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99|回复: 27

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5 16: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水体PH值的作用氢离子浓度一向被认为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养殖生产。
  1.养殖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某些种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左右,如鲑科鱼类。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物的死亡。
  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例如,养鱼的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值还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例如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力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同时PH值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
  3.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8.5最适宜,通过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
  二、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1.PH值的决定因素决定PH值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2.PH值的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CO2,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3.PH值作水质标准的实际价值如果看到一个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氧、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不足。
  三、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
  1.PH值偏高或过高(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鱼类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狂游乱窜;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的分泌物凝结;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2.PH值偏低或过低(1)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
  (2)受酸性物质污染。鱼类酸中毒的症状;体色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3.防治办法(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再放鱼种。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养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必要时清洗池底并撒些石灰提高PH值。
  (5)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也可考虑用些醋酸等无毒弱酸降低PH值。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①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
  ②盐碱底质土壤的渔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③渔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值大幅度提高。
  ④控制浮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硫酸铜0.5~0.7ppm进行全池泼洒。
  ⑤不以鲢鳙作为主养鱼,应以鲫、鲤、草鱼、鲂鱼、罗非鱼等为主。
  ⑥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盐酸,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13 16: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专业,;1s: ;1s: ;1s: ;1s: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16 0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不错

(5)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也可考虑用些醋酸等无毒弱酸降低PH值。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⑥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盐酸,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感觉不太妥帖
还是换水为好

点评

有条件的情况下,换水时最好的方法  发表于 2010-5-11 11:43
发表于 2007-7-30 14: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看过,感觉不错,有一些问题还想请教:

1) Ph与藻类数量是否有多大关系?各种藻类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呢? 2) 能否通过人为调节水体的ph来改变藻相,控制水体中蓝绿藻的数量?因为现在蓝藻的大量繁殖现象很严重,常规的硫酸铜等药物似乎作用不大,而且对藻相破坏较大。如何调节? 3) Ph过高和过低时,如何施肥? 还请不吝赐教。;1s:

点评

PH确实和藻相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调节PH来调节, 换水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发表于 2010-5-11 11:46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zhaoyuyong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2 1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le!!!!!
发表于 2007-8-12 0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质调控水产养殖最难管理的一项,能做好确实不易。
发表于 2007-8-21 18: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发表于 2007-8-25 17: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可看
:huahua:
发表于 2007-8-25 2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很多公司的调水产品,效果应该都还不错,可以用下
发表于 2007-11-6 1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只能是勉强可以 还不够深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15: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