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1|回复: 0

[养猪]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6 1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 。目前, 在我国养猪生产中, 各地都在不断地推广优良品种 ,如长白、大约克 、杜洛克、配套系等瘦肉型猪种。在优良品种猪的养殖中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 ,减少泌乳期采食量的不足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 。本文对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的不利作用 、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及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综述。

1、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O’ Grady 等[ 1] 报道, 母猪(混合胎次)21 d 泌乳期的平均日采食量为4. 09 kg ;而据 NRC[ 2] 的总结 ,经产母猪在 21 d 泌乳 期内的平均日采食 量为5. 54 kg 。董国忠等[ 3] 在农场实际条件下 ,每月随机选择 150 头哺乳母猪 ,测得第 3 ~ 5 胎经产母猪 21 d泌乳期的全年平均日采食量为 4. 50 kg 。Koke tsu等[ 4] 通过对美国 30 个商业猪场共 11 705 头哺乳母猪(泌乳期平均为 19 d ,胎次平均为 3. 5)在 1 年中的采食量数据进行总结, 得出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为 5. 2 kg 。当泌乳期从 10 d 增至 28 d 时 , 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从 4. 1 增至 5. 4 kg[ 5]。因此 , 哺乳母猪 1 个泌乳期(≤4 周)的平均日采食量一般不超过 5. 5 kg 。有 10 %~ 12 %的头胎母猪和 3 %~4 %的经产母猪 ,其日采食量甚至低于 3 kg[ 6]。

Whittemor e[ 7] 提出了哺乳母猪最大日采食量的计算公式:最大日采食量(kg) = 0. 013 ×体重(kg)/ (1 - 干物质消化率)。对于 150 kg 的哺乳母猪 ,如果其采食的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为 75 %, 按照 Whittemore[ 7] 的公式计算的最大日采食量为7. 8 kg ;如果体重增至 250 kg , 最大日采食量可达到13 kg 。

2、哺乳母猪采食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早期的研究工作[ 8-9] 表明 ,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对后续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但是, 在过去数十年的育种工作中,对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性状的选育降低了采食量,减少了初情期的体脂 ,降低了初情期的体成熟,提高了泌乳力,从而使第 1 个泌乳期的体重损失较为严重 ,导致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 10]。

Kanis[ 11] 指出,对高瘦肉率的选育导致了采食量降低 。

Smith 等[ 12] 的研究表明, 基于以生长速度 、背膘厚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为指数的选育, 使背膘减少和饲料利用率提高 ,也使采食量降低 。因此,现代基因型母猪的食欲下降是对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进行选育的后果 。

母猪产仔后, 要分泌大量乳汁来喂养仔猪,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因而很大 ,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又不足 ,难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根据 Aherne等[ 1 3] 对体重 150 kg 、哺乳 10 头仔猪所需能量和饲料量的计算 ,哺乳母猪在泌乳期第 1 周的饲料欠缺量为15. 1 %,第 2 周为17. 9 %,第 3 周为 25. 9 %,第4 周为 26. 3 %, 这 4 周平均为 21. 4 %。对于头胎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不足更加严重[ 7],因为初产母猪比经产母猪的采食量还要低 15 %[ 2]。因此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 , 使泌乳量不足, 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 14] 和断奶前的存活率[ 15]。据报道,断奶前仔猪的死亡 ,大约 50 %归因于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 15]。我们的测定结果也表明 ,泌乳期死亡的仔猪约 45 %是由于体弱(图 1), 而体弱与泌乳期母乳的摄入不足无不相关 。

图 1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3 000 头 PIC基础母猪群2002~ 2004 连续 3 年测定的平均结果)(董国忠等, 未发表资料)Fig. 1 Analysis of death c auses in suckling pigs(aver age data of a herd of 3 000 PIC sows during 3 consecetive years from 2002 ~ 2004)(Dong et al . , unpublishe d dat a)为了满足产奶的营养需求 ,哺乳母猪在采食量低下的情况下, 会动用分解体组织 ,从而使母猪泌乳期损失体重和背膘[ 14]。根据 Eastham 等[ 14] 的研究,泌乳期母猪体重和背膘的损失与泌乳期采食量存在相关 ,它们之间的回归公式如下 :(1)泌乳期体重变化(kg/d)=- 1.7 +0. 34 ×泌乳期采食量(kg/d);(2)泌乳期背膘变化(mm /d , P2)=- 0. 40 +0. 05 ×泌乳期采食量(kg/d)。

2.png
3.png
4.png

一般情况下 ,哺乳母猪日采量如果达不到8 kg ,将可能损失背膘[ 7]。Z ak 等[ 16] 采用胃套管(gastric cannula)使母猪在泌乳期日采食量比自由采食的母猪提高 41 %(从 5. 1 增至 7. 2 kg), 结果母猪在泌乳期体重和背膘不但没有损失 , 反而增加。Aherne等[ 17] 计算了头胎母猪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 结果表明 ,即使饲粮粗蛋白质(CP)和赖氨酸(Lys)的含量分别高达 20 %和 1. 0 %,如果平均日采食量低于6 kg , 母猪泌乳期仍将显著损失体重 。由于实际生产中 ,哺乳母猪的日采食量一般不超过 5. 5 kg , 因此母猪泌乳期失重一般是较严重的 ,体况因而显著下降 ,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 18],排卵数减少[ 18],受胎率下降[ 19], 胚胎存活率降低[ 18-21], 窝产仔数减少[ 2 2],母猪不发情[ 23], 甚至有可能缩短母猪的种用期 。我们对 3 000 头 PIC 种母猪群在 1 年中被淘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图 2),因配种后返情(断奶后配不上种)和体况较差而被淘汰的母猪占被淘汰母猪的比例接近 50 %,而返情和体弱在很大程度上是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不足造成的 。

图 2 PIC 种母猪淘汰原因分析(3 000 头基础母猪群2004 年的测定结果)(董国忠等, 未发表资料)Fig. 2 The analysis of culling causes in PIC bre eding sows (results of a her d of 3 000 sows in 2004)(Dong et al . , unpublished data)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分娩后血中催乳素下降 ,生长激素由于能量处于负平衡而维持较高的水平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 GF-1)水平则由于体内处于 分解 代谢 状态 而逐 渐降 低[ 20-21]。Koketsu等[ 2 4] 报道 ,泌乳期采食量较低的母猪, 其血清胰岛素和血浆葡萄糖含量低于采食量较高的母猪。Z ak等[ 1 8] 报道 ,在泌乳期无论是前 3 周还是第 4 周限饲的母猪 ,其血浆中胰岛素和 IGF-1 含量均低于泌乳期 28 d 自由采食的母猪 。由于高水平的胰岛素和IGF-1 及低水平的生长激素可促进卵的发育[ 25],泌乳期能量的负平衡不利于胰岛素和 IGF-1 的水平升高 ,因此泌乳期采食量低下会引起繁殖障碍。另外 ,血中黄体生成素(LH)可促进发情和排卵 ,也促进妊娠期孕酮的释放, 孕酮有维持怀孕的功能。泌乳期采食量低下可显著降低泌乳期和妊娠早期血浆中的 LH[ 26] 和妊娠期孕酮[ 23 , 27] 的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虽然泌乳期采食量对血中 LH 含量没有影响,但对 LH 的脉冲式释放频率有显著影响 ;采食量低的母猪 LH 的释放频率较低[ 16 , 18 , 24 25]。研究表明,泌乳期母猪的 LH 分泌水平如果较高, 断奶后母猪可提早发情[ 28]3 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母猪的基因型 、体重和胎次、窝产仔猪数 、泌乳阶段不同 ,采食量也会不同[ 29]。在这一条件下 , 引起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变化的因素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机制 。前者包括圈舍环境温度 、妊娠期的采食量、饲粮营养水平、饲料形式、饲喂方法 、饮水的充足程度等。造成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内在机制主要是泌乳期母猪营养代谢的改变。本文着重阐述圈舍环境温度、妊娠期的采食量 、饲粮营养水平和泌乳期母猪体内营养代谢的改变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

3. 1 圈舍环境温度
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约 16 ℃,但产仔舍的环境温度往往比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高 8 ℃以上[ 27]。在气温较高的地区 ,产仔舍全年的平均舍温比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约高 10 ℃, 最热月份(8 月)的平均舍温比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高 15 ℃以上 。舍温与哺乳母猪采食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3]。据 Lynch[ 30] 报道,在 21 ~ 27 ℃范围内 ,产仔舍温度每增加 1 ℃,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降低 0. 1 kg 。Stansbur y 等[ 31] 报道,在 18 ~ 30 ℃范围内 ,环境温度每增加 1 ℃,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降低 0. 2 kg 。当环境温度从 18 ℃上升到 30 ℃时 , 哺乳母猪采食量降低 40 %[ 3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 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期母猪失重增加。在最适温度之上 ,环境温度每升高 1 ℃, 导致每天每 kg 体重 1 g 的体重损失[ 33]。对于头胎母猪,当环境温度升至 30 ℃时, 日采食量降至 3 kg 以下,体重损失高达 1. 8 kg/d[ 27]。

3. 2 妊娠期的采食量
妊娠期 的采 食量 与泌 乳期 采食 量呈 负 相关[ 34 35],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7] 如下:泌乳期(28 d)采食量(kg) =240 - 0. 20 ×妊娠期(115 d)的采食量(kg)。妊娠期的采食量对泌乳期采食量的影响属于采食量的长期调节机制, 即脂肪稳衡调节机制 。

血中脂类(如游离脂肪酸 , NEFA)含量的升高, 通过作用于脑部食欲调控中枢而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 36]。Revel 等[ 37] 报道 , 在妊娠期最后 1 周, 较肥母猪体内甘油和 NEFA 含量高于较瘦的母猪, 而前者在泌乳期的随意采食量显著低于后者 。妊娠期自由采食的母猪, 在泌乳期其血浆中 NEFA 含量高于限饲的母猪,而前者泌乳期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低于后者[ 34]。妊娠期限饲母猪在泌乳期胰岛素的分泌增多 ,可能由于增加外周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和降低血浆中 NEFA 含量而增加了母猪的采食量[ 34]。

在妊娠期过量采食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合力,而使哺乳母猪对葡萄糖的耐受量降低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 , 从而使体组织分解动用增加 ,血浆中能量底物(NEFA)增多, 采食量因而降低[ 3 5]。根据 Dourmad[ 38] 的研究, 妊娠期的高采食量使泌乳期头 2 周中每次采食的持续时间和每次采食的数量减少,而对每天采食的次数没有显著影响。

但根据 Weldon 等[ 3 4] 的报道 ,妊娠期过量采食使泌乳期的采食次数显著减少 ,而对每次采食的数量没有影响 。

3. 3 饲粮营养水平
随着饲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母猪的采食量趋于降低[ 39]。因此 ,在一些研究中 , 虽然饲粮能量浓度不同,但能量的摄入量是相近的[ 39]。但是, 当使用高脂肪饲粮时, 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往往增加[ 6 , 29]。

在气温较高时,高脂肪饲粮使母猪的净能摄入量增加 ,因为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较 ,脂肪的热增耗较低(热应激效应因而也较小)。
妊娠期和泌乳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可影响泌乳期的采食量[ 39]。Revel 等[ 37] 给 2 组母猪在妊娠期分别饲喂 CP 水平(%)为 5. 8 和 15. 6 的等能量饲粮(采食量分别为 2. 3 和 1. 7 kg /d),在分娩时前者较肥,后者较瘦;对 2 种体况的母猪在泌乳期又分别饲喂 CP 水平(%)为 7. 9 和 19. 0 的等能量饲粮(自由采食),结果高蛋白质水平饲粮使 2 种体况的母猪(特别是较瘦的母猪)在泌乳期第 3 和第 4 周的采食量显著提高 。但是 ,Johnson 等[ 40] 报道,如果在妊娠期饲喂 CP 水平为 14 %的饲粮, 那么在泌乳期饲喂CP 水平 不同的 饲粮不 会影响母 猪的采 食量 。

O’ Gr ady 等[ 1] 也认为, 只有在妊娠期给母猪饲喂低蛋白质饲粮,在泌乳期饲喂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才会促进采食 。妊娠期饲粮蛋白质水平较低 ,会降低蛋白质的沉积,泌乳期由体蛋白质供给产奶的内源氨基酸较少 , 产奶量降低 , 对能量的需要量相应减少 ,采食量因而降低。在此情形下,在泌乳期提高饲粮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的供给量增加 ,产奶量随之增加 ,能量需要量相应增大,采食量从而提高 。

3. 4 泌乳期母猪营养代谢的改变
泌乳期由于采食量低下, 母猪为了保证产奶的营养需要 ,通常分解动用体组织。泌乳期母猪损失的体组织中 ,脂肪占 60 %[ 41]。由于体脂肪的大量分解动用, 导致血脂(如 NEFA)含量升高。Tr ottier等[ 36] 报道,分娩后血浆中NEFA 含量与妊娠期的含量比较, 大幅升高 。在泌乳期 , 母猪血浆中 NEFA含量与采食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另外, 分娩后母猪血浆色氨酸与支链氨基酸(BCAA)的比值升高。据报道, 血浆色氨酸与 BCAA 的比值升高导致大鼠采食量降低[ 42]。因此,血中脂类(如 NEFA)含量升高和和 BCAA 含量的降低,通过作用于脑部食欲调控中枢而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 36]。但是 , Trottier等[ 36] 通过在饲粮中添加 BCAA 来降低血浆中色氨酸与 BCAA 的比值,未能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4、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

4. 1 提高饲粮营养水平
由于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 ,因此提高饲粮营养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泌乳期母猪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在能量与 Lys 比值不变的情况下, 将泌乳期饲粮的消化能含量(MJ/kg)从 12. 5 提高到 13. 8 ,采食量虽然仅提高 3 %,但能量摄入量提高 14 %, 母猪失重降低 20 %[ 43]。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有利于减少体重和背膘损失, 缩短断奶至再发情间隔,提高仔猪的生长[ 44]。在另外两个研究中 , 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虽然未能提高乳猪成活率 ,但提高了仔猪的断奶重[ 45]。在天气炎热时 ,哺乳母猪的食欲更低,此时在泌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的效果更能显现出来[ 30]。Cox 等[ 46] 报道, 在夏天给哺乳母猪饲喂高脂肪饲粮, 使母猪提早发情。Pettigrew[ 47] 认为 ,除了在热应激情况下外 , 不宜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 , 因为脂肪不能产生类似淀粉那样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相反地 , 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具有降低血浆胰岛素含量和 LH分泌的作用[ 48]。

Stahly 等[ 49] 提高泌乳期饲粮 CP 和 Lys 水平,使母猪 CP 和 Lys 的摄入量增加, 乳猪生长速度提高 ,母猪失重减少(表 1)。Richert 等[ 50] 也报道, 将泌乳期 饲粮 CP 和 Lys 水 平分 别从 14. 2 %和0. 80 %提高到 20. 5 %和 1. 2 %,使乳猪生长速度提高 ,母猪失重减少。Guan 等[ 51] 给哺乳母猪分别饲喂 CP 和 Lys 含量为 7. 8 %和 0. 41 %, 13. 0 %和0. 67 %, 18. 2 %和 0. 90 %, 23. 5 %和 1. 19 %的饲粮,发现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取量 、乳中真蛋白质含量 、乳猪的生长速度和产奶量随着饲粮 CP 和 Lys 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王凤来等[ 52] 报道 ,给哺乳母猪分别饲喂 CP 和 Lys 含量为 14 %和 0. 60 %, 16. 5 %和0. 81 %, 19 %和 0. 98 %的饲粮, 有提高母猪产奶量和乳猪生长性能的趋势和效果, 但对母猪泌乳期失重 、背膘厚、采食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

4. 2 控制妊娠期的饲喂水平
随着妊娠期采食量和体重的增加 , 泌乳期采食量降低,体重损失增大[ 34 35]。因此 ,在妊娠期对母猪进行限量饲喂, 有利于在泌乳期提高采食量。在妊娠的最后一个多月胎儿生长发育迅速[ 53], 营养需要相应增高。因此, 除了在妊娠的最后 1 个月可适当提高饲喂量外,其余时间一般要对妊娠母猪进行低水平饲喂 。W hittemore[ 54] 对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的饲喂方案作了较好的总结 。

4. 3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防止泌乳期采食量的大幅度下降, 应注意控制舍温 ,加强通风, 提供充足 、卫生和温度适中的饮水, 选用合适的料槽。在配制哺乳母猪饲粮时要选用新鲜 、无霉变、消化性好的饲料原料 。湿拌料虽然有利于提高泌乳期采食量[ 1],但由于产仔舍的温度较高,如果饲料不能及时吃完,容易发生酸败和霉变。虽然饲喂次数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和乳猪生长性能没有影响[ 55], 但对哺乳母猪每天宜喂 3 次 , 以减少饲料的抛撒浪费和增加对母猪的观察时间 。常规的在分娩后头几天进行限饲的方法 ,并不能提高母猪的采食量 、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长性能[ 5]。

事实上,分娩后母猪的采食量上升越快 ,断奶后再发情就可能越早[ 4]。

5、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

如上所述, 影响母猪泌乳期采食量的外在因素很多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 采用相应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可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的不足 ,但难以有效解决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问题。如能针对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内在机制, 则可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

目前 ,关于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机制的研究较少 。

根据采食量调控理论 ,血中某些营养素(主要是血糖和 NEFA)含量的升高与饱感有关[ 56]。此外 , 脑和血中某些神经介质与激素含量的变化也可引起采食量的改变 。在许多情形下, 胰高血糖素和缩胆囊素具有使动物产生厌食的效应[ 56-58], 5-羟色氨[ 56 , 59] 和胰岛素[ 57-58] 则有促进动物采食的作用 。Weldo n等[ 35] 报道,在泌乳期第 1 周每天按 kg 体重 0. 75 IU的剂量给哺乳母猪注射胰岛素, 可提高泌乳期前 2周的采食量,但对整个泌乳期(3 周)的采食量没有影响 。采用主动免疫方法(向母猪体内引入胰高血糖素免疫原和缩胆囊素免疫原)和被动免疫方法(向母猪体内引入胰高血糖素抗体和缩胆囊素抗体)以减少体内胰高血糖素和缩胆囊素 ,以及向母猪体内引入 5-羟色氨, 是否具有防止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6、小 结

泌乳期采食量低下是现代品种母猪表现出的一大问题。泌乳期采食量不足会对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 。对于给定的基因型 、体重和胎次、窝产仔猪数和泌乳期, 影响泌乳期采食量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圈舍环境温度、妊娠期的采食量 、饲料营养水平、饲料形式、饲喂方法以及饮水的充足程度等,泌乳期母猪营养代谢的改变则是造成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内在机制。通过采取相应的营养与饲养措施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的不足。但若能弄清引起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内在机制, 则有助于有效解决泌乳期采食量低下的问题, 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率, 以及养猪生产效益 。

来源:预混料家园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20 16: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