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泥鳅

讨论菜粕的灰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0 0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灰分高的菜粕都掺泥沙。特别是那种粉末状的二次菜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30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标准定的是6,不知道是否会低于这个数字
发表于 2008-8-30 16: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也在8个左右,粗蛋白在36以上
发表于 2008-8-30 1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的菜粕灰分很高
发表于 2008-8-31 1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购也很无奈啊

我始终相信原料价格与质量成正比,大厂的出厂价格比你进厂的价格都要低,前提是灰粉差别大啊 !这就看一个公司产品的定位了
发表于 2008-8-31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购也很无奈啊

我始终相信原料价格与质量成正比,大厂的出厂价格比你进厂的价格都要高,前提是灰粉差别大啊 !这就看一个公司产品的定位了
发表于 2008-8-31 14: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菜粕灰分一般6%-8%,9%太高了
发表于 2008-8-31 19: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灰份确实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就目前国内的菜粕现实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品种比灰分重要多了,关键是你要买的双低菜籽加工成的菜粕,这涉及到抗英勇因子的水平,还有氨基酸的水平,消化吸收利用率的问题,一般中国饲料数据中菜粕的赖氨水平才1.38%左右,而国产混合菜粕,双低菜籽80-90%的,赖氨酸在1.65%左右,如果是进口双低菜籽加工的菜粕赖氨酸在1.85%左右,所以在蛋白上可能相差不大,但是在氨基酸方面相差就是很的,还有吸收利用率差异也大.另外就是考虑加工的生疏程度,可以把蛋白质KOH溶解度作为一个指标来考虑,一般45左右是合适的.对于灰分可以考虑一个粗灰分扣除30大卡左右的能量来考虑,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8-8-31 1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菜粕灰分

正常情况下,目前国内菜粕的灰分普遍在7-8%作用的样子,有一些从印度进口的菜粕灰分比较高,在9-11%的样子,国内有很多的二次加工菜粕因为收集原料的多样性,导致加工成的菜粕灰分高,同时常伴随这加热过度,颜色发暗的情况.灰分高还是要看情况的,现在原料的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了,从买方该为卖方市场了,所以,现在要求做品质管理的人员也要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要全面的了解原料的知识,只知道退货的品质管理员是不创造价值的,那么也是不受欢迎的.
发表于 2008-8-31 2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原料的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了,从买方该为卖方市场了,所以,现在要求做品质管理的人员也要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要全面的了解原料的知识,只知道退货的品质管理员是不创造价值的,那么也是不受欢迎的."
很有道理!
我们公司的菜粕有两种:国产双低菜粕灰分在6.5+-0.5,进口菜粕为 6.94,7.08,7.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11: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