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0|回复: 2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国标出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9 1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实施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国家标准。该标准要求,孔雀石绿在水产品的检出率不得超过1克/1000吨。
  据介绍,与苏丹红的“成名历程”一致,孔雀石绿也是最先被英国人“发现”的。
  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有机鲑鱼体内被发现含孔雀石绿,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了继苏丹红1号后又一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随后,全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孔雀石绿问题。
  近期,在香港传出检出孔雀石绿的水产品,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专家介绍,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一些养殖渔民在防治水霉病等病害中使用“孔雀石绿”,个别运输商用“孔雀石绿”对运输水体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其实早在三年前,农业部即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但一些养殖户、鱼贩贪图其价格便宜,受利益驱使冒险偷偷购买。
  “目前这个检出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超出部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但实施也有个难点,就是买一套检测设备需要200万元左右,让一个个养殖户去购买,可能性不大。福建目前的初步构想就是由协会出面筹资购买设备,以控制含‘孔雀石绿’水产品流入市场。”王奇欣说。此外,另一专家则认为,“孔雀石绿”问题其实也暴露出问题:部分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另一方面,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手段和目的都过于简单,相应的安全警报发布机制(预警机制)并不健全,同时,也缺乏与本地及其他地区相关机构和媒体的沟通协调,从而即使能够发现问题,也只停留在局部和地区的认识层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1-17 2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微量的含量?说明危害很大的,为什么以前没听说
发表于 2010-1-28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东西   都是微量致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21: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