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6|回复: 0

应激与预防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1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激与预防技术 适应和应激是猪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一、适 应 适应是指猪对内部或外界刺激产生的有利于生存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变化。环境因素在一定限度内变化时,猪能够产生行为的、生理的、形态解剖的及遗传的变化,以利生存于变化了的新环境。行为的、生理的、形态解剖的变化为表型适应,仅是个体一生的变化,能遗传给后代;遗传基的改变即遗传学适应则可遗传给后代,发生群适应性进化。猪只机体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改变自身有关组织器官的活动和机能,以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这就是适应过程。在适应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刺激作用的强度和时间不同,一般首先出现行为的和生理的适应,然后出现形态解剖的适应。例如:在低温环境下,猪首先会出现蜷缩、挤堆等行为学变化,继而出现颤抖、呼吸变慢变深、代谢产热加强等生理变化,随后则会出现皮肤变厚、脂肪贮积增多等形态解剖学的变化。这种表型适应的变化,在当环境变化的刺激消失之后,一般也会恢复,但当环境变化刺激许多世代作用下去,则会引起动物遗传基础的改变,即发生遗传学适应,适应该环境的性状可以逐代遗传下去。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定限度,在一定范围内其适应的调节机能有效,超出该范 围的环境变化,将引起生命机能障碍,甚至死亡,例如在环境温度太低,超出猪的适应范围时,则会导 致猪体温下降,逐渐被冻死。根据猪只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可将环境变化分为五个区,在适宜区和代偿区,机体靠调节和代偿机能可以保持体内平衡;在障碍区和危险区,可导 致机体机能障碍,体内平衡遭到破坏;在致死区则导致衰竭和死亡。在非典型情况下,上述反应不一定按顺序出现,有时是可逆的,有时是跳跃式的。如处于代偿或障碍区的猪,在环境刺激减弱、消除或猪通过调节逐渐适应时,机体生命机能可恢复正常;而突然的、过强的环境刺激也可使猪从适宜状态很快致死。按猪只机体反应划分的环境作用分区猪只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可以是短期的习惯,即“服习”,也可以是长期的适应, 即“风土驯化”。猪只短期服习于某种环境时并没有完全适应于该环境刺激,必须经过长期的复杂反应过 程才能达到适应。例如, 猪在初次受到热应激后其体温很 快升高,随着处于高温环境的时间延长,其体温不再升高并逐渐回落,对高温环境产生服习,但它并没有适应于高温环境,当再次受 到高温刺激时,其体温还会升高,只是因有以前的服习过程,其体温升高幅度较以前小。而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猪会逐渐适应于新环境,对环境刺激的耐受性提高,发生“风土驯化”。如长期生存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猪的耐热性逐渐提高,在高温中能够保持正常的体温,正常地生长发育、繁殖,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生物学特征等。风土驯比可 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久 的,可以是表型的,也可是基因型的。猪只可以通过风土驯化适应环境,也可以通过人工定向 选择而逐步适应。 二、应 激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的各种环境因素统称为应激源。动物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可引起动物对待定刺激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反应,而有些刺激(即应激源)不仅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反应,还会使机体产生相同的非特异性反应,其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变粗,分泌活性提高;胸腺、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萎缩,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增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们把这种变 化称为“全身适应综 合症(GAS )”机体出现这种生理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使机体在不利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体内平衡。机体通过应激反应扩大了其适应范围,增强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机体缺乏应激反应或应激反应失调,就会在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特异反应)的刺激下,导致机体内隐态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应激在典型情况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恐反应或动员阶段 是机体对应激源作用的早期反应,出现典型的GAS 反应。根据生理生化反应的不同,该期又分为休克相和反休克相。休克相表现为体温和血压下降、血液 浓缩、神经系统抑制、肌肉紧张度降低、机体抵抗力降低,异化作用占优势。休克相持续几分钟到24h,应激反应进入反休克相, 此时机体防卫反应加强,血压上升,血糖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过强的刺激会导致机体从休克相直接衰竭死亡,如果机体克服了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存活下来,则随之进入适应阶 段。 (二)适应或抵抗阶段 机体克服了激源的不良作用而获得了适应,新陈代谢趋于正常,同化作用占优势,机体的各种机能趋于平衡,抵抗力恢复正常。如果应激源停止作用或作用减弱,机体克服了其不良影响,应激反应就在此阶段结束,若应激 源继续作用或机体不能克服其强烈影响,则应激反应进入衰竭阶段。 (三)衰竭阶段 此阶段表现很象惊恐反应,但反应程度急剧增强,肾上腺皮质虽然肥大,却不能产生皮质激素,机体异化作用又重新占优势,体脂、组织蛋白等体内贮备分解,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获得的抵抗力又丧失,适应 机能被破坏,各系统机能紊乱,最后衰竭而死。 三、应激对猪的影响养猪生产中,引起猪只应激的因素和环节很多,常见的应激源有:不良的小气候环境因素(如高温、低温、强辐射、强噪声低氏气压、贼风,空气中C02、NH3、H2S、CO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等)、饲养及管理因素(如饥饿或过饱、 日粮成分或饲养水平急剧变更、饮思水不足、突然粻变更饲养管理规程或更换饲养人员、饲养密度或组群 过大、断奶、转群、驱赶、抓捕、去势、打耳号、断尾等)、传染病的侵袭、运输途中的不良刺激、对生产性能的高强度选育和利用等。应激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繁殖力、肉品质等 都有不良影响。猪只受到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加强,加速了体内糖原和脂肪的动员和分解,蛋白质解体,使猪的生长发育受阻,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滞,体重下降,饲料报酬低。 有试验证明,猪群过大造成的应激会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报酬,在试验期间,10头一群的猪平均日增重为580g,20头、30头和40头一群的猪平均日增重,比10头一群的分别减少 (5%、 8%和10%,饲料消耗分别增加9%、8%和10%,体重达90kg天数比10头一群的(平均123天、)增加6.8和12 天。应激时,猪的健康受到一定影响。一种激源作用于机体,如果应激 反应不强烈而且获得适应,有可能在提高对该种激源的抵抗力的同时,也提高对其他激源的抵抗力,即提高了其非特异性抵抗力;如果某种激源只提高对该种激源及与该激源有紧密联系的那些激源的抵抗力,称为副特异性抵抗力。如果激源刺激强烈和持久,则可能在提高对该激源抵抗力的同时,导致对其它激源的抵抗力减弱,此为特异性抵抗力。如果猪只通过应激反应对激源获得了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抵抗力,但若没有得到适应,其抵抗体和免疫力下降,对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强,导致各种疾病的流行。强烈或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猪性激素分泌异常,性机能紊乱,使其繁殖力降低。生长猪性腺发育不全,成年猪表现为性腺萎缩、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受胎率降低,妊娠母猪出现胚胎早期吸收、胎儿畸形、流产、难产、死胎或不孕等现象,新生仔猪出生重小,成活率低等。应激还会使猪肉品质下降,猪只宰前运输途中受到拥挤、捆绑、冷热刺激等,在宰后多见PSE肉,即肉色灰白(pa1e)、肉质松软(soft)、有渗出物(exudative)。 应激时,机体分解代谢加强,耗氧比平时产热量增加数倍.体温升高,糖酵解产 生大量乳酸,使肌肉组织pH值在宰后迅速下降,加速了肉的陈化过程,此外三磷酸腺昔(ATP)与钙、镁离子结合,可以生成提高组织持水力的物质,应激时ATP急剧减少,因此肌肉组织持水力下降,这样就形成了PSE肉。而长 时间低强度的应激源刺激又可导致DFD肉,即肌肉干燥(Dry)、质地粗硬(Firm)、色泽深暗(Dark),这主要是由于应激持续时间长,使肌糖原消耗多,产生乳酸减少等所致。PSE肉的 贮 藏性、烹调适用性变差,DFD肉适口性差。总之,应激对养猪生产有诸多不利影响,但又是机体必不可少的适应性反应,而且并不是所育的应激都对猪只有害,在非强烈应激中猪只进入适应阶段,可以提高其生产力、饲料利用率及抵抗力,但应注意控制应激源的强度和作用时问,使之停止在适应阶段而杜绝衰竭反应的发生,生产中应当避免那些强烈的、长时间的应激。 四、应激的诊断和预防 不同的年龄、性别、生产阶段、营养水平及不同个体对应激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仔猪对应激源比成年猪敏感,母猪对激源比公猪敏感,妊娠母猪对应激比空怀母诸敏感。营养水平差的猪对激源比营养水平高的猪敏感,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个体 的猪对应激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可分为应激敏感猪和抗应激猪。抗应激猪能耐受较强烈和较长时间的激源作用,应激初期其应激表现不强烈,只在后期才较明显,其生产力受激源影响较轻,恢复也较快。应激诊断可以及时反映猪只是否受到应激及应激的程度如何,依此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可减轻应激对猪只生产的危害,同时测定猪只的应激敏感性,通过选种可培育抗应激品种或猪群,提高猪的抵抗力。应激诊断常观察猪的临床症状和行为表现,或用氟烷测验、测定血型或血液中有关 激素、酶、血细胞及血液中其它有关成分的含量变比来确定猪的应激敏感性,养猪生产中测定猪的应激敏感性较常用的是氟烷测验法。临床观察:强烈短时间应激,猪只表现惊慌不安、眼睛睁大、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食欲减退、肌肉颤抖、体温升高,皮肤出现红斑或发绀,严重时导致休克或死亡。低强度长时间的慢性应激时,猪只出现体重减轻、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障碍,免 疫力降低,精神抑郁、行动迟缓。氟烷测验:在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麻醉剂氟烷对7~12 周龄的幼猪进行应激敏感性测验。测定时用面罩使猪吸人浓度1.5%~5%的氟烷,大约lmin后即失去知觉,2~3min后阳性猪由尾、后肢向背胸、前肢渐进性肌肉痉挛和强直,一旦出现肌肉强直应立即停止测验。在5min内无强直反应的为阴性。给猪只创造较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和改善饲养管理是预防应激的有效措施,如减少高低温、贼风、高浓度有害气体、频繁转群、高密度饲养等对猪的影响,严格操作规程、保证日粮平衡等。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有些生产工艺常可引起猪只的应激(如分段饲养中的猪只频繁并群、转群、定位饲养的母猪缺乏运动等)。要改变这些工艺往往会降低生产效率,而采用上述改善饲养管理的措施,往往需增加投资或能耗,所以在生产中有些应激的产生仍 不可避免。采用药物预防应激简单有效,已发生应激时,使用药物也有治疗和缓解作用。预防应激效果较好被广泛采用的药物主要是镇静剂(如氯丙嗪、利血平、安定等)、某些激素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如硒)、有机酸类(如 琥珀酸、苹果酸等)、缓解中毒的药物(如小苏打等)也有防治应激 的作用。在猪只断奶、转群、运输等之前服用上述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抗应激作用。药物预防虽有较好的预防应激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易在猪体内富集,间接影响人的健 康,也应慎重使用。预防应激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猪的抗应激能力,使猪只经受适当的锻炼是提高抗应激能力的措施之一,短时间的轻度应激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通过育种工作选育抗应激品种,淘汰应激敏感猪,是提高猪群抗应激能力的有效方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8: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