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642|回复: 114

内部资料(和大家共享,加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9 1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体我国的养猪水平和规模在近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猪群的密度也越来越大,猪的抵抗力逐步降低,另外在引进新品种时也不断引进新的猪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引进,导致猪病越来越错综复杂,给诊断和防制带来很多困扰。因而对于一个现代养猪企业,出现猪病的问题或生产表现不理想,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疾病,而要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提出综合防制措施。但很多猪场即使通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分析,仍然不能准确地获得猪病的有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这就关系到要正确设计猪场的检测项目,对整个猪群的疫病进行动态的分析,然后对取得的化验结果能够正确分析,并用于指导生产。本文是对某一大型猪场的疾病的临床观察和主要猪并的动态的系统的实验室检测于结果分析,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分析和处理,给广大养猪企业和猪场兽医提供一个诊断和分析猪病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猪场的背景

  该猪场是一个大型猪场,年出栏量为60,000头,检测的是其中的一条生产线,存栏母猪为1,200头。产房小猪的成活率、保育小猪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肥育舍的成活率都在较高的水平。生长肥育的早期有消瘦、喘气等问题。母猪的年均窝产活仔数偏低,主要表现在复配率高、流产率高、死胎木乃伊和弱仔多。另外通过屠宰场的观察可以看到中猪的肺有较多的炎症反应,脾有肿大、肾有肿大及出血点等问题。猪瘟疫苗是某品牌的兔化弱毒, 用牛睾丸细胞培养而成, 4和8周龄分别注射3和5头份;伪狂犬疫苗是某品牌的进口疫苗,母猪每年免疫3次,小猪10周龄注射一次;小猪在10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弱毒疫苗(美洲株)。

  1.2 血清样品的采集 对该生产线的各个阶段的猪,包括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1、2、3、4、6、8、10、12、14、16、18、20周龄的猪各10头(12周龄组为9头)采血5毫升,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分析。分析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时,也用的是同一生产线的猪,但分组有一定的变化,采集了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出生后1小时(吃初乳前)、7、14、21、45、90、180日龄的猪各10头,采集血液5毫升,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分析。

  1.3 检测试剂盒 猪瘟抗体检测用竞争ELISA方法,试剂盒为HIRPA产品;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应用间接ELISA法,试剂盒为HIRPA产品;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用间接ELISA方法,试剂盒由华中农大出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检测用ELISA,试剂盒为HIRPA产品; 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检测为竞争ELISA,试剂盒为IDEXX产品;猪衣原体检测用间接血凝试验,试剂盒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猪弓形体检测用间接血凝试验,试剂盒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所有检测分析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完成。

  2 结果 对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了系统的采血化验分析,主要分析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衣原体等疾病,结果见图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见图4。通过检测分析发现猪场的疫病情况比较复杂,主要的问题是在圆环病毒的基础上,存在猪瘟、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衣原体等问题。尤其是猪瘟和猪伪狂犬的问题比较突出。

  3 讨论  为了更充分地分析该猪场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图1中的每一个病的试验数据单独列出来进一步分析, 以找出疾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

  3.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图2为猪瘟的抗体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后备母猪和20周龄的大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达到了100%合格。经产母猪的抗体合格率为80%,1和2周龄的小猪的合格率为70%,3周龄的小猪的抗体水平降低到50%阳性,到第4周升高为90%,此时注射了一次猪瘟疫苗第6周时有所降低,第8周降至最低点,此时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但疫苗注射后看不到抗体水平的迅速升高,直到第16周采达到60%的阳性率,第18周达到90%的阳性率。

  分析图2的猪瘟抗体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看出猪瘟抗体有两个明显的低谷,第一个是在第4周时,造成这一低谷的可能性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可能是母源抗体的自然下降,其二可能是在15日龄以后有猪瘟野毒的感染中和了猪瘟抗体,其三可能是断奶应激引起的抗体水平降低。第二个抗体低谷是在8周龄时,此时的低谷可能是猪的母源抗体自然下降到最低水平,也可能是大量自然感染或应激造成的抗体水平下降,但令人感到不满意的是第8周的疫苗注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抗体水平没有如预期的在1~2周达到高峰,而是波浪状缓慢上升,其原因很复杂,第一,疫苗的质量问题;第二,免疫抑制问题,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很多,我想其中有圆环病毒的感染,有伪狂犬的感染,有其他细菌病的继发感染,更有可能是猪瘟野毒在疫苗注射前的感染,造成对疫苗无免疫反应。根据以往的研究,猪瘟病毒的母源抗体可以持续到42日龄,因而我个人的观点是要想办法把母猪的抗体水平尽量提高并且保持较好的整齐度,这样母猪最好每年3次(或分娩前加强免疫一次),选用好的疫苗,如果母猪达到了较高且整齐的抗体水平,则小猪的首次免疫可以安排在40~45日龄,第二次免疫可以安排在10~15 d后,两次这样的免疫应该可以使猪维持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到出栏。

  3.1 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图3 是伪狂犬的野毒抗体变化规律,猪群的采样方法同猪瘟,伪狂犬野毒的百分率越低,说明感染越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猪阶段(16~20周龄)几乎没有伪狂犬野毒的感染,在后备母猪阶段感染率为30%,到经产母猪阶段感染率为50%,从后备母猪到经产母猪有一个感染上升期,说明我们的疫苗免疫保护程度不够,或同时猪群内的伪狂犬野毒浓度过高。除了1周龄外,伪狂犬野毒抗体还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在第4周龄,第二个是在第14周龄。在第二个感染高峰前注射过一次伪狂犬疫苗(进口gE基因确失疫苗),但所起到的作用似乎不大,没能有效抵御伪狂犬野毒的感染,说明疫苗使用的时机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建议伪狂犬疫苗要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要早,要控制一周龄时的早期感染,第二次免疫要提前到第7~8周。

  3.2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变化规律 从图4 的结果可以看出,猪的圆环病毒抗体有一定的阶段性,抗体有两个高峰,一个在1~2周龄时, 是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 另外一个是在8~10周龄,是由于圆环病毒感染造成的,然后到大猪阶段,抗体水平降低到无法检测,也说明病毒在这一阶段的感染较轻微。猪圆环病毒的感染对猪的危害很大,猪群健康水平较低的时段与圆环病毒感染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这就为我们对免疫失败、继发感染严重、猪的呼吸道问题的增多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对疫病防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3.3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的变化规律 图4表示的是同一个生产线的(早一个月)的猪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变化规律。猪群的采血安排有一定的变化,我们更注意了早期的抗体水平的检测。分别采了经产母猪、出生1h的小猪(吃初乳前)、7日龄、14日龄、21日龄、45日龄、90日龄、180日龄的猪各10头,同时用ELISA方法(为HIRPA的PRRSV抗体试剂盒)测定抗体水平,图中的纵坐标是抗体阳性百分率。红色箭头表示的是在10日龄和21日龄注射过兰耳病的弱毒疫苗。从图4 中我们可以知道,小猪在获得母源抗体前几乎没有PRRSV抗体。在吃到初乳后,抗体水平出现显著的升高。由于连续注射了两次兰耳病的疫苗,所以兰耳病的抗体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如第二次疫苗注射后,抗体水平看不到明显的上升,而是有所下降,说明因为注射时机、猪体的免疫抑制等原因,疫苗的的免疫效果并未得到充分的表现。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是在中猪特别是在大猪阶段,PRRSV的抗体水平有一定的升高,说明在大猪阶段猪体对兰耳病仍然有很强的感染力,要提醒大家注意兰耳病对中猪尤其是大猪的影响。

  3.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变化规律 图5是对猪群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调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们的大猪阶段并没有APP的感染, 到了后备母猪阶段有60%的感染率, 而到了经产母猪阶段,感染率进一步提高, 达到80%, 说明我们的大猪的通风等饲养环境要比后备母猪好,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生活周期长,导致感染的几率增加,但我更倾向于前者。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环境条件对猪病的影响。 APP抗体水平的变化也有几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是由母源抗体引起的,位于1周龄,但下降很快,在第二周即达到了一个低谷,然后是第二个高峰。在这两个高峰中间应该有一个早期的感染过程。这两个高峰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其一是APP的母源抗体下降很快,10d左右即下降到不足以保护小猪的程度,其二是APP的感染可以很早,当然早期的这些抗体也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因为该试剂盒对也可以检测到早期的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只是数值较低。APP的抗体的另外一个高峰是在第12周。说明在APP抗体较低、猪感染圆环病毒的阶段、猪的应激较大的阶段APP的继发感染较严重。 通过对APP抗体的分析,我们对APP的防制有了一个总体的概念,就是第一要重视母猪的保健,预防小猪在产房阶段的早期感染,第二是在敏感的6~12周阶段注意合理的用药,当然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3.5 猪衣原体抗体的变化规律 我们也对衣原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6。 从图6可以明白, 该猪场始终存在较严重的衣原体感染,而且仔细分析会发现,衣原体的感染在经产母猪达到了最高峰, 提示产房母猪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再进一步往上推,可以发现公猪在衣原体的传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该场公猪有较高的感染率(数据未显示)。衣原体是一个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疾病,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种猪群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衣原体对处于繁殖期的生产种猪的影响较大。

  3.6 猪弓形体抗体的变化规律 对猪场的弓形体[10]的发生情况也进行了检测。

  在检测前猪场的发生过一次弓形体爆发流行,可能在检测时仍在流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有用信息是后备母猪、母猪、16~20周龄的大猪均未检测到抗体,而抵抗力较弱的第6~8周感染最严重,阳性率达到了20%,2~4周龄和10~14周龄的猪也较易感,那么我们在加药时就可以对一些重点阶段重点关照。此结果也是对猪的抵抗力的一个很好的检验,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现代养猪生产中哪个阶段猪群的抵抗力最弱。 3.7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抗体的比较分析 通过这一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将PCV2的和猪瘟的抗体变化曲线放在一起比较,结果见图8。 从图8我们可以发现每当圆环病毒抗体水平高的时候,猪瘟抗体的合格率就明显下降,共有4个这样的交叉变化。第一个是在后备母猪和母猪阶段;第二个是在4~6周龄;第三个是在8~10周龄;第四个是在14~20周龄。通过这样4个交叉,我们可以看出猪圆环病毒对猪瘟的免疫抑制是多么强烈,也提醒我们预防和控制猪圆环病毒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该猪场第2周各种抗体因为母源抗体的原因抗体水平均较高,但第三周有一个低谷,可能是受到了病原的感染,也可能是断奶的应激造成的,到第6周开始母源抗体开始下降,各种感染也开始严重,是猪群抵抗力最弱的阶段,与实际生产中的猪群的临床表现和生产水平也是一致的(见图1)。这样就为我们在疫苗的注射时机,疫苗效果的评估,药物预防和治疗的时机等方面提供了较有意义的参考资料。所以对有条件的大型猪场,可以定期进行系统的动态的猪病检测分析,这样才能在猪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有的放矢,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资料很好,我怎么看不到图啊  发表于 2010-7-10 21:30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150 收起 理由
zhuwenwen + 50 精品文章
superfisherliu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4-19 15: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详细,分析很透彻。#1
发表于 2007-4-19 16: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4 猪场的兰耳病病毒抗体和圆环病毒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其蓝耳抗体水平的下降是因为两次注射疫苗的结果,是两次注射PRRS弱毒疫苗和母源抗体产生了中和效应。经产母猪的抗体水平是100%,7日龄的抗体(母源抗体)也是100%,而当注射PRRS疫苗后,抗体水平下降,而且两次注射的PRRS后,抗体水平一直在下降,当下降到45日龄以后停止,而在仔猪在90天以后,PRRS的抗体水平又升高,如果这个场子在9--10周龄的时候没有PRRS疫苗的注射,只能说明是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综合看其它抗体的情况,PCV2在“13--15周龄墙”这个阶段表现的和理论中的完全符合,呼吸道病在这个场子成为主要的问题,特别是育成阶段的猪,以及对中大猪的长势有明显的影响。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一直到14周龄,说明除了受到免疫抑制病的影响以外,其种公猪群是伪狂犬的祸首,种公猪群里有排毒的猪,其种公猪群里有gE抗体数值超过45的(竞争ELISA),需要做全群种公猪的gE抗体检测。发现超过45数值的淘汰。 总体说,这个场子的疫苗安排不是合理的,特别是PRRS苗在仔猪注射时间上的安排很不合理,不改进的话,整个场子始终处于不稳定中,不是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出现那个问题,到头来生产水平提不上去。从其衣原体和APP抗体水平看,这个场子的保健措施也不是很完善。
发表于 2007-4-19 2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qjj 的帖子

写得很好,基层缺乏检测手段。!3
发表于 2007-4-20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详细,可是很遗憾,我这看不到图片了。
发表于 2007-4-20 16: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多发点这样的资料供大家学习.\ 感谢.
发表于 2007-4-20 17: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qjj 的帖子

有借鉴意义,值得参考!
发表于 2007-4-21 1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这个厂家调整疫苗工作以及其它方面工作以后的跟踪检测结果,如果有,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借鉴文章和经验.
发表于 2007-4-21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借鉴,但真正能测抗体的用户还是少,只能是在相应的日龄上疫苗#1
发表于 2007-4-22 09: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yz 于 2007-4-21 11:29 发表 楼主,有没有这个厂家调整疫苗工作以及其它方面工作以后的跟踪检测结果,如果有,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借鉴文章和经验.
如果把免疫程序公布一下就更有利于断定结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01: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