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是近几年猪饲料业最热的话题之一,也是养猪人热切关注的焦点。对此笔者采访了数位行业专家,试图对发酵料的兴起、现状、未来趋势做个全面的解释。
1、发酵料热基于几个基本面
从营养学研究的角度看,饲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单纯地根据动物的生长规律,通过营养平衡搭配,按比例将原料混合的阶段,到熟化料阶段(经过熟化的原料更容易被动物消化,但熟化过程不能处理掉原料中的耐热型抗营养因子),再到运用生物技术,将原料进行体外预处理的阶段。有人认为原料的体外处理将是饲料业研究的下一个时代。这也是目前发酵饲料研究的基本思路。所以,发酵饲料是更前沿科技的集成,也是饲料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的结晶。
纵观目前养猪业形势,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并且面临两大潮流——环保和无抗。高日粮浓度、高疾病状态、高抗生素添加的养殖现状亟待改变。在新的大趋势之下,行业急切寻找新的替代方法,让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于是,发酵饲料被赋予了厚望。
发酵饲料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节约粮食、缓解人畜争粮问题。饲料原料如豆粕,通过发酵,能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小肽类氨基酸等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经过“体外预消化”,减少了多余蛋白质的浪费,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发酵技术还可用以处理其他廉价原料,从而尽可能替代玉米、豆粕等优质蛋白源。据湖南百宜集团发酵料技术总监周相超博士介绍:“现在全价料的豆粕用量占比约20%,如果真正把发酵技术和低蛋白技术利用起来,在保证饲料营养不减损的情况下,豆粕用量有望降低十个点”。
可以说,发酵饲料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2、市场普及遇到瓶颈
尽管发酵料在业界已经相当火热,但是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这有工艺层面上的瓶颈,也有应用层面上的难题。目前主流的发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全价料的基础上进行发酵,另一种是对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进行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时有发酵不稳定的问题。发酵过程对于菌群纯度、PH、温度等条件有较为严苛的要求,控制不当即滋生杂菌,导致发酵不成功。应对杂菌也不是没有办法,引入酶制剂可使小肽的产生更加稳定。但品控环节若出现差错,也会使得最终产品不尽人意。很多大型猪场也都会研制发酵料,但发酵过度、或是发酵成功但储存不当导致产品不合格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
此外,随着养殖市场由散户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大型猪场普及了自动化饲喂设备,这对发酵饲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发酵饲料含水量比较高,容易粘黏成团,影响其在料线中的流动性,不方便饲喂。“过去我们更多的关注发酵料生物性能的表达,而忽略了其市场应用层面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只需在工艺上稍加改进,以适应猪场自动投喂系统。”湖南普菲克集团技术总监刘亚力向笔者介绍。
另外一个难点是行业对于发酵料缺乏完整的认知。前两年,养猪人受到一轮轮初级发酵料推销的浪潮,这些饲料只是笼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没有针对性。使得发酵料并没有给猪场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这给养猪人造成过或多或少的误解。另外,很多猪场跟上游饲料企业达成了某些合作,因此在饲料选择上具有一定排他性。这客观上也给发酵料的推广设置了一道障碍。
3、发展迈向深水区,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早期的发酵料更多的是以豆粕为发酵对象,但豆粕本身就是个非常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如果仅仅只对豆粕发酵,从节省能源的角度看,意义并不大。所以,陆续有人尝试把发酵技术应用到稻杆、棉籽粕、棕榈粕、统糠等原料上。通过对纤维进行降解,使其可被猪吸收利用。相当于充当了反刍动物瘤胃的角色。“所以,发酵饲料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发酵对象的多元化,通过利用非常规的原料,降低饲料制造成本,以及对玉米、豆粕的依赖度。”嘉吉饲料营养猪料技术总监詹建良告诉笔者。
目前,由于发酵料的造价较高,常被作为功能性的产品,使用对象更多的局限于仔猪。对于生长育肥猪,在使用成本上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如果能将非常规原料利用起来,发酵料的造价有望大大降低,到那时发酵饲料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对于猪场来说,每个猪场对于发酵料都有不同的需求点。因此,上游企业也围绕腹泻、便秘、环保、霉菌毒素、肉质改善等不同需求开发了相对应的细分产品。发酵饲料已经从以前的一个产品打天下的时代,慢慢细分,渐趋成熟。所以,不管从研究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发酵料正从浅滩迈向深水区。
4、制定行业标准,让发酵料发展得更好
然而发酵料发展到现在还更多的停留在“质的变化”,对于发酵产物的量化缺乏衡量的指标。发酵料需要从过去笼统地解决问题的阶段,转为更精准地解决问题。如果能建立起行业标准,无疑可以推动这一进程,让发酵料发展得更好。
对此,湖南普菲克技术总监刘亚力博士表示:“大多数养猪人对于发酵产物的量化指标没有明确的认知。有没有量化指标?是什么样的量化指标?用了之后能给猪场带来多大效益?希望行业不断的提出这样的质疑,以此倒逼生产者做得更好。”
“行业正处在转型的阶段,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很大难度。发酵产物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检测手段也不能把所有的代谢产物都分得很开,目前我们只在一些方面做得比较透彻。所以尽管行业管理部门想制定标准,但是技术手段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研究出每一个可量化的指标,最终建立相对完善的发酵料行业标准。这个过程还需要时日,等到标准建立好之后,发酵料的整体品质肯定会上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发酵饲料的好处不胜枚举,行业各界对发酵饲料给养猪业带来的积极意义有所共识,对于发酵饲料的未来发展普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发酵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各界共同推动,促其造福养猪业。
特别感谢:嘉吉饲料营养猪料技术总监詹建良博士、湖南普菲克技术总监刘亚力博士、百宜集团发酵料技术总监周相超博士对本文提供的帮助和宝贵观点。也在此呼吁行业有识之士,与猪场动力网一同,用点滴行动推动行业进步,中国养猪业因你们而更有前行的动力。
来源:猪场动力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