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畜禽良种化都是最受关注的首要问题。目前发达国家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良种率已达90%以上,而我国牛羊的良种率仅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改良家畜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是我国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已有的优良品种资源,加大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降低种畜生产成本,短期、快速、大量提供优良种畜,这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日,由新疆畜牧科学院郭志勤研究员带领的中澳绵羊育种中心课题组在“幼畜超数排卵技术”(简称JIVE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又有了重大突破。 郭志勤研究员根据近40年从事家畜繁殖生理学、内分泌学、胚胎移植等方面坚实的研究基础,以及对牛、羊生殖生理、内分泌机理方面丰富的实践积累,从2005年秋季以来,开展了多次试验,在羔羊超排日龄选择、激素剂量及注射技巧、吸附卵母细胞操作方法、体外培养配方制定、体外受精卵移植等众多环节上进行了重大创新,突破了幼畜超数排卵技术的关键环节。利用幼畜超数排卵技术目前国内外公布的排卵数平均在100枚左右,而郭志勤领导的研究小组自主研发的这项技术最高达到357枚,平均为200枚,高出其一倍,改写了国外的记录。 按照草食家畜的正常繁殖规律,一只母羊一辈子7年时间,只能生产6~8只后代;采用胚胎移植、借腹怀胎技术,一只母羊2年能得到6~8只后代;而利用郭志勤研究员的这项新技术,有望让一只羔羊到一岁时就可得到200多只它的后代。 “幼畜超数排卵技术”是一个集多项高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是建立稳定、高效、标准化胚胎体外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基础,目前这一技术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之中。通过对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利用,可以把不足100只的超细型母羊群,仅用一年时间就扩大到1万只,其数量增加100倍,而效益则增加1000倍。
这项在郭志勤研究员带领下自主研发的重大创新技术,将为新疆乃至全国草食家畜良种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中澳绵羊育种研究中心)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