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0|回复: 1

[饲料] 救救企业,企业绩效管理十大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5 16: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做绩效考评,首先应该明确,考评的目的是什么。   实际上,考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改善员工的能力、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改善整个团队的绩效。而团队的改善,整个组织的改善,绩效分析不做是不行的。   另外,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绩效管理的四大循环是什么?   第一个是绩效计划,就是订每个岗位的指标;   第二个是绩效实施;   第三个是绩效考核,该干的活干得如何;   第四个是绩效分析,考核下来一定要分析,通过面谈等方式得出,员工能出色完成任务,是什么原因?员工的工作失误,活干得差,是什么原因?要把原因找到,分析出结果后,做得好的加以继承和推广,做得差的及时改善。整个分析结果最后要作为公司的基础数据加以存档。然后改善,这样才能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那么,应该由谁去分析,由谁来做绩效改善?   主要是各个部门的领导、老总,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体;不要说交给人力资源部去分析,人力资源部主要提供宏观的分析报告。   绩效管理十大困扰之一: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   许多企业都在实施绩效管理,希望以此让企业取得更好的绩效。但是,实施下来多数都比较失望,因为他们深切体会到,要想让绩效管理获得成功实在不易!   我们曾对超过5000人的职业经理人做过调查(80%是人力资源干部,20%的是其它管理人员)。当时采用的是开放式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工作中最大的困扰,最难做的工作,几乎都是“绩效考评”,而紧接其后的是“制定激励性薪酬方案”。   另外还有一个针对美国的1320名的高层管理者的调查:仅只有15%的管理者确信,他们企业的业绩评估体系很好的帮他们实现了经营目标。尽管美国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比中国高,但从这个比例看出,也不是说所有的美国企业管理都好。并且,调查结果还显示,有多达43%的管理者认为,他们的评估体系运作不良,成效不佳。   所以,我们说,不仅是咱中国企业觉得绩效管理难,美国企业也同样觉得难。那么,绩效管理为什么难?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绩效管理搞不好?又是什么东西在困扰着我们?   根据多年企业管理顾问和管理培训经验,我们总结出绩效管理的十大困扰。也正是这十大困扰导致绩效管理的失败。   第一困扰: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   绩效考核到底应该考核什么东西?我这里有一个案例讲给大家听听:   景兴达电子公司是我的一个客户,半年前,决定实施绩效考评,并采用浮动工资制,浮动工资的多少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发放。他们整个公司根据不同的岗位分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三大类。三类人员分别使用三张不同的绩效考评表,每一张绩效考评表都包含三大方面的指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每月考评一次。在第一次绩效考评的那几天,由于指标无法客观衡量,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打分,考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在人力资源部的努力下,考评坚持了5个月,基本上是走形式,后来,公司决定取消绩效考评。几个月的绩效考评最终草草收场,不欢而散,变成了一场风波而结束。公司章总和人力资源部杨帆经理都在反思,知道考评有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考评指标上!   设想一下,全公司这么多不同的岗位,仅仅使用三套考评指标来分别考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能行吗?以“管理人员”为例,试问大家,什么叫“管理人员”?公司的老总是不是管理人员?一个部门主管算不算管理人员?事实上,每一位管理人员,其工作职责不同,工作任务也是不一样的。既然他们干的工作不一样,又怎么能够拿同样的指标来套呢?   另外,“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这些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为什么要拿来考评呢?这样考评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工作和考评两层皮”,设想一下,如果要做的事情不考评,员工干嘛还要认真做呢?并且,考评的内容,根本就不是员工们正在做和要做的事情,这样的考评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就是说,上面案例讲到的所谓的绩效考评,根本就没有考评绩效。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例如:有的企业实施的所谓的绩效考评,全公司所有的人统统使用一张考评表,考评项目当然都是一样的“德、勤、能、绩”四大方面。为什么在绩效考评中考评这些东西?绩效考评就应该考评绩效,干嘛非要把“德、勤、能”也搅在里面?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德、勤、能”、“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不重要,它们很重要。但是,不要把这四样东西放到一起考评。而是应该放到"员工招聘/干部晋升/任用/岗位调整"等等的考评上。不要把这么多内容统统都放到绩效考评这个筐里!这个筐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个筐的设计是针对“绩效”的,并不适合装别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绩效呢?所谓的绩效,就是该岗位的职责履行得如何,对任务完成得如何?该干的活,干得如何?这才是绩效。其余别的东西都不是绩效,就不应该放在绩效考核中。所以,应该是员工做什么就考什么,没干的事情根本不要考评!   由此,我们还应该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考评之前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如果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都不清晰,不知道各个岗位该干什么,那么凭什么说人家干的如何呢?   并且,有些内容根本不要考评。例如,“工作态度”。你说我“态度不好”,你态度还不好呢!凭什么啊?结果是吵架。   还有一种情况,大家都打成一样的分数。当然,关于“工作态度”并不是绝对不能考评。要分清楚情况,如果是服务业,例如,酒楼,宾馆或旅行社。那么“工作态度”就是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工作态度”将会影响这类企业的服务质量。当然,“工作态度”也就是员工的工作内容了。我们说过“干什么,就考评什么!”,这种情况下,当然就应该考评“工作态度”!   但是,这时,我们应该把“工作态度”分解成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不同的岗位,应该作不同的分解。例如:酒楼的迎宾小姐的工作态度就应该是:   “1、面带微笑,2、双唇微开,露出牙齿,3、目视客人,上身向前微倾4、右手展开,向酒楼方向呈45度角指引客人,5、同时说道:欢迎光临食为天酒楼,请问……?”这就是迎宾的“工作态度”!考评指标中,并不出现抽象的“工作态度”这四个字,而是一些可以客观衡量的行为规范。   还有,为什么我们做绩效考评的时候,又经常说“KPI-关键绩效指标”呢?因为,我们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考评指标弄了一大堆,二十几项,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考评就会实施不下去。所以我们不是什么都去考,而是只抓最重要的,把它们设成KPI。站在被考评者的角度,考评指标有什么,他们就重视什么。所以,我们不能把一个人所干的所有的内容都考评,否则,就无法突出重点,而导致考评过程复杂。考评指标必须是企业重视的内容。   “你重视什么就考评什么,员工会做好你所考评的,而不是做好你心里所希望的事”,让员工做好你希望事情的方法就是,把希望做好的事,纳入考评指标。   总结一下,三句话:第一:干什么就考评什么。第二:公司重视什么就考评什么。第三:不要把“德、勤、能”“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这些内容纳入绩效考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绩效”。   绩效管理十大困扰之二:总经理不参与绩效考核   总经理不参与绩效考评,这个非常麻烦。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绩效考评、绩效管理这个活应该由谁来做?”   带着这个问题,我来说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很大的地产公司,这个公司只有500多人,但有近100多亿的资产,2006年,老总下决心全力推行绩效管理,于是请我这个顾问去做辅导。第一次开会,由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主持,来了八大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公司常务副总裁也亲自来参加了。开会一开始,人力资源总监便说, "我们集团公司非常重视绩效考核",接着常务副总裁亲自往那一坐,讲了15分钟话,就走了。 后来,人力资源总监说,曹老师,你给我们建议建议吧,推行绩效管理,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说,就从今天的会议开始说吧,绩效管理的会,参加的人怎么全是你们人力资源干部呢?这不对,你们人力资源干部怎么做绩效考核?绩效指标怎么订,你们订得了吗?这应该是集团总裁给各个分公司分配任务,集团总裁和各分公司的老总共同商定出各个分公司的指标,各个分公司的指标再分解给各自的下属。 他说,我们也知道我们订不了各个分公司总经理的指标,可是,订不了也得订,这是总裁安排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正在为此苦恼呢。 我说,这个会啊,今天跟你们说说可以,但没什么用,你下一次把你们老板找来。 他说,我们老板难得见一面。 我说,难得见一面也得见,这样吧,下一次准备约我再来,把总裁和各分公司总经理都叫过来,加上各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我们一起开个会,来转变观念: 第一,考评是大家的事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各位老总是主角。 这不是人力资源部干的活,因为你们不懂业务啊!怎么卖房子你知道吗?怎么搞建筑你知道吗?你都不知道。不知道你考什么呢?人力资源部要做的事,主要是为大家提供方法、工具、培训、信息,但是要订的这些目标、指标,是总裁给下面的总经理来安排任务,然后总经理再给下面的人安排活;绩效考核指标也一定是由各个部门的主管和总经理共同商定出来的,这些,你们人力资源部是搀和不进去的,所以总经理必须要参与。 也就是说,如果总经理是旁观者,光来看人力资源部来安排,这不行。如果老总们不懂得绩效管理是谁的责任、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达到什么目的,如何来推进?绩效管理就根本搞不好。所以我们讲,"总经理是第一人力资源总监"。 老总是绩效管理第一责任人,你不光要看,而且亲自要干。 没有总经理直接参与,人力资源部门往往无法有效调度其他部门的总监/经理,特别是一些强势部门(例如销售/市场/营销部门)经理。导致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没有各个部门经理的全情参与,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往往不完善。还有,总经理不参与,各级干部以及广大员工在实施绩效考评时,往往敷衍了事,导致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总经理不参与,各个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由谁来定?人力资源部门定不出来,各个部门自己也无法给自己定指标。必须是总经理才能定出各个部门的指标!其实,总经理参加与否,很大程度上向公司全体员工表明了一种态度:绩效考评到底有多重要?总经理亲自抓这件事,会让公司各级干部感觉到"绩效管理很重要"。当然,成功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第二,总经理之外的其他人都有人考评,而总经理不被考评,也是不对的。 我们知道,在绩效管理体系里,绩效考核指标有三个层次:总经理的考核指标;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各个岗位的指标由部门经理的指标分解而来,部门经理指标是总经理的指标分解出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总经理的考核指标,那部门经理的指标哪里来? 实际上,公司总经理的指标承载了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首先,必须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出总经理的考核指标,这个过程需要全体高层共同参与,花费很多时间讨论论证,最后形成文档。所以一定要考核老总。 绩效管理十大困扰之三:各级经理的抗拒 一些部门经理,他们觉得,"人力资源管理是我额外的事,这怎么是我干的活?" 我的一个客户,是一家旅游景点,想要建立3P体系(职责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体系)。等做好了指标,实施绩效考核的时候,发生了情况。 老总是特别积极,特别想把这事做下来;所以,各个经理主管们也都非常配合,开会的时候非常认真去记笔记,但就是公司的一个副总,制定考核指标的时候不参与,觉得不用在乎这事。轮到他考评下面的人的时候,按规定本来是由直接上司来打分,他觉得绩效考核占用了他很多时间,结果,他很简单,把考评表发给下属,让下属们自己去打。这位副总不知道对他下属的考核其实就是他应该做的事。 还有一次,我们给一家知名电子制造企业做内训,公司要求所有的部门经理来参加,结果有一些部门经理发火,说没时间,不来!有些派他的助理或下面的人来。"关我什么事,我忙还忙不过来。"他们觉得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所以不参加。 部门经理抗拒绩效考核。这反映什么问题?不少经理,徒有虚名,并不具备经理人的素质,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经理。管理者不管理,还把自己当成一个超级销售员,把自己当成一个高级工程师,"看,我活干得棒,我多牛啊。"还在暗暗庆幸。自己这个活干得比别人都好,比部下都好。 其实,既然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就不是一个超级销售员,不是说你抓订单,把客户搞定了,就可以了。搞定客户固然重要,也的确值得庆值得喜,但同时你更是一个管理者。同样,你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高级研发人员,或是生产线上的高级技术工人。 什么叫管理者?你要给下属们要分配任务;你要能够识别、辨别谁干得如何;你要评价他们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贡献度。同时,你还要激励你的下属,并培训他们,让他们更高效的工作,这就是该你干的事。管理者必须要管理。 "我还忙着呢?"不少经理人用这样的托词。 但,该你干的事你不干,你忙什么忙?越是处于高的岗位,你的精力就越是应该更多地放在管理你的下属上。光你一个人,即使是吕布再世,又能够杀几个敌? 想当年项羽刘邦的帝王之争,即使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武略,但最终仍是刘邦赢得胜利,不能不说,把人才管理好,是刘邦的制胜法宝。希望这能对我们的管理者们以启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31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要做管理。 似乎是一句废话,但放眼周围的管理者,一半以上都在前沿拼搏。 创业阶段这样还可以,如果三年了你还是这个样子,高手们自然就走了,谁让你成长得比别人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 17: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