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涵义
《ISO/IEC指南2 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分别对标准与标准化给予了科学的定义: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准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和效益。”
“标准化是对实际与潜在的问题做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在预定的领域内获取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
二、标准化工作内容与要求
依据标准化的对象“物”、“事”或“人”、一般分成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物”制定的技术准则。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三、推行标准化工作的五项原则
在推行标准化工作中,一般应遵循下列五项原则。
l.权威性原则。要明确规定以“标”为“法”,在企业内应该有专门的部门监督检查并与经济责任制紧密挂钩。
2.全员参与的原则。推行标准化工作,不只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只是领导或员工的事,它是需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活动。
3.科学性原则。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如系统论、运筹学等),使制定的标准有科学依据。
4.连贯性原则。首先是各部门、各方面的标准要连贯一致,有很好的接口;其次是标准既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长期不修改,当然,修订时还要考虑连贯性。
5.明确性原则。标准要成文,内容要明确,要求要具体,不宜抽象和模棱两可。
四、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选用标准化方法的必要性
1. 从标准的特性看,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导致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选用标准化方法的必要性。
2. 从质量管理工作的特性看,绝大多数质量活动属标准范畴,导致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若不选用标准化的方法实际上无法开展。
3. 从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看,整体薄弱的事实使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只能从基础做起,而运用标准化工作方法,能较理想的解决这个问题。
五、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选用标准化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标准化工作只能解决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基础和前提”的问题,不能解决其它的问题。
2. 质量管理工作刚起步的饲料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方法中的核心;质量管理工作已有较好基础的饲料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方法的补充。
3. 饲料企业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在“技术、管理、工作”三者,要注意“管理标准”是核心。
小结:饲料企业无论大小、强弱,除非企业不想搞好质量管理工作,否则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都应选用标准化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胡文辉 于 2007-1-19 16:01 编辑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