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7|回复: 0

[综合] 两会的畜牧业声音:秦英林、刘永好、丁磊、冷友斌、徐建贤等都说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8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两会不同往常,正值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多位畜牧饲料行业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今年又将为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出哪些声音?提出哪些建议?

秦英林:养猪也要智能化,实现传统养殖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1.jpg

臭气熏天的气味,污水横流的地面,杂乱的物资摆放,也许这才是你印象中的养猪企业的形象。但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坐在整洁的办公室就能养猪,而且要与马云争高下。

3月6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分组会议上,秦英林说到,他们企业的主业是养猪,出栏数量在全球排名第四,是创新支持了他们的发展。

为什么说是创新驱动了一个养殖企业的效益?他说,2018年2月马云宣布开始养猪,并对ET大脑针对性训练与研发,最终全面实现人工智能养猪,项目投入的费用将达数亿。当下养殖行业竞争很激烈,外行的颠覆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传统养猪生产,更有紧迫感,“我们要自己变革,不要别人革我们的命。”

如今 “智能养猪”成了秦英林下一个创新焦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他的关注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把关注点放在了畜牧行业发展的生态上。他希望,能够通过行业自律等方式,构建起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现实是整个养猪生产方式还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像是环保也有待于改善,食品安全标准有待于升级。”他说。他认为,畜牧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有更高的环保标准,更高的食品安全要求,更高的劳动效率,甚至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撑未来的智能化。

丁磊:尽快完善食品溯源机制

2.jpg

在食品安全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结合网易味央在多地开展的养猪探索与实践,带来了《关于完善食品、农产品溯源制度,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提案》。

“我现在去农贸市场买东西,有一些提心吊胆,因为没人保证没有农药残留和抗生素残留。”丁磊称:“在养殖业里,养殖户用的抗生素比较多。”

因此,丁磊建议国家应该建立可溯源机制。“我在日本看到,芹菜上会写着种植户的名字,这是一个品牌。”丁磊称,希望国内能够做到这一点。

目前,中国食品、农产品溯源制度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现有的追溯信息平台无法覆盖全部溯源需求,且存在各自为政、交叉重叠现象。同时,政府对小型、零散经营者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在食品安全危机萌发初期预防、应对和处理的能力。

对此,丁磊建议:尽快推动食品、农产品追溯工作法制化进程;明确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主管单位及协助单位,推进两者间的信息集中化管理;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控机制,鼓励“透明农业”;推进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提高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和精确程度等。

刘永好:建议进一步支持和鼓励规模化、集约化养猪

3.jpg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其今年提交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提案》中指出:养猪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刘永好表示:“过去这几年猪肉的价格一会儿高,高的离谱,城里老百姓吃不起;一会儿又低,低的一塌糊涂,农民亏的一塌糊涂。2015、2016年猪肉价格很高,农民赚了。去年猪肉价格一直跌,到去年年底、今年初,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亏了。你想现在的蔬菜都是一两块一斤,我们的毛猪收入才5块,所有的养殖户都在成本以下,这显然也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波动呢?有人说这叫猪周期。”

如何预防这个猪周期呢?必须从产业模式上着手,因为国内养殖户比较小、比较散、也比较乱,但如今规模化的养殖场正在兴起,刘永好表示:“国家为了环保的原因,把南方水网划为禁养区,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同时在适养区、适合养的地方,引导它,国家鼓励进行现代化、规模的养殖,而减少这些小规模的或者是不具规模、不规范的养殖。其实当你规模小了以后,你的环保问题很难解决,因为环保投资很大,你的效率提升不高,监管也落实不到实处。”因此,刘永好建议:

1、增强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土地资源支持。

2、加大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模式的资金支持力度。

3、鼓励大型养猪企业更有组织地进行技术创新,如通过成立现代养猪研究院等方式,开展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广与创新。对持续进行较大研发投入的养猪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补贴。

冷友斌:农畜牧业废弃物是资源,应有效利用

4.jpg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向大会建议:农畜牧业废弃物是资源不是污染源,建议打造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冷友斌介绍,如果我国有机废弃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从大气环境的角度来说,每年至少可减少400亿立方米CO2的排放;从水环境的角度来说,每年至少减少向水环境排放2亿吨COD、650万吨氮素、250万吨磷素;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可减少约2万公顷(堆高5米)土地的占用,减少和避免有机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创新农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是实现“变废为宝”,将农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根本途径。

当前农畜牧业生态发展模式的难点首先在于废弃物处理成型技术及模式少,其次生态循环模式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冷友斌建议从六个方面推动农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建设,解决农业秸秆、畜牧业粪肥等难题:

1、鼓励企业积极实践,实现种养一体(粪肥+秸秆)的生态循环模式;

2、推动中央和地方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养殖大县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区域统筹;

3、站在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制定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奖补政策;

4、设立相关扶持资金,扩大生态循环模式的应用实践;

5、尽快出台诸如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有机肥施用技术标准等相关政策措施;

6、明确主管部门,积极为条件具备的企业颁发生物天然气特许经营权证及批准加气站建设指标。

徐建贤:猪栏、牛栏、鸡舍、鱼塘等都纳入抵押范围,降低农民融资门槛

5.jpg

全国人大代表、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徐建贤认为,农业产业与农民贷款难一直制约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农民通过产业振兴,首先要解决农业融资问题。

“农业规模化发展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而农业产业与农民贷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相关政策。”徐建贤指出,农业产业与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难以向银行申请到贷款。一般情况下,银行为了防范贷款风险,会要求农民贷款提供公务员担保或房地产抵押。然而,农民的房产大部分是集体用地证,在银行只受理国有用地证的作担保的背景下,这无疑为广大农民群众设了一个比较高的借贷门槛。此外,农业产业相关的建筑只有设施农用地批文与承包合同。“无论你投资多少钱,银行不承认,就不能作为抵押物。”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此,履行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职责,徐建贤针对农业贷款难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

1、明确银行贷款方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降低贷款风险。

2、创新担保方式,出台相关政策将农民手中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农业产业建筑物,包括如猪栏、牛栏、鸡舍、鱼塘等,甚至将机械器具、牛、羊、猪等都纳入抵押范围,提高农民的融资能力,消除信用社“惧贷”心理。

3、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徐建贤建议,把农发行的业务由服务粮、棉、油收购拓展到涉农全产业,尤其是在推广涉农循环经济的技术上,发挥政策性银行应有的政策扶持作用,让“姓农的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新牧网综合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 16: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