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6|回复: 0

中兽药托起绿色畜产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4 16: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食品安全、药物残留、病菌耐性等问题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对于兽药注册与管理日趋严格,欧盟曾宣布2006年抗生素不再作为促生产添加剂使用,并且禁用了许多兽用药品。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等几类绿色添加剂也随之成为兽药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绿色纯天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中药产品在众多的兽药产品中独树一帜,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药残与耐药性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禁用了许多兽用药品饲料添加剂。比如:美国基于人畜交叉抗药性的顾虑而撤销了恩诺沙星与沙拉沙星在禽类中使用的注册标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再审批任何氟喹诺酮类作为兽药。业内有关专家认为,中兽药可解决抗生素和有害化学合成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减少和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前景非常广阔。
  开发中兽药是生产绿色畜产品的需求。中草药属于纯天然物质,中草药中的碳水化合物能被动物机体完全利用,无任何毒副作用,更无药物残留。中兽药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中草药成分复杂,使用后能显著增强动物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体水平,可减少用药。能降低动物性产品的生产成本。日趋严苛的政府法规与消费者的理想化需求,使新兽药的研发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而中草药产于大自然,不仅具有治病的功效,而且其中的大多数有机物可被当作营养物质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大部分中草药可以大量种植,不仅可以绿化环境增加绿地面积,也不像化学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标准化是我国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是中兽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物种丰富,药物种植面积大,品种齐全,但所占市场份额还不足5%。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我国植物药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落后,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这是中医药界的难点问题,更是科技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制约中兽药走向世界的“瓶颈”。因此,必须要有中药材的质量规范标准,要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列的药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高。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来控制药材的质量,是目前控制中药质量的较有效的宏观手段之一。随着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完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立完善的中药复方标准至关重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复方制剂在质量控制上的不断改进完善,必将拓宽中兽药通行国际市场的大门,为中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兽药GMP是兽药生产与保证质量之规范,也是国际竞争的准人条件。然而在我国,GMP实施的进度却令人担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规模与经济效益,就很难长期负担新产品的研发活动。国内相当一部分兽药生产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兽药GMP,还有一段很长很难的路要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冰川 + 5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 13: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