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低估了.....到07年底以前,累计升值幅度可能达到9%-10%”,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昨日表示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之时,商务部网站“配合”发布了一份报告,一改此前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明确指出了以“年升值4%-5%”应对顺差过大的政策思路。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与出口业绩息息相关的商务部此前正是人民币升值上最大的“保守力量”,如果连商务部都“松口”了,那么几乎是已为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定下了最后的基调。
央行昨天也宣布,到2006年底中国 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昨天表示,薄熙来今年能够做的并不多,中国贸易顺差的高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高企,“到2009年之前才可能有所改观”。
商务部“竟然”表态升值
“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当天,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减少顺差的重要性,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商务部终于发布出‘配合性’的表态了”,一位商务部内部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指出,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商务部昨天在网站上发出的一份报告给出了一个最不应该由商务部口中说出的答案:人民币升值。这份名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指出,人民币适度升值从长远看有利于外经贸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升值正是应对顺差过大作出的调整。
“一个渐进的、平衡了各方利益的升值幅度,就是适度升值”,报告指出。在市场看来,在人民币升值的“各方利益”上,一直以促进出口增长为己任的商务部正是那个最大的“保守力量”,可以说,商务部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人民币汇改以来的升值速度。
甚至暗示升值幅度
“就人民币升值而言,各部门反映意见的时期过去了,现在是落实最高领导层决策的时候了”,一位商务部内部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指出。
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商务部的报告中甚至对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作出了暗示。报告指出,“到2007年底以前,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有可能达到9%-10%”,而由于2007年前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左右,市场也由此推导出今年商务部将“允许”人民币升值4%-5%。
根据商务部此前一贯的表态,年升值3%已是商务部的“容忍上限”,而当前为了“头等大事”,商务部在报告中已抛出了4%-5%这一进了一大步的“新思维”,
“从这份报告看,商务部对升值的态度比去年已经开放了很多”,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向早报记者指出。他认为,如果这份报告能够代表商务部的普遍意见,那么人民币今年加速升值的态势将再无悬念,“反对方都松口了”。
薄熙来的“头等大事”言论和“4%-5%”的报告同日很可能不是偶然。据商务部内部人士透露,该份报告早在2个月前便已在内部刊物刊登出来,昨天的突然公开发表很可能是为了配合薄熙来的讲话,作为一个信号表明商务部愿意以人民币升值来减少贸易顺差的态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