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猪场都有自己的一套疾病防治程序,主要包括仔猪铁制剂以及不同生产阶段抗菌药的使用。美国农业部国家动物健康监测系统(NAHMS)调查了3394个猪场(分布于17个州)的健康管理措施,其中采样地猪总存栏占全国的94%,总出栏占92%。调查报告中除特别说明外,小、中、大规模规模分别代表存栏量为2000头以内、2000—9999头、10000头以上。
一、铁制剂应用 1.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猪场普遍使用铁制剂防治仔猪贫血症,仔猪一般在3日龄内注射100—200mg的右旋糖苷铁。 2.铁制剂使用情况:口服或注射铁制剂的猪场占75.4%,总量约占所有仔猪的90.6%。舍内饲养的猪场约有83.7%进行补铁,而舍外饲养只有36.7%,这可能与猪能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铁有关。 3.养殖规模差别:繁育母猪少于250头、250—499头、大于500头的养殖场使用铁制剂比例分别有72.2%、91.1%、94.0%。
二、抗菌药物应用 1.基本情况调查:在养猪的不同阶段使用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约有88.5%猪场的生长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了药物,占所有生长育肥猪总量的95.9%。调查还发现:添加在饲料中给药比饮水给药、注射给药更为普遍,其中美国南部倾向于饮水或注射给药,而大规模猪场更喜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见表1)。 表1:猪场药物使用途径的比较
给药途径 |
小规模猪场 |
中等规模猪场 |
大规模猪场 |
所有猪场统计 |
饲料 |
78.4% |
87.6% |
94.1% |
80.1% |
注射 |
38.7% |
69.8% |
82.9% |
44.3% |
饮水 |
18.8% |
62.5% |
81.3% |
26.6% |
口服 |
5.9% |
10.2% |
7.1% |
6.6% | 2、用药记录调查:药物使用过程的良好记录有助于控制药物残留,保证猪肉质量。大多数中大型猪场的用药记录比小型猪场完善。78%的大型猪场对生长育肥猪的用药名称与时间有良好记录,而小型猪场只有40%。
3、决定用药情况:大约15%的受访者表示兽医是在仔猪断奶后用药的主要决定者。在10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中,这种情况占到2/3的比例;在2000头以下规模猪场用药主要自己决定。
4、保育猪阶段:约有82.7%的养猪场在保育猪阶段使用了促生长添加剂,其中金霉素使用最为广泛,占30.1%,其余使用比例依次分别为泰乐菌素(23.2%),卡巴氧(22.8%),泰妙菌素(14.6%),金西林(11.5%)。
5、生长育肥猪阶段:接受调查者被问及生长育肥猪使用药物的原因时,回答依次为促生长、疾病预防。多数猪场使用饮水及注射给药方式治疗疾病(见表2)。
表2:药物使用目的与途径
使用原因 |
饲料给药 |
饮水给药 |
注射给药 |
所有途径统计 |
促进生长 |
63.7% |
0 |
0 |
63.7% |
促进生长 |
63.7% |
0 |
0 |
63.7% |
治疗呼吸道疾病 |
27.4% |
25.2% |
57.2% |
61.9% |
预防疾病 |
37.9% |
4.0% |
6.4% |
42.8% |
治疗肠道疾病 |
15.2% |
7.5% |
15.4% |
27.5% |
治疗其他疾病 |
0.2% |
1.0% |
14.1% |
14.7% |
所有原因统计 |
88.5% |
31.2% |
64.5% |
64.5% | 6.药物品种选择比较:在选择何种药物用于各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别,在饲料中添加、饮水给药、注射给药分别最常选用泰乐菌素、土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见表3)。 表3:药物品种选择比较
饲料中添加 |
注射给药 |
饮水给药 |
种类 |
比例 |
种类 |
比例 |
种类 |
比例 |
泰乐菌素 |
56.3% |
普卡青G |
40.0% |
土霉素 |
8.8% |
金霉素 |
48.0% |
泰乐菌素 |
30.7% |
金霉素 |
6.7% |
杆菌肽 |
35.0% |
头孢噻呋 |
18.2% |
磺胺二甲氧 |
5.6% |
林可霉素 |
8.6% |
土霉素 |
18.1% |
新霉素 |
4.3% |
卡巴氧 |
6.3% |
青霉素 |
15.5% |
泰乐菌素 |
4.1% | 摘编译自:《Preventive Practices in Swine:Administration of Iron and Antibiotics》备注:在以上涉及的药物中,符合中国农业部21号文件规定,能够在饲料中长期添加的药物添加剂品种(附录1产品)只有:金霉素、土霉素、杆菌肽。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