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11|回复: 18

家禽饲养管理新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14: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禽饲养管理新论
谈到家禽的饲养管理,不由提起2005年的禽流感,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不论是大规模企业还是小型的养殖户都没有逃过此劫。消费恐慌使得厨房的决策者们,几乎摒弃了禽产品的消费,造成蛋价持续低迷,禽肉企业停产消费不畅。今天我们在这里对蛋鸡的饲养管理进行讨论,希望能抛砖引玉,给从业者一些比较明确的指导,以澄清当下很多错误的做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蛋鸡的饲养是经营。蛋鸡的养殖者都是以蛋鸡为载体,作为一个生意来经营,目的是通过饲喂蛋鸡饲料来产蛋赚钱,最简单的经营不过了。我工作这些年来,对蛋鸡行业的持续关注从规模养殖场到小型的养殖户,有机会就同他们交流,每每都有收获。去年我们在栾城开了自己的兽药门市,对石家庄地区蛋鸡的经营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到这里的养殖户有一套和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的经营方法,但蛋鸡又饲养得有问题。话题扯得有点远,但是我还是要明确蛋鸡的饲养是经营,需要对市场风险预测和尽可能规避,这才是上策。下面讲道,在规避了市场风险的前提下饲养好蛋鸡才是最有价值的。
说到现代蛋鸡的饲养,也是戴个大帽子,拉虎皮扯大旗,使大家重视这些观念。在这里我不准备再全面论述有关养殖的全过程,只就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以便共同提高。
第一节 把住育雏关
雏育的好,你的养殖就成功了80%
1、进鸡的准备工作:(时间倒计时)
前15日以前:必须完成清除鸡舍粪便,彻底打扫屋顶、墙壁等。
前15~12日:完成冲洗(雏笼)、支架以及墙壁、屋顶,然后用消毒药消毒(建议用火碱)
前12日~8日:加大通风,使舍内干燥。
前6日:再彻底消毒,(建议碘类或酚类)利用消毒后的舍内湿润,封闭鸡舍,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或其他熏蒸药物)进行熏蒸消毒。(注意室内温度很关键)。
前4日:打开鸡舍通风,放净甲醛气味。
前3日:(夏天2日)舍内升温、试温、利用舍温用舍温用季胺盐类消毒药,进行雏前的最后一次消毒。(注意:季胺盐消毒的特点:温度越高,效果越佳,2℃以下几乎无效)
进雏的当天:舍内网架(雏笼),用具应是干燥的,其温度应达到理想的要求。
2.雏鸡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
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为初生重2倍,6周龄时为初生重的1215倍,(肉用鸡可打40多倍),另外羽毛生长和换羽速度都很快,所以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而更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是:由于雏鸡代谢旺盛,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所以在管理上必须满足雏鸡对新鲜空气的需要。这也正是为什么雏鸡阶段,易感染呼吸道病的原因所在。
(2)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变化。
幼雏体温较成年体温底2~3度,加之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因此更加怕冷,
而对雏鸡的保温工作,更是雏鸡健康发育成败的一个关系因素。
(3)抗病能力差,易被感染。
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健全,幼雏对外界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患病。在一月龄以前,曾经多次免疫,但自身产生的抗体还是难以抵抗外界强毒侵袭。
(4)消化功能差。
雏鸡的嗉囊的肌胃容量小,贮存食物有限,并且消化器官发育不键全消化酶的分泌能力弱,所以需配制质量好,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料,并且一一做到少喂勤添。
(5)雏鸡对环境变化和营养元素的不足和过量都很敏感,对一些药物和病源等有害物反应更为敏感,因此配制日粮,使用药物都应小心谨慎。
(6)雏鸡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差。
雏鸡喜欢群居,稍有刺激就容易惊群,造成应激反映,因此要保持育雏的环境稳定,安静,严防生人入内,防止噪音,同时严防狗,猫,蛇,鼠等天敌入内。
(7)鸡易脱水
雏鸡机体75%以上的成分是水,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在呼吸时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并注意环境的湿度。
3.育雏的条件
(1)温度
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对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温度过低影响卵黄吸收,降低抗病力,容易发生感冒、下痢,并且容易互相挤压造成大量伤亡;温度过高,也会使体质减弱、脱水、发育缓慢,引起啄癖或呼吸道疾病。 对于温度,在所有书刊上都是第一周多少度,每周降多少度,来写明而被沿用的。其也说还可以,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它是不严谨的,经实践证明,如教条的限定舍温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第一周的温度是用天来作单位的,而第一天的温度是用小时来衡量的。小雏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很难妥善的解决,所以雏鸡卸下车装入舍中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故而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此时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到降到21℃。 必须提起重视的是:因为温度计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导致误差很大,所以雏鸡的分布状况才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鸣叫不休;温度高,雏鸡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喝水。 请注意:肉用鸡应在温度上和蛋用鸡在对应天上低1~2℃。
(2)湿度: 雏鸡对环境湿度的变化虽然不是很敏感,但湿度对雏鸡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雏鸡舍要维持适当的湿度,1~10天以65~70%的湿度为宜,11日龄以后以50~55%为宜,但不能小于40%. (3)通风 很多养殖户在育雏期间都注重保温,忽略了缺氧和空气污浊对雏鸡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从第四天开始应该对雏鸡进行短时间通风.并根据情况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必须注意的是在通风前把舍温提高2~3℃,并选择在室外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进行。同时防止贼风或气流直接吹向雏鸡,通风最好用负压风,进风处最好能缓冲一下为好。 (4)密度 密度是否适中,决定着鸡群是否健康和均匀。过大会限制雏鸡的活动、采食、饮水,影响雏鸡生长和降低抵抗力;密度过小,会使鸡由于运动消耗过多能量,浪费设备和人力,增加保温的难度和成本。 简单的说,第一周的雏鸡密度40只/m2,然后每周减3~5只/m2,视情况灵活掌握,直到降至12~14只/m2(肉用鸡6`~8只/m2)为止,等50~60天就可以分群饲养了。 (5)光照: 光照直接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运动、采食等一切正常活动,因此不能轻视,一般在管理上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早的实施8小时光照,而不考虑雏鸡增重的具体情况;二是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光照过短、过长对雏鸡的影响都很大,过短限制了雏鸡运动、采食,既影响雏鸡的增重,也使鸡的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过长则反之,既影响雏鸡的睡眠、休息,也降低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而且增加了各种浪费,其实黑暗也是雏鸡生长发育的需要。和温度一样,以每周作单位定光照计划仍是不科学、不实用的,光照第一周的第一天应是30瓦/m2,第二天为20瓦/m2,第二周10瓦/m2,第三周5瓦/m2,光照太暗雏鸡熟悉环境,学习采食、饮水的速度慢,多出许多弱雏;光照强度过大,鸡活动量大,易出现啄癖。光照时间第一天需24小时,2~4天需22小时,4~42天每天应减少10~15分钟(蛋鸡用,以下同),42~100天10小时光照,100~140天视鸡的情况而定,每天增加光照5~6分钟,140天时应达到14小时光照,产蛋率达到70%以上时应增加到16小时,至400天左右增至16.5小时为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开产后光照时间只能延长不能缩短,体重达标的还要加半小时光照,不达标不加。不要用反了,如果停止照明3天的话,鸡的内分泌就会紊乱,还出现掉毛、减蛋现象。 (6)其它管理: ①饮水: 雏鸡皮肤薄,被毛稀,体内水分易散失,1天可失去8~10%,2天则会失去体重的15%,大量的水分散失,会影响雏鸡的生理活动,因此应尽快让雏鸡学会饮水,尤其是长途运输的雏鸡。 雏鸡进入鸡舍后,要帮助小雏鸡熟悉环境(如加大光照强度,提高舍温),1~1.5小时后,等雏鸡全部自由散开后,开始饮水。使用20~25℃的温水,并加入5~8%的蔗糖或葡萄糖以促进卵黄的吸收和胎粪的排出(注意:加糖量不可过大),并保证全天饮水充足。 ②开食: 开食在饮水2小时后进行,既有1/3左右的雏鸡有啄食表现时,即可少量饲喂,可使用开食盘或报纸、布等将少量的饲料均匀的撒在器具上,供雏鸡自由采食,第一天最好采用湿料饲喂6~8次,少喂勤添,以后逐渐减少至5~4次。(雏鸡的饲料代谢能不应小于2950千卡,粗蛋白不少于19.5%) ③断喙: A 断喙的目的: 防止高密度、大群体的条件下的鸡出现啄羽、啄肛等恶癖;减少饲料浪费。 B 断喙时间及部位: 一般在7~10日龄进行,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原则上是越早越好,越早应激越小,嘴部软易操作、出血少。断喙部位为上嘴从嘴尖到鼻孔1/2处,下嘴剪断1/3,俗称“地包天”。 C 断喙注意事项: Ⅰ 部位准确、动作迅速、同时防止大量流血; Ⅱ 体质瘦弱的或有病的鸡,不要急于断喙; Ⅲ 断喙前2天,在饲料或饮水中应加入VK或止血药物; Ⅳ 断喙一周内,增加料槽内的饲料厚度,防止雏鸡因啄空槽伤口疼痛或感染; Ⅴ 断喙后短期内给鸡投服药物,尽量通过饮水投服。 第二节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一般来说,从7周起到18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出具备高产蛋性能的青年鸡群,具体又可分解为促进育成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均匀度高,适时开产,即在20~22周龄鸡群产蛋率达50%。 (1)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A 具备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高。 B 消化能力强,肌肉和骨骼发育迅速,并开始沉积脂肪。 C 育成后期,生殖系统发育已成熟。 (2)育成期管理注意事项: A 控制性成熟 现代商品蛋鸡均有早熟的特征,过早的性成熟可以导致产蛋高峰期过短,初产蛋量小,不上高峰及淘汰率高。应从饲喂上限制和相应的调整光照、管理,控制性成熟。 B 测定均匀度 育成鸡群体均匀度高,开产整齐,高峰维持时间也长,反之则不上高峰,或高峰期过短。因此均匀度反映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水平,也决定了鸡群的生产性能。 C 做好免疫工作: 按照科学,严谨的免疫程序,做好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工作,这是饲养是否成功的关键。这里有个公式: 严谨的免疫程序 + 操作正确(包括日龄与方法)+ 疫苗质量=成功
D 其它工作:
① 修喙:对个别可能断喙失败或漏网的鸡,应在18周以前做好“查补“工作,减少开产后的损失(一定要做)。
转群:按时转群,及时疏散,6~7周转入育成鸡舍,18周转入产蛋鸡舍,转群前应停水2~3小时,前后一周内应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V和抗菌药物等,将应激降至最小程度。
及时淘汰不合格鸡
这是一项很重要也是必须作的一项工作,不合格的鸡它给你创造不了利润。还在其次,务必记住:与残、次病同群饲养=失败。
第三节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是蛋鸡唯一的盈利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一切的工作重点都要围绕着稳定、高产、降低死淘率,减少浪费,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1) 产蛋前期: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为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争取迅速进入产蛋高峰期。
产蛋初期,由原来的青年鸡饲料过渡到产蛋鸡了是一项常被人忽视的“重要环节”,原有的一些书刊一般都是:产蛋率达50%以上换成蛋鸡料,养殖户朋友们往往也是由青年鸡料一步就换成了产蛋鸡料,它是不科学的。在这个问题上,在80年代有人曾提出推迟换料时间,其理论依据是:过早的换料(蛋白、含钙很高的日量)会导致一大部分未开产的(不需高钙、高蛋白)的后备鸡由于长期大量摄取“双高”日粮,导致肝、肾负担,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所以要“照顾”后开产的那部分鸡,而上世纪末又发现高峰期的鸡群中出现的瘫痪鸡往往都是早开产的鸡,因为产蛋鸡要形成蛋壳就要摄取大量的钙,当它从饲量中得不到时就会动用储备在骨髓里的钙,长此以往导致机体严重缺钙而造成瘫痪,所以人们又不再照顾后开产的鸡,而把“好鸡”损伤,这无疑是个矛盾,并且顾此失彼。其实它仍可解决,其方案是:
在育成期就应该着手“分群”工作,即“强弱分开”饲养、分开对待,这样使发育早的鸡能得到控制,发育晚的后天能上去,尽量使鸡群整体平衡,以便开产日龄接近。
调整好饲粮,既当产蛋率达到5%时就应该调整,按青年鸡日粮与产蛋鸡日粮为4:1的比例,产蛋率达20%时为1:1,产蛋率达50%时为1:3,产蛋率达60%时完成换料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缓解突然换料而造成的应激反应,又照顾“两头”的鸡,实践证明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案。
(2) 产蛋初期应注意预防输卵管炎症。
(3) 产蛋初期至高峰期间,切忌突然换料和接种疫苗,以免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4) 鸡舍的最佳舍温是10~25℃(实际生产中很难达到,要尽量避免舍温过高或过低)。
(5) 产蛋高峰期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取得效益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目标是,促进高产,延长高峰期,降低死淘率。
提高蛋白质含量。
应调整钙、磷比例至6:1。
夏季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加强免疫和消毒工作,补充抗体整齐度,为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6) 产蛋后期
减少鸡蛋破损,努力延长高峰期,延长经济寿命。
降低饲料成本,防止过肥。
更换蛋鸡后期饲料。
随时淘汰休产期。
[ 本帖最后由 李入行 于 2007-1-15 08:03 编辑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15 08: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样的字体容易看清楚。
发表于 2007-1-15 18: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了!!! 关于如何换料确实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
发表于 2007-1-25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比较标新立异,建议再作的详尽些。
发表于 2007-1-26 1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第一天的温度是用小时来衡量的。小雏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很难妥善的解决,所以雏鸡卸下车装入舍中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故而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此时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到降到21℃。 对于温度来讲.我个人有点不同的看法. 时雏温度.应该是34~35度.就可以.
发表于 2007-1-29 22: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

写得很好,具有借鉴意义!
发表于 2007-1-30 2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做过比较,育雏温度对鸡的影响,我们一般都是33-35度育雏,没有达到过楼主说的那么高的温度。
发表于 2007-1-30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温度大很可能会造成腹水. [ 本帖最后由 天使的笑 于 2007-7-1 17:06 编辑 ]
发表于 2007-3-17 1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具有实用价值,符合生产实际.
发表于 2007-3-19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本人两年的育雏经验,前2天温度应该在36-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6 21: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