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玉米贸易及期货的人普遍认为,饲料对玉米的需求将长期刚性增长。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乐观。原因有三:
l 饲料总产量增长有限
2005年我国配合饲料产量7762万吨,浓缩饲料产量2498万吨,预混料产量472万吨。若浓缩饲料的添加比例以30%计,预混料的添加比例以5%计,2005年合计约有2.6亿吨配合饲料的总产量。
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743.1万吨,占世界29.26%;而我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7%。
2005年我国猪肉产量5010.6万吨,占世界48.86% ;存栏4.9亿头,占世界50.9%。人均猪肉占有量36.2kg,世界人均15.16kg,发达国家人均28.64kg。
2005年禽肉产量1464.3万吨,占世界18.12%。禽蛋产量2867.4万吨,占世界44.53%。
2005年水产品养殖量3393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
若猪的料肉比以3.0计,禽的料肉比以1.8计,料蛋比以2.5计,水产饵料以1.6计,生产出2005年的(猪、禽肉、禽蛋、水产品)养殖量约需饲料3.05亿吨。由于猪、禽肉、禽蛋、水产品的产量不低于我国全部畜产品总量的90%,可见,目前我国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仅略高于3亿吨。
那么,我国的养殖量会不会再有大的上升?
从以上介绍的我国养殖量占世界的比重是,再综合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健康意识的提升,人口老龄化,笔者认为,我国的养殖总量不会再有大的上升,养殖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上,相应的,饲料总产量也不会有大的上升。
2007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颁布,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大力发展奶业,加快发展特种养殖业。生猪、家禽生产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l 技术进步将减少玉米的用量
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看,目前,我国猪的料肉比约为3.0,禽的料肉比约为1.8,料蛋比约为2.5,水产饵料约为1.6。相比以前,虽大大提高,但和世界先进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近年饲料科技进步较快,养殖的专业化程度也有较大程度提升,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的料肉比至少有10%的降低空间。换言之,玉米的用量将有10%的降低空间,这将有效抵消饲料产量的微增对玉米需求的提升。
l 新的产业政策将减少玉米的用量
目前的产业政策是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2005年我国饲料产量中猪料的比重占到49.4%,由于猪是最耗玉米的畜种(料肉比远高于其他畜种),其所占比例下降是个趋势,能有10%的下降空间,相应的,就会减少对玉米的消耗。
另外,国家主管部门在《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4大战略,其中第1个就是大原料战略,加上受竞争压力影响,饲料企业的利润率逐年降低,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玉米-豆粕型日粮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这也将降低玉米的使用量。
由于粮食安全因素的影响,饲料注定是玉米消耗的主导力量,而且这种作用不会弱化。由以上分析,饲料对玉米的刚性需求论其实含金量很低,饲料所消耗的玉米量提升空间是很有限的,甚至降低也是不无可能。
[ 本帖最后由 胡文辉 于 2007-2-16 14:15 编辑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