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87|回复: 18

蛋鸡二十八小时光照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13: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照可影响成熟卵子的数量及排卵时间,随着鸡龄的增长,卵子的体积会增大,但蛋的成熟速度却减慢,故每两次排卵的时间间隔从24小时增至大约26小时,因此,最常用于蛋鸡场的常规24小时光照明暗周期,不能让鸡最大程度地表现其产蛋遗传潜力。非24小时明暗周期是指昼夜周期变化不同于常规的24小时的一种明暗周期。一般采用长于24小时的光照,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排卵频率限制在每一个明暗周期排一个卵。 实验表明,27小时的明暗周期,非常接近于鸡的生理理想值,而28小时周期的光照,最能适合于养鸡生产实践,28小时的周期每7天轮回6次,且每周只有6天有鸡产蛋,便于管理和工作安排。 28小时光照明期12小时,暗期16小时。即若以星期日开始依次为4时—16时;8时—20时;12时—0时;16时—4时;20时—8时;0时—12时,直至星期六。星期日无产蛋高峰,这天既不需集蛋,也无需对蛋进行处理。 实践证明,采用28小时明暗周期时,蛋重、蛋壳厚度、采食量分别比24小时明暗周期增加了5.9%、8.0%、5%,但产蛋率则下降20%。产蛋率下降和采食量增加所造成的损失,可由蛋重提高和减少电费(24小时周期为17明与7暗,所以采用28小时周期后12明就相当于24小时周期的17明,可节省将近5.5小时电费)来弥补,总的来讲经济效益较高。 产蛋母鸡体内的生物钟是每天24.5小时,所以在由28小时周期改为24小时周期时,需将明期增加3.5小时。转换系数:28—24.5=3.5,24.5作为产蛋生物钟时间。而从24小时周期改为28小时周期时,则将明期减短3.5小时,以便对母鸡提供相当的光刺激。例如,在刺激促性腺的分泌以利于产蛋方面,13明+15暗=28小时,就相当于16.5明+7.5暗=24小时。明期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以上,暗期光强度为1勒克斯的暗淡白光或蓝光,以利于人员对鸡的管理。 对产蛋高峰之前的鸡,接近产蛋末期的鸡,或天气炎热时的鸡,可采用28小时的周期光照,以提高蛋重和蛋壳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5-20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

具有参考价值!
发表于 2007-10-25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l老师讲的太专业了,好好琢磨琢磨
发表于 2007-10-25 15: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huahua:
发表于 2007-11-17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生物学的一种说法,不知道实践效果怎么样.鸡群既然是在每天24小时的环境中进化的,必然对这种光照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我国养鸡多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使用这种光照方式难度不小啊!
发表于 2007-11-18 08: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但是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鸡场以及蛋种鸡就没有办法使用这种办法.
发表于 2007-11-18 21: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楼上两位的观点,实际的工作就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知道专家也是在做实验时才养鸡。真正养鸡的人要求他做到什么程度和他能做到什么程度是有差距的。
发表于 2007-12-14 2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实践过的,实际效果如何
发表于 2008-2-14 17: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明白,需要不断学习
发表于 2008-2-20 1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听说这种方法,但是我也曾经遭遇过鸡舍的灯光紊乱,种鸡群的产蛋数量是增加些,但是是否受精率跟上位能够很好的调查,我想如果小规模饲养的话还是可以做试验,当然鸡舍是封闭式的,我这里不敢做试验,标准鸡舍,饲养8000多套种鸡,不成功失败是惨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20: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