芩、黄柏、猪苓、大蒜等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鱼腥草、黄连、穿心莲、大青叶、野菊花、丹皮、大黄、金银花等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刺五加、黄芪、党参、杜仲、黄连、黄柏、甘草、灵芝、茯苓、青蒿、丹参等可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白虎汤对尘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调节主动免疫功能   现已证明,有200余种中药具有影响和调节动物机体免疫机制的功能,其中包括补益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渗湿利水类中药以及少数解表、固涩、止血、泻下、驱虫类中药。中药对主动免疫机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的;补肾的药物则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进行调节的。其它的途径还有通过调整植物性神经的功能来调节免疫机能;通过作用于环核苷酸系统来调节免疫机能;通过调整核酸代谢来调节免疫机能;通过调整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来调节免疫机能。  
诱生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种天然的非特异免疫防御因子,干扰素本身虽然对病毒无灭活作用,但可作用于正常的细胞,使未受感染的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高分子生物合成,使细胞获得抗病毒能力。在入侵部位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可渗透到临近细胞,从而限制病毒向四周扩散。现代研究证实,有许多中药具有内源性IFN诱生作用或促诱生作用,如从香菇中提取的香菇素,能诱导血清IFN;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制剂,能诱生Ⅱ型IFN,同时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黄芪、丹参、刺五加、龙胆草等,都能诱生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从而具有抗病毒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淋巴细胞,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在体内杀伤肿瘤细胞和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起到免疫监视和抗感染作用。研究报道,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和人参汤都能明显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其它作用  现已证实,一百余种中药具有消除病理状态下活性氧和自由基的作用,通过这种作用,使活性氧和自由基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水平,免除对动物机体的损坏,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抵抗病毒侵染的作用。  
       二、抗病毒中药成分的研究  
       (一)对多糖的研究   
多糖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的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多糖是中药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证实,中药多糖具有很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激活免疫细胞  多糖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嗜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细胞(CTL)等免疫细胞。经研究证明,枸杞多糖、女贞子多糖、淫羊藿多糖、黄芪多糖等,都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属于T淋巴细胞免疫佐剂,具有类似胸腺素样的免疫调节作用,作用部位在胸腺;香菇多糖是一种典型的T淋巴细胞增强剂,它在体内外均能促进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并提高CTL的杀伤活性;灵芝多糖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功能;蚕蛹多糖能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万年青多糖在促进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基础上,使其处理和传递抗原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抗体的水平。影响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研究表明,柴胡多糖、艾叶多糖、当归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车前子多糖、红枣多糖等,在体内外都有激活补体的作用。  
  影响细胞介素(IL)  绝大多数多糖都能促进IL—1和IL—2的生成;香菇多糖能促进脾脏淋巴细胞释放IL—3;商陆多糖可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IL—2。 促生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等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云芝多糖对淋巴细胞具有干扰素诱生和促诱生作用;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柴胡多糖、刺五加多糖、银耳多糖、当归多糖等,均能诱生干扰素的产生。  
       (二)对挥发油的研究  
   一般有香味的中药都含有挥发油,如茵陈、薄荷、紫苏、荆芥、丁香、肉桂、当归、小茴香、肉豆蔻、大叶桉、大蒜、桂皮等,这类中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硫化物、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在挥发油免疫药理研究上,大蒜中的挥发油——大蒜素倍受重视,大蒜及大蒜素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证实,大蒜素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和一些酶的活性。  
       (三)对有机酸的研究  
  中药内的有机酸(不包括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在的不多,多数有机酸可与钾、钠、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类。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许多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酸,如甘草酸已被证实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四)对其它成分的研究  
研究证实,柴胡中的柴胡皂苷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来降低炎症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从苦参及苦豆子中提取的苦参素,其主要成分苦参碱,能减轻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三、抗病毒中药的应用研究  
  研究证实,常用的中药如金银花、柴胡、黄芩、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淫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紫苏叶等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病毒作用。忍冬藤、山豆根、青蒿、赤芍、桑寄生、贯众等中药,对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具备抵抗病毒感染的功效;板蓝根是常用的抗病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连翘的有效成分连翘酯苷在体外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金银花能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增殖;虎杖对单纯疱疹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鱼腥草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机能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茵陈的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黄连具有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珍珠草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在我国云南、秦岭以及印度、韩国均有分布。药理研究表明,珍珠草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同时还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产生抗体。 甘草是常用的补虚药,也是中药方剂中重要的矫味药,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酸具有直接对抗肝炎病毒和诱导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纤维增生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是良好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 银翘散是常用的抗病毒方剂,它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等药物组成。药理研究发现,银翘散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生脉散由党参、麦门冬、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敛汗、养阴生津的功效,是临床常用方剂。药理研究发现,生脉散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抑制过高的过敏反应,又可拮抗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免疫机能的抑制作用,能较好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波纵天下 于 2007-6-27 10:00 发表
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哎,大家别想了啊,人家没钱不会说的,人家可是高手啊!!:hehes: 还是要自己想点办法啊,中国人就是这样,想别人穷,自己有钱,还有一个怪病,喜欢看别人的笑话啊.可怜啊!!!!!!!!!!3:

兄弟这么说,就是侮辱人啊,我是做技术的,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更不会看别人的笑话,但是我很鄙视那些庸医,是他们的无知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 本帖最后由 lyl 于 2007-6-27 16:17 编辑 ]
发表于 2007-6-2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病毒的除了干扰素外,还有其他的有效的药嘛?
发表于 2007-6-27 23: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不是很大
发表于 2007-6-28 0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比未上市的疫苗还高。吹牛不放松香.总有人认为用点黄芪多糖.穿心.连扳兰根.清开灵就能治好高热病了.温病传变.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不同药方.辩证论治。变证繁杂.极难掌握.
发表于 2007-6-30 08: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分之90的成活不是没可能,只是别人的意见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会有不同看法,不同意见,还有可能会说人在做广告;所以想解决目前的难题确实需要走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等大家都经历了,尝试了失败以后再开始反思;相信大家会觉得这也并不是不可能,就好比我上回发的那个治疗方案,到最后只是赢来了骂声一片,可你们不知道这方案其实只是我的老师在一个老教授那里拿来的,那是他人的一辈子技术结晶!!!!唉,可在这里人都把它当垃圾丢垃圾桶去了,无语!所以楼主最好别公布方子了,不然很容易成大家攻击的对象的:hehes:
发表于 2007-6-30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臭豆腐的商业配方书上是没有的 老师傅也不会隨便教人的
发表于 2007-6-30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旬我看了近20户高热病.其实真正的高热病只有3户.其它的均不是.我地真正的高热病从母猪开始.3至4天全群传遍.小猪耳朵尾根腹部全发蓝.母猪.中.大猪流鼻涕.第一次打针很好.过两天全身发红.过1至2天就死了.不管用何方.我看治愈率不超百分之30
发表于 2007-6-30 18: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外表症状和发病比例大致判断的高热病,没有血清学检测的,只能是个初步诊断,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用出来药物的结果,不代表这个药物治疗的都是纯正的高热病,有可能是别的病.
发表于 2007-7-4 22: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名要公布让大家受益,不然浪费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1 04: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